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 | 日本唯一的墓园旅行

Hill of the Buddha | 缘起
2016年的一个傍晚,再普通不过的傍晚,霞红满天,从17楼的窗口望过去心情也愉悦了几分。我面临一些人生决定,一些选择和放弃,一些妥协和固执,思索之间,万般为难。
也不过是不经意的一瞥,旁边的人在用手机看一篇报道。一幅几秒的动态图,镜头从底部向上移动,一片荒芜的旷野里,一座被埋在地下的大佛逐渐显露出来,镜头定格在空中,大佛巍然不动,镜头逐渐远去,佛像越来越小,直到仅剩一个佛头,四周的山丘是厚重的雪和呼啸而过的寒风。

那个时候,我并不确定我会来日本。不确定我会去北海道,不确定我一个文学爱好者竟然会在一栋栋建筑里得到安慰,不确定我最终会去探访这座位于札幌市泷野陵园的大佛。
我无数次的感慨,无数次的验证一个真理。只要心里有期待,甚至不必刻意,我们最终都会和内心向往的事物重逢。

Hill of the Buddha | 缘聚
1981年开园的札幌市真駒內滝野陵园是北海道最大的景观墓地。园內以「不分宗教信仰」為主旨,設有摩艾石像、巨石陣及頭大佛等景點,而真正让这座陵园名声大噪是头大佛。

我看过太多介绍这座佛像的杂志,也遇见不少谈论这座佛像的人。大家于内心的惊艳之外,营造着其千篇一律的独特高雅。专业的解读着佛像的前生今生,用力过猛的剖析着建筑师的传奇人生。


事实上,这尊1500吨重的巨佛,已经在此佇立16年,孤伶伶地守护着死寂的墓地。
为了让大众认识、同时纪念墓园成立30周年,墓园主决定针对空间进行重新的设计,于是他邀请了建筑师安藤忠雄对墓园重新规划。
安藤忠雄提出了一個大胆的建议——把雕像隱藏起來。他认为埋在下面的就如同冰山藏於海面之下,增加想像空間,反而彰顯大佛之大。我想,是因为他一直信仰着众生皆平等的真理并践行于他的建筑中,而滝野霊園「頭大佛殿」亦不例外。



「在視野中被隱藏的,將喚醒創造力。」
——安藤忠雄
陵园的入口處有整排的摩艾石像(モアイ像),如迎賓般地佇立一旁。(「モ」象徵未來,「アイ」象徵生命,意味生存的證據將會永久流傳於後世)。當人们从远处看的時候,只會看到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以及從一座山丘中冒出佛陀頭頂。
想要参观这栋佛像,人们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仪式。


见与不见的日常
首先是从门口走到入口的路,几百米之间,像是最初的探索,是好奇而急迫的心情。


走到尽头时,会被一方水池拦住去路,水池的右边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左边是一个餐厅。



继而,是无所谓的左右选择,因为第一次探索的心情说不上神圣。
而当我从右手边经过水池,一点点发现自己内心的频率在失衡,清澈到不真实的水面倒影着蓝天和浮云,越往里走越被撼动,竞无意识的在四方之间停下来感慨。
仿佛人生的过往都被这面湖泊一一阅尽。湖泊存在的本意是洗涤心灵,而我只有无尽的停顿和疑问。那个站在水面上的我,是我吗。


右手边的美术馆记录着这座陵园的过去、修建和现在,那幅我两年前被触动过的画面亦置身其中。
天光带来薰衣草的呼吸,花香和水波,像是一首神曲,隐隐约约之间,尽是情动的停滞。



水上庭園:11月~4月因水池凍結不開放參觀
頭大佛殿開放時間:
4月~10月 9:00~16:00
11月~3月 10:00~15:00
绕过水上庭院之后已没了探索的散漫,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虔诚和思索。肃穆自清水混凝土的天壁铺天盖地的袭来。最后,在走过一條40公尺長的隧道,一步一步距离佛像越来越近,距离那个路口的自己却是越来越远。隧道的尽头便是佛陀雕像的本体。


