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西方文化概论》 - 希腊城邦文明
本文以赵林老师著《西方文化概论》为基础,加入了名词和具体故事的注释链接,作为自己知识学习的梳理,同时与大家分享,希望于诸位有所裨益。
一、希腊城邦(city-state)制度的早期发展
公元前8世纪,北方多利亚(Dorians)蛮族入侵引起的动乱逐渐平息,东地中海沿岸传来的腓尼基(Phoenicia)文字将希腊人从本土的乙系线形文字消亡的“黑暗时代”引领出,一个富有生机的城邦文明开始崛起。希腊城邦文明不同于罗马和东方的波斯文明之处在于,他们在政治上走上了分离主义的道路,在生活上选择了自由主义的方式。

一般来说,希腊城邦文明由三个典型的阶段构成【同时期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 - 前6世纪:各城邦的海外殖民和城邦内部的政治变革 公元前6世纪 - 前4世纪:希腊城邦文明的鼎盛时期 公元前4世纪以后: 希腊城邦文明的衰落时期
“黑暗时代“末期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国家,即城邦 (Polis)。 由于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Asia Minor)的土地资源有限,希腊人便开始了海外殖民的进程,他们向东进入拜占庭(Byzantine),今伊斯坦布尔,向西进入西西里岛以及直布罗陀海峡西北端。
但是希腊城邦文明早期的殖民运动与近代意义上的殖民有本质上的区别:此时的海外殖民母邦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仅仅是在文化上的纽带关系,而并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具有政治和经济控制的海外殖民。殖民地一旦建立起来,很快就脱离母邦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进而可以拥有自己的殖民地,本质上这是一种分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文化理念殖民运动,从而形成了后来希腊城邦文明基本格局,即一种以对希腊文化的认同为纽带的文明格局。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界定,公民和城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
凡有权参与议事或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正是这种公民作为城邦的组建者又是基本人民,既承担着包围城邦安全和服务城邦法律的义务,也享受治理城邦事物的权利的政治状况,促成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进而在希腊城邦形成了直接的民主制度。
除了斯巴达外,其他希腊城邦大多走过了一条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或僭主政治(Tyrant)(独裁者推翻寡头,以不合法的僭权者统治)的转变的道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雅典。
希腊地区有两个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和阿提卡(Attica)半岛(北部) 伯罗奔尼撒半岛: 迈锡尼、斯巴达、柯林斯、奥林匹亚、德尔斐 (Delphi)(德尔斐神庙) 阿提卡半岛: 雅典、底比斯/忒拜(希腊) (Thebes)、马拉松 在阿提亚半岛北部还有两个重要的地方:奥林匹斯山(奥林匹斯神族)和马其顿

二、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Sparta)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伯罗奔尼撒平原,曾经多利亚人的一支,作为入侵者,时刻提防叛乱和准备镇压,全民尚武,骁勇善战。
作为征服者,将社会分成三个阶层:斯巴达人 城邦的公民和战士,占总人口的1/20 伯里伊赛人 边民和邻人 入侵时的同盟,可从事商业活动和手工业 希洛人 土著民族 奴隶
政治组织:由吕库古(Lycurgus)(见普罗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创立,主要包括三方面:
1、 建立元老院(Senate):包括二十八名元老和两位国王。负责行政事务 建立公民大会:包括所有有公民权的男性,负责对元老院提出的议案进行表决 建立五人检查团:主持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常设行政机构,即实际上的政府 2、定期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货币,杜绝贪婪的念头 3、设立公共食堂,集体生活(原始的共产主义)
此外,斯巴达人还进行优生政策和抢婚习俗,以上措施加强了斯巴达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著名的战役有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电影《300斯巴达》)。

