印度古典音乐拉格(Raga)的神奇力量
Sa Re Ga Ma Pa Dha Ni 在196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天普布鲁尔学院(Temple Buell College)做了音乐如何影响植物的实验,发现重金属摇滚乐使植物向音源反方向倾斜或死亡;古典音乐却吸引植物靠近扩音器;若让植物听印度拜赞音乐,其茎杆弯曲会超过60度,像鞠躬一样。另一音乐力量的例证:印度有一名叫辛夫的植物学家, 让一名艺术家用七弦琴对他花园里的凤仙花演奏一“拉佳”的音乐。艺术家每天对凤仙花弹25分钟的琴,连续十五周从未间断过。结果奇迹出现了,听了音乐的凤仙花比邻近的同类花生长迅速。这些花的叶子平均比一般的花多长72%,而平均高度也增长了20%。辛夫还对不同的花和蔬菜做了相同的试验,结果表明,声波能促进这些植物的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印度音阶组成称为史瓦拉(Swara西方的Note),印度音乐的七音符:sa,re,ga,ma.pa.dha,ni,基本的音符组成音程。根据印度的音乐神话,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来自鸟兽的叫声,并能唤起人们对特殊色彩的感觉。 以下音名分别是: (后面分别是与之相关的鸟兽叫声和被赋予的各种色彩) 沙音Sa为孔雀的叫声,为荷叶绿色。 音乐与冥想 里音Re 为云雀的叫声,为红色。 嘎音Ga ,为山羊的叫声,为桔红色。 马音Ma ,为鹤的叫声,为白莲花色。 巴音Pa ,为夜莺或杜鹃的叫声,为黑色。 塔音Dha ,为马或蛇的叫声,为黄色。 尼音Ni,为象的叫声,为所有颜色的综合。 印度音乐中主要的架构是旋律体系称为拉格(Raga) ,及极为复杂的节拍体系称之为塔拉(Tala). “拉格”(Raga,梵语的"raga",意热情。)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也是印度古典音乐的基本调(Tune),也可说是旋律的种子。它是一种旋律的框架。它有很多种,每种拉格都有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旋律片断,并表达某种特定的味(Rasa),但拉格本身只是一种框架,它要靠音乐家的即兴表演加以丰富、完善。 拉格原意为色彩(Color)或热情(Passion)因此拉格企图藉特定音符组合的旋律,来引领聆听者的情绪和感情,由五个到七个的音符所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的变化。这种先人所制定的旋律型(Raga) 北印度有3百种,但很多也失传了,有谱可循的拉格有80余种,如今常用的约60余种。在传统习惯上,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要点选的拉格是完全依据时间、季节、情绪来决定的,早晨、中午、晚上或春夏秋冬,悲伤、喜悦或敬神等拉格是不容混淆的。拉格不只是固定的旋律型,由于加上时间、加上更细致等抽象的情境情绪的诉求和即兴的技巧、演奏长短、速度的掌控,因此表演者也是创作者,具有作曲家的能力,才算得上是胜任称职的印度的音乐家。塔拉(Tala)源自梵语,塔(Ta)是坦安达瓦(Taandava)湿婆(Siva)的宇宙之舞、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节奏。拉(La)是指湿婆神妃帕巴底(Parbadi)的分身的舞蹈拉西亚(Lashia),合称塔拉(Tala),塔拉近似西方的节拍,塔拉在印度是在节拍周期中固定的拍子(Rhythmic Cycle Containing a Fixed number of beats) 印度的搭拉(节拍)非常复杂,不是按照每个小节中有几个单位拍来计算的,首先要分清楚每一句中有几个单位拍,从6拍(3+3) 、7拍(3+4) 、8拍(4+4)或10拍(2+3+2+3) 、12拍(6+6) 和最常见的16拍(4+4+4+4) ,可组合成百上千种变化。印度搭拉可以是等值区分,也可以是不等值区分。 搭拉提供了精准拉格旋律的架构的基础;因此搭拉(Tala)和拉格(Raga)是印度音乐中不可缺的两大支柱。要深入体验聆赏印度音乐不能不知搭拉和拉格。 拉沙(Rasa):是拉格的情境或情绪,可归纳成九种; 1) 喜感的=游戏 2) 惊喜的=惊奇 3) 悲伤的=悲情 4) 愤怒的=愤恨 5) 恐怖的=害怕 6) 排坼的=厌恶 7) 情欲的=** 8) 英雄的=征服 9) 宁静的=和平 印度的古书中记载有九种基本的情感,其他的情感可以由它们混合而成,就象所有的色彩都可以由三原色混合得来。这九种情感是: Shringar - Love Hasya - Comic Karuna - Sadness Raudra - Furious Veera - Heroic Bhayanak - Terrible Vibhats - Disgusting Adbhuta - Wonderment. Shanta -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