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我的成长流水账
或许是车上的空调太足,睡得腰疼,听听歌然后从小时候想到现在,请允许我偶尔的矫情:
6岁上学,家门口就是小学,之前总会在开学的时候羡慕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等我上到5年级,原来学校的初中部早没了,6年级也没了,然后就是骑了一年的自行车上下学,自行车还是开学前的暑假现学的。13岁开始离家上初中,住校,一周回一次家,也是从这时开始懂事了吧,知道好好学习了。以前暑假老爸总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别光顾着看电视,借上一级的谁谁谁的书看看”,后来换成了“别老看书了,出去转转去”。回过头想想,初中的知识想必是我掌握最扎实的三年,老师教得认真,我们学得认真,早上五点起开始到教室晨读,六点半早饭,七点早读,晚上还有三节晚自习,老师基本都在讲课,作业练习题什么时候写?晚上10点回寝室一寝室的人都在打手电学习,初三一年我基本都是12点睡觉,因为一过点我就睡不着第二天也没精神。初一的时候刚上晚自习想必不适应开始近视,初三的时候第一次配眼镜,一下就是三百度。后来我想我现在个子不高是不是因为初中睡眠不足,因为初中之后我就没再长过个,那时候的衣服我现在照穿不误。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666,全校第一,高中三年学费全免加军训后的免费夏令营,在南京玩了一圈。高中离家远了,两周回家一次,或者一个月回家一次,周末放的一天半或半天就自行处理了,不再像初中那么心无旁骛了,会出去逛逛街,看看小说,玩玩小游戏。高一成绩就没那么理想了,毕竟一个班里好多各校的状元,一下没调整过来,最终高二的时候选了文科,与原来大多的同学分道扬镳。小高考时拿了4个A,高考加5分,貌似是班里唯一一个女生吧。直接到高考吧,最后几天不争气的得了重感冒,想回家老师不让,一个电话老爸连夜赶过来带我去了医院,已经发展成支气管炎,高考那三天就是考场,医院,住的地方来回跑。最终结果345,比一本线刚高两分,就算不生病想必也高不了哪去吧,填志愿的时候就是抓瞎填,一直以来也都是自己看着办,自己学。随便填完我就没心没肺地自己出去玩了,以至于第一批没录取的时候,还是跟同学随便聊天得知可以调剂,然后又上网随便填了填,把哈工程当成了哈工大,结果还真被录取了。所以别人总问怎么你一个江苏的跑哈尔滨了,我总喜欢说阴差阳错阴差阳错。大学四年,跟高中差不多,只不过分心的事更多了,开始了半年回家一次,大三大四直接就是一年回家一趟,一次暑假要被迫组织参加校区活动,一次想专心复习考研就没回去。大学当了班长,觉得也没什么,参加了社团,认识了几个人,摄影技术也没提高多少,依旧买不起相机。大学最后,考研失利,调剂无望,也是自己太好高骛远了,只想去一个好学校读研。慌乱中找工作,被打击得够呛,最终决定留在哈尔滨,那是黑暗的一段日子,我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感谢一直默默陪在我身边的CZY,后来临近年关就直接回家了,没敢告诉家里实情。过完年回来就来到了爱尔,太平校的同事都很友好,有种找到了归宿的感觉。未来怎么样,暂时还不清楚,但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每次回家的时候总有人问,你在那么老远,不想家吗?我只是笑笑而已,说不想吧,那是假的,说想吧,其实也没那么想,离家的日子早已习惯了。累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想家,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向来报喜不报忧,都懂的!好了,天亮了不说了,原谅我的絮絮叨叨!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