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进阶攻略 | 8本好书,助你把公益梦想照进现实
如今,大学生们越来越关注公益,甚至可以说,公益与多数同学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一些大学生会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还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投身于公益事业,参加支教、义工等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尽管公益已经如此大面积地渗入我们的大学生活,但“公益是什么?”,却很少有大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公益具体是指什么呢?它又是如何有效运作的?关于这些问题,书本或许可以给出我们更好的答案。
这一次,我们从“理论类”与“纪实类”两大类别共选出了8本书推荐给大家。在参与公益的同时,让我们从书本里好好了解一下公益吧~
理论篇
理论篇推荐的这几本书都是网络上评分很高的作品,涵盖国内外的公益慈善模式与经验,让我们先好好了解一下这些他山之石吧:
#01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 -
中 | 资中筠

“
你们来到世上,是为了使这个世界更富有。如果忘记了这一使命,就是陷自己于贫穷。
”
这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为“唯利是图”的资本找到有效的驾驭和引导之道。
人们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财富的创造但不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资中筠先生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环境下,创造财富的人也更愿意通过慈善公益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使得财富的分配变得更为平等。
#02
-《公益向右,商业向左》 -
中 | 徐永光

“
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渐趋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模糊地带正是社会创新的精妙之处:活力空间,混沌所在。
”
近几年来,世界吹起一股社会企业风潮。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同时促成更大的社会效益,创造经济行动的公民参与、创新价值、社会公益。
这正是一本从宏观上介绍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之路的书。它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模式有哪些,社会企业能否参与分红,为什么需要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及社会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03
-《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 -
中 | 曾繁旭

“
不管是官办公益组织还是草根公益组织,能否获得媒体的关注,并且在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诉求,都是构建其自身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式。
”
这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公益组织与媒体的互动关系。传播的重要性对于公益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时候,媒体主导了公益的传播方向,并通过自身力量为公益引来更多的资源与注目。同时,媒体也企图通过公益实现社会事务的报道自由。
中国公益组织与媒体通过活跃的互动,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达,对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正在成为重要的政治参与通道,在实践层面赋予民众以一定程度的公民权利,拓展底层社会空间, 促进政府善治。
纪实篇
说了那么多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得靠实际行动来实施,接下来推荐几本由著名公益人士们根据亲身经历编写的纪实类书籍,能让大家更加鲜明直接地了解到到底什么是公益,公益的力量,与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那些乐趣与困难:
#01
-《蓝毛衣》 -
美 |杰奎琳·诺佛葛拉兹

“
地球上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而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或不行动)都会影响到地球另一端我们从未谋面的人。
”
《蓝毛衣》是作者诺佛葛拉兹备受期待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她20多年来的成长经历,更是她一路走来遭逢的各色精彩人物的小传。
在与这些生命的激情碰撞中,她发现了传统慈善未竟全功的原因。她创立“聪明人基金”,将一种称为“耐心资本”的新型公益投资引入现代慈善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自给自足、脱离贫困。
#02
-《离开微软 改变世界》 -
美 |埃文·蕾切尔·伍德

“
在我们开设一所新的学校或在越南乡村提供女孩长期助学金的那一天,我们留下的应该是欢快的泪水,而不是同情的泪水。
”
离开微软后,伍德在公益事业上为自己的管理天分和商业才情开辟出一条意义非凡的新路。对于每一位取得过卓越成就却不知该如何回馈社会的人而言,伍德的经历无疑是一个生动感人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
他告诉了人们怎样将从微软这样知名的企业中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基础教育的缺失。本着这样的理念,作者最终放弃在微软的大好前程,成为全心投入为亚洲第三世界国家儿童提供教育机会的慈善基金会创办人。
#03
-《中国NGO口述史》 -
中 | 王名

“
一个NGO不要只注目于自己的工作结果,一定要明白过程大于结果,过程当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如何借助社会力量。
”
中国NGO的创业者们,是一群用梦想改变社会、用行动书写历史的公民。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届高龄,有的甚至已不幸仙逝。他们曾拥有的梦想、曾采取的行动,是中国公益领域里最富有生命力和先驱性的历史,是以个人为主体展现的中国NGO的创业史。
#04
-《生态保育的民主试验》 -
中 | 萧今

“
当下中国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各种群体在这里进行着各种创造,各种因素和力量在这里不断里碰撞,而新的秩序正是在这种碰撞中成长起来的。
”
这是一本触感丰富的笔记,作者参与阿拉善项目长达七年时间,用原汁原味的文字和图片,阐述了阿拉善项目不同群体之间的碰撞、冲突、妥协、共识,展示了不同群体之间理念的差异。
本书以学术的观察、用笔记的形式,呈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介入后,在生态保护社会行动中各个群体的认知、行动和社会与生态的成效和挫折,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反映了生态保护和治理各种项目实施的曲折,呈现了当地农牧民、政府、一些专家认为初有成效的模式,也描述了生态治理中扑朔迷离的困境和各种争议。
#05
-《安心的义工旅行》 -
中 | 安芯

“
短暂的一年义工之旅,旅行是载体,表达是核心,走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的尊重与理解,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不同的人。
”
安芯,一个统计精算专业的高材生,从偶然接触“义工旅行”,到长达一年的亲身实践;从单纯的好奇行走拍摄,到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洗礼,逐渐领悟生命的真谛与爱的意义。四川震后小学、西藏志愿者之家、马来西亚有机农场、尼泊尔儿童之家、泰国自闭症中心、印度特里莎修女之家…… “一路走来,比起自己的付出,我收获的东西要多得多。”
你有哪些私藏书单?
欢迎推荐给小唯~
- 往 期 回 顾 -



✒️
今日编辑|EDITOR
Coka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唯品会公益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
protect by copyright.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 is forbidden

微博 @ 唯品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