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修身养性的最好办法
读书是修身养性的最好办法
读书,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拿起手机,躺在穿上,就是一天或者一晚上就过去了。还有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如快手、火山、陌陌等这种视频,大家玩着玩着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过去了。熬夜都成为了日常,更不用提静下心来看书。

曾有一个网站做过一个调查,现在的低头族占了90%以上。路上、大街上,等人、公交的地方、休息的地方、就连等红绿灯的时候,大部分都后拿出手机看看。这就是现代社会带给你便利的时候也带给了人隐患。低头族人都有一个通病,颈椎严重受损变形,腰部受损严重,走路低头驼背。读书、旅行、自律是现代人最难做的事情。读书、旅行这两个事情必须有一个占据我们的心灵,大家都知道这句话都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做的到,旅行对我们来说,要么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但是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可是却没有人真正的用心去读。

回到家刚刚把书打开,手里不自觉的就拿起手机看看,看着看着时间就过去了,书还是那一页,读的还是那一行,好多人都说自己没有时间去读书,其实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我们不真正的用心去读,第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击败北大硕士赢得冠军的送外卖的小哥,他的时间是最少的,但是他却是读书最多的,古代的诗词都让他学会了,读书是他送外卖之外最大的乐趣,送外卖让他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读书是他修身和养性最好的精神食粮。他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抱怨生活给他的时间太少,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他读书是为了修身,修炼一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不急不躁的性格。记得有一期看央视的《经典咏流传》里面一位得了癌症的农村大姐,天天做化疗,承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煎熬,但是一首诗却救了她。四十岁的白茹云大姐在身患重病的孤独时刻遇见美丽的诗词,用诗词的力量微笑面对生活中的艰难,还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成了诗,“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写出了大姐面对病痛的坚强。生病导致了他生活清贫,但是她却用诗词向病魔宣战。读书让这位农妇大姐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她不在自怨自艾自己的命运多舛,她不在只看到自己人生的挫折,生命中的主流还是阳光明媚的。这就是读书带给一个被病痛折磨的大姐积极的生活态度,修身和修精。读书不能带给我们物质的财富,带给我们精神的财富却是无穷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问渊博、气度不凡。同时它也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必然的结果。有着渊博学问的人,气质自然的会充满光彩。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即使平凡的衣着也掩饰不住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常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的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读好书,对人是有影响的,知识能提高人的气质修养,能陶冶情操。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确实是,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读书少的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对不相同的。在这物质横流、高速发展的时代,还是建议大家能都利用有用的时间来读读书。即使一天读一页,慢慢的都会找到书中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