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王朝》(上)----丹琼斯
第一部 灾祸的年代(1120-1154)
1120年11月,英王亨利的法定继承者威廉艾特林在从诺曼底归国途中海难身亡,其中包括了大批王室贵族。亨利利用威廉艾特林的联姻修复了一直对诺曼底有敌意的安茹领地,威廉也继承了诺曼底公国并发誓效忠法王,这有利于保持英法的和平共处。不过这一切随着威廉的死亡而变得不同。
此时的亨利国王是征服者威廉的第四子,继承其兄威廉鲁弗斯,诺曼王朝第三代君主,他治国有方,重新将诺曼底公国置于诺曼王朝。在英格兰他向地方派遣直属法官,给予司法公正,打击贪污腐败。他也尊重原有贵族的权益,并不过分独裁。在同时期的西欧,诺曼王国是相当成熟高效的政府。
1126年,英格兰的重要封臣在宫廷内宣誓效忠亨利国王唯一的合法继承人玛蒂尔达(私生子不具备合法继承权,实际上亨利倒是有二十几个私生子)。两年后,玛蒂尔达与新继任的安茹伯爵若弗鲁瓦结婚,若弗鲁瓦喜好在头发上叉一朵金雀花,因而时常被称为若弗鲁瓦.金雀花。前任安茹伯爵福尔克五世则去做了耶路撒冷国王
1133年,玛蒂尔达与若佛鲁瓦的儿子亨利出生
1135年11月,亨利在游猎途中暴毙。12月,布卢瓦的斯蒂芬(玛蒂尔达的表兄)迅速赶往英格兰,获得了贵族们的支持(这些贵族曾26.31.33年三次发誓效忠玛蒂尔达),继任诺曼国王
1138年,斯蒂芬并非一个很好的君主,得罪了很多贵族,其中有玛蒂尔达的异母兄弟--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还有掌握英格兰与威尔士边境的布赖恩菲茨康特与格罗斯特的迈尔斯,他们联合了玛蒂尔达对抗斯蒂芬,诺曼王国内战爆发。
1141年2月,斯蒂芬在平叛过程中被俘虏。玛蒂尔达进驻伦敦,但玛蒂尔达的统治手腕不比斯蒂芬高明,惹恼了很多平民,6月就被赶出了伦敦。不久后玛蒂尔达阵营中的主力格罗斯特伯爵被俘虏,只好以斯蒂芬换回了伯爵。
1144年,英格兰本土的敌对双方陷入焦灼,但是诺曼底公国被玛蒂尔达的夫君若弗鲁瓦占领,继任诺曼底公爵。
1148年,玛蒂尔达离开了纷争的英格兰。归隐修道院。其长子--亨利菲茨安普莱斯已经十六岁,将继续其母未完成的事业。
1150年8月,亨利二世继任诺曼底公爵并对法王宣誓效忠。一个月后,若弗鲁瓦病亡,年仅三十九
1152年,19岁的亨利娶了28岁的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埃莉诺是法王路易七世的前妻。如此一来,亨利已经掌握了诺曼底公国,安茹领地,阿基坦公国。其总和占据法国领土超过半数,远比法王实际控制的大的多。
1153年1月,亨利二世率领一百四十骑士三千步兵登录英格兰,就像他曾经的母系先祖“征服者”威廉
本以为会发生的一系列激烈会战并没有出现,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内战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英格兰国内的贵族纷纷示好亨利,士兵也不愿为斯蒂芬效力。8月原本斯蒂芬的法定继承人尤斯塔斯去世,亨利以斯蒂芬养子的方式得到继承权,和平终于回归。
1154年,斯蒂芬驾崩,亨利二世正是即位英王。金雀花王朝(又称安茹王朝)正式开启
第二部 帝国的年代(1154-1204)
二十年的内战使得英格兰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王权的威严尽失,大量原属王室的资产被侵占,收入仅有亨利一世时期的三分之一,
1155年,亨利二世拆毁了非法建造的城堡,驱逐了佛兰德雇佣兵,他们长期作奸犯科,深受平民怨恨。
1157年,亨利二世出兵苏格兰与威尔士,重新夺回了他们趁内乱侵占的英格兰土地,并获得了他们的臣服。
托马斯贝克特是亨利二世继任期间最重要的谋臣,他起初担任的是大法官的职务,与亨利私交甚笃,1161年,贝克特转而担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也许亨利赐予他的密友这个职务是想让教权屈服于王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贝克特从一个生活奢侈的世俗人物迅速转变成了虔诚的神职人员,并与亨利展开了对抗。
