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二篇总结
供给、需求是经济学家最常用的两个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及其出售的价格。如果想知道任何一个事件或者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应该考虑其是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概念:
1)市场:由某种物品或者劳务的买者与卖着组成的一个群体。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
3)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4)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5)需求曲线: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6)正常物品(normal good):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7)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例如:坐公共汽车,随着收入减少,不大可能买汽车或者乘出租车,更可能去坐公共汽车。
8) 替代品(substitute):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物品需求量减少。比如:电影票与录像带租赁。
9)互补品(complement):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物品的需求量增加。比如:汽油与汽车
总结:只有价格的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剩下的变量变动(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都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
弹性及其作用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