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
一提到紫薇,你一定会想到还珠格格里那个,其实紫薇还是一种非常美貌的植物。
紫薇 千屈菜科 紫薇属 木本 原产亚洲

紫薇还被称为百日红 无皮树 痒痒树
之所以被称为百日红,也许是因为它开在夏秋季节,花期长 ,大概也就一百天吧,至于为什么叫无皮树呢, 那是因为紫薇长大以后,树干外皮自然剥落,用手摸起来很光滑,而痒痒树这个名儿也比较有意思,据说用手轻轻挠它树干,整颗树会颤抖,有点拟人化的意思,对于这点我曾试过,好像效果并不如触碰含羞草那样明显,不过你就当好玩试试也无妨。

紫薇的花有紫色、红色、白色等品种,是圆锥花序。我们一般不太注意到它花具体长什么样,因为它不像很多花有明显的特征,它开了就像一团模糊的颜色,细看有点像发泡的木耳。植物志上是这样具体描写的:花6瓣,皱缩,具长爪,雄蕊多枚,6枚着生于花萼上,显著较长,其余着生于萼筒基部。

沈书枝曾在《晴天与雨天》里写到“百日红已过了最胜的花期,细碎花瓣落在树下和门外水泥地上,浸透了雨水,像是春节时放过的火炮纸,只是更洁净,因此虽然狼藉,却并不给人颓唐的感觉。”


紫薇因其适应性强,又极具观赏性且易用于盆景制作,而广受应用,你也许见过下图这样的风景,名副其实的花瓶了,还经久不衰。

想来紫薇的花开得很柔和,花朵和蓝蓝的天空相搭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曾经在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里见过拍得最美的紫薇,孩子手轻柔的触碰,在一个夏天的暑假,柔软了时光。


在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描写紫薇的诗句,比如杨万里曾写过:“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白居易也曾写过:“独坐黄昏谁与伴,紫薇花对紫微郎。”这里的紫微郎是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中书省是当时的一个行政机构。还有一首个人也甚是喜爱:
《道店旁》-杨万里
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 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
别人的翻译和赏析:村外偏僻的道路旁有两三家茶摊,清晨拂晓,摊主们还没有烧起热水,茶,就更未来得及准备了。说是田间的农夫不爱多事,可是,看,青瓷瓶中的一束紫薇花却是哪位农人趁着拂晓刚刚摘下的。作者以平实的笔调细腻地描绘了一幅乡间拂晓、路边茶摊的淡彩画。前两句平铺直叙,点明时间是清晨、地点是路旁茶摊,以“无汤无茶”暗示时间尚早。后两句给出了近景,画面定格在青瓷瓶中美丽的、尚带露珠的紫薇花上,大清早,是谁插了这一束美丽的花?只可能是清早起来耕作的农人吧。 添上鲜花的农人多事吗?其实,诗人用“好事”的反语,赞扬了这个农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