而人们走到大佛面前时,首先看到的是佛像的脚。
抬头,是一个直径为27米的锥形孔。
从下往上仰视,佛像背后的圆形缺口和蓝天自然形成了一束最自然的佛光,阳光自上照射下来,大佛亦静谧无声的注视众生,仿佛追问旅人因何而来…




在殿里绕一圈,将心里的疑惑、发问尽数绕出来,从侧面仰视是佛祖慈悲而海纳的微笑,从身后仰视是天光里无尽茫然的六百,从正面仰视,佛祖的庄严是我从未参透过的教诲。已经分不清楚我是在遇佛,还是在遇自己。






曾经有弟子问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在哪里,原来双腿盘坐的悉达多太子,放下一条腿,足尖点到地上,这个地方立刻就变成琉璃世界,大家看见了,净土就在此地。佛再把腿收回来,再盘起来,这个现象就不见了。
此刻,当我仰视时,我突然明白了2016年的那个困惑,是出国读书,还是留在原地。一边是太多的不确定,一边是很妥当的安稳。万物的守恒定律,是人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而我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我们这一生角色的转换,都是一次成长和责任的递进,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某人的子女,某人的妻子和丈夫,某人的父亲和母亲时,那种复杂激动又带着担忧的心情,会促使我们想成为更好的人,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榜样,一旦有了这种念头,那么接下来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只会使我变得强大,因为责任本身就具备这种披荆斩棘的力量。

我那时常常和心里的自己翻脸,然后又会哭着和好。她总是对的,正直的,果敢的。我一直喜欢这样的她。坚持自己的脚步,总是很难的,却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不知道这场与过去的对话,是从我走进的哪一刻开始。但在那一方水池上看到清澈的倒影时,我眼眶是湿润的。
仰望佛陀,所有坚硬都没有用。心最开始松动,其后是情绪,爬上眼眶的一定是懂自己的伙伴。一方莲花座,亦是心灵最干净的角落。


Hill of the Buddha | 缘散
“希望这不是个黑暗的地方,希望它是个孩子也会来玩耍的,明亮的地方。”建筑完工的时候,安藤忠雄一个人站在佛像前凝望了几刻钟。就如墓地主人当初所设想的,这个祭奠生灵的地方现在成了希望和光明的代表。

掩盖佛像的小山上,那150,000株薰衣草在春天冒出一股綠意,夏季開出淡紫花海,到了冬季,則被皚皚白雪覆蓋。大佛与山坡、日月、花草、风雨融为一体。夏去秋来,冬覆春拂,无穷无尽,不死不灭,仿佛冥冥中的一种暗示。四季流转,万物轮回——消逝的伤感之余是新生的喜悦。



有人崇拜地说在这里看到了禅意,有人指责这是让佛“坐井观天”,人们在外面吵吵嚷嚷,大佛依然安坐其中,不动声色。我想这一定是一种大智慧。佛低头不语,却看尽世间一切庸人自扰。
尽管看似巨大的佛身在偌大的陵园中仍显得渺小,但我们不就只是沧海一粟吗。低头时谦卑和恍然,仰望是自在和放下。




旅途的最后让我们回到水池的左边,精致而优雅的餐厅,里面有明信片和建筑师的手稿,布袋,以及独品咖啡。在这里写下离别,再好不过。
经理说,我选了一个最好的季节来此地。8月是泷野墓地公园,一片紫色的薰衣草覆盖着大地,空气是香灰和花的味道,让人宁神而平静。


走出这方天地,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文字:童安
摄影:童安
原创随笔 | 散文 | 小说 | 诗歌 | 信件 | 摄影 | 短句 | 评论
约稿合作微信:tongan2019:转载请备注来源

童安的LP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涞源|与阁院寺对坐十二时辰 (3人喜欢)
- 开善寺|在辽构里打捞一场千年春眠 (4人喜欢)
- 重庆|勒是雾都 (1人喜欢)
- 新年快乐| 出发,去到新的爱喧闹里 (2人喜欢)
- 大同|雪落平城,梦回云洲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