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看到的自己和世界
校园里的花再一次开过了,而我的大三似乎也临近结束。现在的生活很干净也很安静,每天背着背包穿梭在校园里,静静的坐在课堂上听课记笔记,之后去图书馆拜访书架上的那些老友或新识,阅读已经成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与图书馆的结缘要从大一说起,在满校园弥漫的桂花香中我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活,在慕少艾的年纪里碰到一个笑起来很可爱的姑娘,接下来就顺理成章谈了恋爱,和她在一起吃饭也在笑,睡觉也在笑。也许青春的故事虽然开端各有不同,结局却千篇一律。她离开了,在最难过的时间里感觉一点快乐的情绪都是对痛苦状态的背叛,躲在这样的情绪里我才能可怜自己,同情自己。以至于我的生活面目全非。 某天在图书馆被一本书迷住了,那天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却让我收获了内心久违的平静,我也很为这种投入感着迷,因为这种投入感让我暂时忘却了现实的千疮百孔。我觉得这里将是救赎之地。我开始更多的走进图书馆,我在这里疯狂的汲取经济历史文学各种养分。我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跟随基督山伯爵、在法国上层纸迷金醉的沙龙里与贵族交谈,随他一起快意恩仇;跟着村上春树在他挪威的森林里,看迷失的人在这里迷失,相逢的在次相逢,他告诉我世上存在不能流泪的悲哀,无法向人解释,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地沉积在心里;与威廉.夏伊勒探究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兴亡;跟米兰.昆德拉探讨生命不能承受的是轻盈还是沉重;听余华说着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与思嘉在老南方随风而逝的故事里,见证她的坚强,听她告诉我: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见证那种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友谊,总之我在这里经历了不曾想象过的精彩。 我不在总想着自己的痛苦,因为我知道过度自我关注是痛苦之源,我不在同情自己,因为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我觉得还是要做个和善的人,因为我相信会被这世界温柔的对待。我不在意别人否定,因为没人对我说“不”我永远也无法成长。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完书后,踏着月光回寝。我知道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幸福与不幸,只是情况的相对比较,仅此而已。我也知道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更知道人生的智慧包含在希望和等待之中。这一切都是我翻开书与作者进行思想上交流的收获。这一时段是我生命中最蓬勃的时期,我摆脱了这种惯性的麻木,开始警醒。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生活有些许不同,我去旅行,享受在路上的好时光;去运动,去练字,去接受生活锻炼,去努力活成灿烂的颜色,去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读书到底有什么作用?听到这个问题,突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是不同的,而我只是单纯的沉浸在读书的美感之中,在书中人物的陪伴下,喜极而泣,惊心动魄或无可奈何,似乎我的生活都跟着精彩了起来。也许读一两本书真的没有什么作用,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上去看,书是会打磨人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吃的每一碗饭并没有立刻让我们有什么变化,却成了我们躯体的一部分。书可能没有立刻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却慢慢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所以不经意间我们收获着它的的馈赠。那么只需去阅读,剩下的交给时光吧! 感谢时光让我遇到了书架上的那些朋友,也庆幸他们将我的内心打磨成了坚韧勇敢的模样。我依然会背着背包穿梭在校园,安静的读书,一点点完成自己的计划。生活似乎平静的让人心烦,可我已经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力量,怀着无限的希望和耐心在等候命运的每一次转机。以后离开,最眷恋的会是这里吧,因为我在这里见到过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