1164年,亨利与贝克特彻底翻脸,亨利获得了胜利,颁布了《克拉伦登宪法》,此法明确了神职人员犯法应交于世俗机构审判等。压制了教权,不久后贝克特流亡海外。
1170年,亨利与贝克特的矛盾再次升级,四名鲁莽的骑士听到亨利的抱怨,便公然的谋杀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此举举国哗然,亨利躲往爱尔兰。
1173年,亨利的三个儿子与埃莉诺投靠了法王路易七世,开始叛乱。叛乱的原因也许是因亨利迟迟不放权给长子,又经常践踏阿基坦公国的自治
1174年,亨利以优秀的军事手段打击了叛军主力:法王路易七世与苏格兰王狮子威廉。最终苏格兰王室向英格兰臣服,埃莉诺遭到软禁。
1175年,爱尔兰的唐诺特国王罗丽奥克罗胡尔与亨利签署《温莎条约》,承认了亨利幼子约翰为整个爱尔兰的宗主。
平乱后的十余年,亨利开始致力于司法改革。他不仅从教廷里夺回了司法审判权,并且建立了王室巡回法庭,以及御前会议演变的王座法庭。如今,王室的权威成为了最终的裁决。
1181年,《军备条令》可以使得贵族用金钱免除兵役,促进了英格兰贵族的非军事化。英格兰将以雇佣兵为主。
1183年,原定的法定继承人小亨利病亡,三年后,四子若弗鲁瓦也病亡。如此一来,理查与幼子约翰成为了亨利仅有的继承人选择。
理查一直不受亨利的喜欢,他拒绝把阿基坦公国交于幼子约翰以换取王位继承权,又有传闻说亨利将把王位传给约翰。最终理查倒戈反叛,效忠与新法王腓力二世(又称腓力奥古斯都),这一次的反叛让亨利心灰意冷,他病倒了,放弃了抵抗,最终于1189年承认了理查的继承权并孤独的死去。
由于耶路撒冷女王是理查一世的姑姑,因此理查积极的响应了十字军东征号召,与法王腓力二世一起于1190年7月向圣地进发。
理查一行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抵达前线,是因为途中他去了西西里帮忙镇压他妹夫西西里国王威廉二世的臣子叛乱,又征服了塞浦路斯因他的领主无礼的对待了英军。在塞浦路斯,理查与地处西班牙的纳瓦拉国王幼女贝伦加利亚举行了婚礼。理查本早已与腓力二世之妹有婚约,但传闻其妹被亨利二世诱奸,理查悔了婚,这惹恼了腓力二世。
理查抵达了已经围攻两年的阿卡城前线,也许是机缘巧合,理查抵达不久城池就陷落了,进城后理查把早被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占据的王宫霸占了,这埋藏下两者仇恨的种子。在竞选新任耶路撒冷国王的竞争中,理查的推举人战胜了腓力二世所选,腓力无法忍受理查处处独尊的地位,同时佛兰德斯伯爵在攻城战中阵亡,这是一个吞并佛兰德斯富庶地区的好机会,腓力二世回国了。
1192年10月,理查获得了一些列的军事胜利,牢牢控制住了巴勒斯坦沿案,无奈的是约翰与腓力二世结盟叛乱,理查只得与萨拉丁议和归国,圣战事业功亏一篑。
1194年4月,理查的归国充满了波折,他先是遇到海难转而走陆路,又被老冤家利奥波德公爵扣押转交给了神罗皇帝。被拘禁了一年,英格兰融掉了修道院全部的银器花了极高的价钱才赎回了他们的狮心王。
1194年5月,归国仅一个月,理查就镇压了不得人心的约翰叛乱,随即启航去欧洲大陆与其真正的对手腓力二世进行长达五年的对抗,他至死都没有再次回到英格兰,英格兰的事务交由他的右手--休伯特沃尔特负责。
与腓力二世的战斗非常焦灼,直到1198年,新任的神罗皇帝是理查的侄子奥托四世,法王面临东西夹攻,瞬间崩溃,理查收复了几乎所有失地。
1199年4月6日,理查在一场小型战斗中被流失所伤,感染而亡。
1200年,约翰继位,因其脆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与法王媾和,虽然保留了大量领土权,但是在封建关系上,约翰承认了除阿基坦外,欧洲大陆其余领地的宗主权属于法王。
1204年,腓力再开战火,此次他显然是提前策反了约翰的势力,阿基坦,布列塔尼各领地纷纷投靠法王,约翰很快的就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欧洲领土,灰溜溜的回到了英格兰。
© 本文版权归 leonardozh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