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瘾Sucht
让我们上瘾的不仅仅是毒品,诸如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烟酒,电脑游戏,药物,厌食症,赌博,购物控等等也是一种瘾。笼统来说,只要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都具备让人上瘾的特性。
据统计,德国约有190万人依赖药物,尤其是镇静剂和止痛剂(Beruhigungs-und Schmerzmittel)。德国烟民数量大约是两千万人(总人口是8400万),其中80%的烟民都有烟瘾。有的烟民甚至在心肌梗塞或癌症后重新烟不离手。
其实,第一支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呛人的,第一杯啤酒的味道还不如白开水。可是渐渐的,人们却对烟酒欲罢不能。烟酒和毒品让人上瘾都遵循同一个原则:改变大脑的“快乐机制”,也就是常说的“奖励机制”。这种机制位于大脑中间。“快乐机制”奖励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行为。这是大自然玩的把戏。对美食的兴趣让人类身体健康,对性的兴趣让人类繁殖。我们有两种获得幸福的方式,一是享受,二是兴趣。享受是一种饱和的极度快感。兴趣是让人充满希望地从事某项活动。
“快乐机制”通过化学语言多巴胺(Dopamine)来传递。多巴胺正常情况下寄居在大脑神经游走细胞中,一旦被释放会与神经系统的快乐接受器结合。在快乐接受器的运载下到达神经细胞。之后,多巴胺向神经细胞传达快乐的信息,让上瘾者仿佛感觉身在云霄。由此,瘾物为上瘾者营造了一个假天堂。
长期使用毒品会使大脑的机能发生改变。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它减少了运载多巴胺的快乐接受器的数量。动物实验证实。摄入毒品量越大、越多的快乐接受器就会补清除。接受器越来越少,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多巴胺同神经细胞结合。久而久之,“快乐机制”就会越来越平淡。于是为了达到甚至超过原来的刺激程度吸毒者必须不断地增加毒品吸食剂量,让大脑中的神经游走细胞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弥补。
更为严重的是,快乐接受器的“死亡”意味着人的快乐感觉越来越依赖毒品。原先一餐美食、一条好消息,一个拥抱所带来的愉悦感觉逐渐消失。唯一可以排解慢性恐惧、不安焦虑和沮的办法就是吸食更多的毒品。换句话说,也许最初吸食毒品只是为了舒服。但到后来,吸毒品是为了暂时避免吸毒者的悲观和绝望。
不过,人类并不需要毒品,就可以形成上瘾行为。研究发现,一旦人的生活失衡,比如关系破裂,家人生病或者工作不称心,都有可能让人对某样东西(比如电脑游戏,购物,赌博)上瘾。
上瘾是主动的,但戒瘾却从来都是被动的。去瘾的关键是让上瘾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上瘾者享受不同快乐的能力。
© 本文版权归 Frau Son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