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圈子文化”,你get了吗?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或者你刚刚跳槽,换了一家新的公司,你很快就会发现,公司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圈子。
所谓的圈子,是怎么形成的?
圈子是个普遍现象,不只是职场上,在这个世界上,哪都是圈子。有一句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因为一个人面对社会单兵作战,没意思,更没有安全感,我们需要一群彼此相互认可的人,抱团取暖,提供彼此的安全感。
圈子,往往是时间沉淀出来的。圈子里的人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的利益,彼此也交换过秘密。所以,圈子的形成的机制,就决定了圈子外的人,新来的人,轻易不应该会被接受。
你在这家公司,初来乍到,也一模一样。你尽快得搞清楚,新环境人物关系是怎么样的,融入大环境,才好展开工作。否则,你故作清高,置外于任何圈子,你跟大家都显得特别生分,难受的是谁啊?是你自己。因为你不被接纳,从而有失落感,这是人最本能的反应。
不熟悉的人之间,最好的通行证是什么?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你主动释放善意,对方也不会莫名其妙地讨厌你。主动释放善意,包括留心观察大家的需求。
比如下雨的时候,给没带伞的同事一把伞;家里寄来了一些土特产,你给同事们分一分;你往群里多扔几次红包,每一次,数额不用太大……都是很小的事情,其实可以体现出你为人的和善。
但是你要注意,善意不是谄媚,对大家一定要一视同仁地好,不要集中对某些你认为的强者单独地好,这样会给你自己树敌。
一开始我们说了,圈子的形成机制就是时间沉淀,想让人家带你玩,你得证明你们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所以,保持好奇心是开启话题的一个好办法。比如,你的新同事最近都是菊姐的粉丝,哪怕你从来都没有看过《创造101》,至少你可以在他们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多问几句。
你可以表现出非常有兴趣,让他们给你普及一下爱豆的知识,双方是不是自然就聊起来了?可能你听完,你也不喜欢这个节目、这个爱豆,但这不重要。只要你不攻击人家,你一直是倾听状态,那这个圈子对你的开放度,就已经大大提升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融入圈子的时候操之过急。你跟人家没那么熟,一上来就先讲自己一个秘密,突然静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场面何其尴尬。
所以,既然圈子是时间沉淀出来的,你一定得有足够的耐心。有些圈子相对比较封闭,所以准入门槛比较高,轻易不带新人玩。这个时候,找一个引路人,就非常重要。
圈子都是一群人,但是总有一个人相对来说,跟你的气质接近,最容易和你成为朋友。如果可以通过这个人的引荐,逐渐被圈子熟悉、接纳。
所以,随时提醒自己,保持善意和开放的心态。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圈子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种圈子不进也罢。
在其他的职场课里面,它会可能跟你说要保持独立,不要轻易进入一个圈子。我觉得那是非常高尚的要求。但是职场B计划告诉你,是要积极地、主动地融入圈子,里面没有那么多可怕的东西。进去,也未见得不好。也许,我们还会大开眼界,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