斯巴达人就像他们崇拜的英雄赫拉科斯特一样是个勇猛无比令人折服的战士形象,他们在政治上保守,在文化上愚钝粗鄙,但在战场上,却又毋庸置疑的实力,这也使得它成为希腊众城邦众最强大的一个。
雅典(Athens)
与斯巴达的粗俗淳朴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一个开明自由的文明,甚至带有几分浮华奢靡的成分。雅典人爱美成性,追求高雅华美的生活格调,重视财富和享乐。
位于阿提卡半岛南端,由于未受到多利亚人的入侵,基本保持原本的土著居民,所以等级划分主要是依据内部土著所拥有的财产。国王将全部居民分为三个阶级: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并确立了贵族特权。
德拉古(Draco)改革: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加深,德拉古对贵族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 梭伦(Solon)改革: 废除债务奴隶制 设置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基本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伯里克利(Pericles)时代:雅典成为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
其他人的勇敢是由于他们的无知,当他们反思的时候,又会感到疑惧了。但是,真正勇敢的人无疑应属于那种最了解人生的灾患和幸福的不同而又勇往直前,在危险面前从不退缩的人。--《丧葬演说》
政治制度: 公民大会(Assembly)拥有立法权,由全体公民组成,制定法律、批准或否决“五百人会议” 的提案,并可以使用贝壳流放 五百人会议拥有行政权,每个区公民抽签选出,任期两年,后在希波战争中改为“十将军委员会”(任期一年) 公民陪审法庭拥有司法权,6000人组成。
可以视作三权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原则的早期雏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雅典的民主制和现代的民主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参与主体看,能够参与政治是城邦中的公民而不是全部人民。雅典公民还是建立在贵族身份和财产资格上的特权阶层。所以本质上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具有浓重的贵族色彩的民主制。
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精神
在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中,自然崇拜(Nature Worship)和感觉主义(Sensationism)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特征。
希腊城邦时代的宗教尤其是奥林匹斯宗教保持了独立性倾向和地方性色彩
泛希腊地区地区的宗教中心主要有三个: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最重要的地方),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奥林匹亚竞技会敬拜宙斯)和厄流西斯的祭典仪式(Eleusinian Mysteries)(对农神得墨特尔(Demeter)的神秘崇拜)
宗教仪式
奥林匹斯竞技会于公元前776年开始举办,每四年一次,是为了敬拜宙斯而举办,后希腊各地区以运动会纪年,奥林匹亚竞技会充分展现了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突出参与者的健美的身形,发达的肌肉和矫健的身手,从而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对荣誉的热爱。

酒神节(Bacchanalia)是是对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祭祀仪式,相较于奥林匹亚竞技会的庄严肃穆,酒神节是流行于民间的下里巴人的节日,在希腊,酒神节被赋予了突破日常习俗和道德禁锢而尽情放纵的含义。人们在这一天尽情娱乐,举行盛大的游行,高唱酒神颂歌,表演各种节目。最后在性之迷狂状态下达到激情的巅峰。 这种活动显得既野蛮又美丽,既疯狂又神圣,充满净化灵魂的神秘色彩。 这一仪式催生出了后来的希腊艺术中的重要艺术形式 -- 悲剧和喜剧

文化精神
1、希腊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的特点体现在对的自然体型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之中。 希腊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materialism)者,他们对肉体的重视高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希腊时期的雕塑,神或者人都拥有完美的身材)他们始终保持着灵与肉的和谐统一。 对现世的关注和珍视体现在他们的神话崇拜上,希腊的神尤其是奥林匹斯神族并不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威严审判者,而是一个近在眼前的可亲可敬的庇护者。其中透露出的是其人文主义的一面。 希腊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乐观主义者,他们不仅以欢愉的心态面对现世,而且对待死亡也很坦然,认为死亡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与后来的基督教等的来世救赎完全不一样。

