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穷,从暑期档看过的电影就知道
刚刚逝去的这个暑期档,有着一个梦幻般的开局,朋友圈被《我不是药神》疯狂刷屏,这部影片最终拿到了30.98亿的骄人票房。

当我们站在那个成功的节点,去遥望即将环抱的未来时,仿佛整个夏日都被染上了狂欢的色彩。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如生活般真实的暑期档,有惊喜,亦有失望,更多的是转瞬即逝的喜怒与哀乐。

姜文担任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站在媒体聚光灯之下,任凭记者费劲口舌,姜文却几乎除了新作《邪不压正》,不言他物。
我们在《邪不压正》中所遇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姜文呢?
少了果敢,多了柔肠。
姜文的野心只洒落在寥寥几处,而剩下的,只有姜文与对当下世界的折衷表达。

作为一名“老怪粉”,我坚信徐克会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重新证明自己。
果然徐老怪没有令我失望,他成功证明了自己:《西游·伏妖篇》和《奇门遁甲》的糟糕表现,徐克“功不可没”。
虽然《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叙事节奏把控稳定,但徐克若是想用特效想象带给观众惊喜,那确实是失算了。
今天的观众,更爱看一个好故事。

暑期档从去年《战狼2》的一枝独秀,到今年《我不是药神》和《西虹市首富》的花开两朵,中国电影市场出爆款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这同时也说明观众的审美水准也在持续走高。
拥有一定观影经验的观众都会发现,《我不是药神》和《西虹市首富》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这两部电影,片名都是五个字。
……
重来。
拥有一定观影经验的观众都会发现,《我不是药神》和《西虹市首富》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这两部电影,都与钱有关。

《我不是药神》讲述了山争大哥从白手起家,开始辛苦挣钱,然后慷慨花钱的故事。
《西虹市首富》讲述了沈腾大哥从白手起家,开始继承遗产,然后慷慨花钱的故事。
超级爆款电影的诞生,总是与当时社会语境分不开,如《美人鱼》的票房神话,就是市场对集体怀旧情怀的一次买单,而《战狼2》的票房奇迹,则是因为点燃了全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情。

那么,为什么观众会为这两部电影贡献近60亿的票房?
或许就是因为,今年我们真的变穷了。
当某种神秘力量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镰刀,那些刚刚冒出新芽的韭菜们,其后命运的判词就只剩下了四个字:任人宰割。

姜文?在民国的屋顶之上写诗。
与我等韭菜何干?
徐克?在大唐的方术之中狂舞。
与我等韭菜又有何干?
我不是影迷,我只是一名普通且贫穷的观众,只有在朋友圈不断刷屏的电影,我才舍得花钱去买票。
而恰恰是,《我不是药神》给了我一万种愤怒的理由,让我重新审视和反思眼前这个现实的世界,而《西虹市首富》为我构建起做梦的时空,让我得以逃离悲凉的现实,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这就是电影的魔力。
很多年前,人们走进影院是为了一睹大明星的风采,体验一次大制作的视听震撼。
而如今,人们看电影,只是为了遇见自己。

今年的暑期档,“国产电影保护月”不见了踪迹,好莱坞大片得以闯进内地影市的盛夏,但他们却失望的发现,这里的阳光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绚烂。
卖相最好的《碟中谍6》和《巨齿鲨》最终票房落点预计都在10亿左右,加起来尚不及一部《西虹市首富》的票房高。
许多观众对于好莱坞商业类型片都已产生了疲劳感,这也使得“好莱虎”越来越难以抓住观众的内心(qian bao)。

而文牧野、徐峥和开心麻花这样的本土团队,则对于国内社会现状和人情舆论有着更为精准的把握,他们利用观众身边熟悉的元素,搭建出一幕幕有着强烈本土认知的故事情景,最终成功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这个暑期档故事的结尾处,我们还遇见了《爱情公墓》,这个不知到底为何物的所谓“电影”,以及黄渤的现实魔幻主义寓言《一出好戏》。
情怀凋零,新王上位。
有时,我们在吝啬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决定。

当年慷慨的观众为《小时代》系列贡献了17亿的票房,却也让郭敬明在华丽且虚无的成功中迷失,《爵迹》遭遇票房口碑双失利,而《爵迹2》在暑期撤档后依旧杳杳无信。

一个夏天,亦是一段时光,看着暑期档诸电影的成与败,彷如也是在仔细端详这个时代。
人们喜欢小人物的故事,大银幕中的他们一无所有,穷困潦倒,忽然天降机遇,他们借此迅速走上人生的巅峰……
这样的情节与无数人深夜里的真实梦境所吻合,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也给了他们心里注一剂美好的东西,这样东西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叫做希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