总之,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中,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是其本质特征。自然崇拜体现在希腊人对人本身自然身形的崇拜,感觉主义体现在希腊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现世生活的珍视。
三、希腊悲剧和喜剧
希腊的戏剧起源于宗教庆典,即前文提到的酒神节。“悲剧”(tragedy)一词即“山羊歌”,而山羊就是狄奥尼索斯的象征和最常见的祭品。
悲剧
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夫科勒斯(Sophocle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
希腊悲剧一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以古代英雄作为主角。从内容上看,与此前的“系统叙事诗”承一脉而来。讲述的都是人在面对客观世界的矛盾冲突和不幸命运。主人公往往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来为背后不出场的“命运”开辟道路,矛盾冲突的来源不同于近代的悲剧是有某些外部或者内部的邪恶力量,没有善和恶的明确区别和截然对立,而是根植于悲剧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fate)”)。
希腊悲剧是一种更深刻的悲剧,它不是人自身滥用自由意志而导致的悲剧,而是自身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和自在存在(命运)的一种无法摆脱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客观必然性甚至是高于神的存在。故而希腊人在观看悲剧时反而是带着乐观态度,是一种坦然洒脱。
当然,希腊悲剧的命运内涵在希腊人看来可能还只是朦胧的概念,而戏剧本身对希腊人来说更带有宗教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往往会激起人们心中的怜悯和敬畏的情绪,从而达到情绪的净化和升华,让人体会到崇高感,而这种崇高感正是宗教所追求的。
而随着这种敬畏之情的延续,另外一种声音就会出现,即怀疑主义(skepticism),逐渐的这种命运导致的矛盾被人性本身的弱点取代成为悲剧的根源,比如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著名的悲剧: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被解绑的普罗米修斯》;《艾瑞斯提亚(The Oresteian Trilogy)》 索夫科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喜剧
当上述的怀疑主义和理性批判精神结合,就使得希腊的喜剧更进一步。希腊喜剧在诞生之日起就是开始解构神圣,讥讽时弊。著名的喜剧作家有阿里斯多芬(Aristophanes),代表作有《巴比伦人》《武士》和《黄蜂》
希腊喜剧从最初的嬉笑怒骂,流俗猥亵,逐渐变成对时弊的嘲讽和结构,这种变化的发生也是伴随着希腊文化的由盛而衰和希腊政治浑浊和人民生活颓靡产生的。希腊喜剧在怀旧情绪和保守倾向的引导下,与其本身的粗俗猥琐的喜剧语言结合,就演变成对现实世界一切价值观的彻底颠覆。从此纬度看,希腊的喜剧作家可以说是希腊城邦中的“后现代主义者(Postmodernism)”。
希腊人对戏剧的品味从悲剧到喜剧,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强调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到个体化的自我意识的转变,也是希腊从城邦时代走向希腊化的写照。
五、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变
希腊哲学与希腊的多神教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希腊自然哲学对万物本源(Arch)的的哲学思考源于希腊神谱所反映的自然演化论,而希腊的形而上学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思考则源于希腊神话中神秘诡异的“命运”意象。
希腊哲学因而分成了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从时间纬度上考量,最初形成世界的本原,即beginning问题
米利都(melitus)学派: 1、泰勒斯(Thales)(大约公元前700年):哲学之父 “万物都是由水中产生,而又复归于水” 第一次在思考本源问题时脱离神系于宗教。但其水本原说与希腊神话对水和海的归宗理念有联系。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阿派朗” 是组成事物的本原,即无定形,无限制。虽然无定形,但依旧是存在,它仍然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这一理念于“命运” 观念有关。
3、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气”是万物的本源,其实是上述两种的说法的综合与提升,内含“否定之否定”的意味。
从空间纬度思考,即寻找世界形成的基本要素,即element问题:
1、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四根” 说:火、气、水、土
2、阿那克萨格拉(Anaxagoras) “种子说”
3、进而发展出留基波(Leucippus)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的原子学说
在上述这个过程中,希腊自然哲学逐渐抽离了神话的影响,而愈加趋向于理性思维的能力。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是指在探寻本源问题的目光放置与物之后,物之上,故称形而上。词源是《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形而上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奥尔弗斯神秘祭,与上流社会的奥林匹斯宗教对立,这种宗教在下层百姓中较为流行,其基调是一种阴郁悲观的神秘主义。也正因如此,才受到贫困的下层人的追捧,将“命运”的朦胧意象推向了神秘化和唯灵主义的极端,进而形成灵肉对立的思想,也是形而上学的缘起。
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第一个有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家 “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寓于物质上但又高于物的存在,“数“与物的关系就如同“命运”与悲剧主人公的关系一样。
2、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火”是万物的本原,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 “逻格斯(Logos)” 哲学化和抽象化的概念,即命运 命理
3、巴门尼德 (Parmenides) “存在“ 是万物的本原。 这个概念也是抽象概念,与逻格斯一脉相承。 “存在” -- 思维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客观实在的和永恒不变的绝对本质 “非存在” -- 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 二者相对立,进而开始将希腊神话所展示的灵肉统一的世界撕裂,开启本质与现象的对立 实际上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真正奠基人
4、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 他们的哲学已经明确表现出与希腊感性直观宗教截然相反的形而上的趋势,将奥尔弗斯神秘祭的唯灵主义和灵肉对立推向了极端,也成为了希腊多神教(Polytheism)到基督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中介。
柏拉图将巴门尼德的学说进一步发展,形成“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的对立,从而构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完善的形而上学理论体系
5、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作为希腊城邦时期的集大成者,他建立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形而上学体系,注重科学思维,将朴素的所谓“命运” 具化为各种逻辑范畴和哲学概念中。 形式 --- 形而上学: 内部规律+外部形式 质料 --- 自然哲学范畴
自此,希腊哲学盛极而衰。
六、希腊的科学
早期的希腊科学与哲学很难区别开来。
泰勒斯同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毕达哥拉斯对“数”的研究促使了他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随机引发了不可公约数危机,进而导致数与形的分裂,从而导致了一种把纯粹的抽象的数学演绎看的比经验的观察与测量更加自明和精确的倾向,也助长了后来的唯心主义的发展。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是双面的:一方面他对几乎所有科学领域都有所研究,包括生物学(亚历山大大帝送的动物标本)但另一方面,他的很多陋见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比如地心说,为中世纪基督教上帝创世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开创的演绎三段论成为至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在中世纪却被滥用来推导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亚当夏娃是否有肚脐眼
希腊城邦时代是希腊文明的巅峰时期,无论在政治制度、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领域,都称得上西方文明的滥觞。而往往正是巅峰,也是衰落的起点,希腊文化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便开始走向了衰落。
阅读和影视资料:
1、普罗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2、影视《Clash of Gods》 3、伯里克利《在雅典阵亡将士葬礼上的讲话》(《丧葬演说》) 4、埃斯库罗斯《乞援女》、《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波斯人》及《七雄攻特拜》 5、索夫科勒斯《奥狄浦斯王》 6、柏拉图《理想国》 7、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
注: 本文为纯学习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且不得转载作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