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沙的小女孩
暑期的三亚沙滩,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摩肩擦踵。沙滩边有数排高大的椰子树,老公和儿子在洗海水浴,我盘膝坐在树荫下的沙滩上休息。这时,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两岁多的小女孩,长得白白净净不胖不瘦,扎着细细的马尾辫,脸偏长,五官清晰,眼睛小小的亮亮的,小脸鼓鼓着,小嘴嘟嘟着,长得不好看,但是特别干净细致。干净的像夏日雨后的天空,细致的似景泰蓝上好的瓷器。穿着天蓝色的小裙子泳装,坐在树荫下的沙滩上玩沙子。
她右手拿着一个一次性塑料勺子,左手边放着一条吃完饼干剩下的塑料盒子和一个吃完冰淇淋剩下的塑料小杯子。她用勺子挖了沙子倒进小杯子里,勺子小,杯子大,她耐心的一勺一勺的往杯子里装沙,因为常常掌握不好方向和距离,一勺沙子只能有一半装进杯子里。终于装满了杯子。她把杯子放在一边,开始往盒子里装沙子。盒子窄且长,装沙子的时候更不容易瞄准,所以,她装的更慢了,一勺沙子只能有少量的装入盒子。她一勺一勺的装着,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安静,专注。因为专注,细致的小脸上充满了庄严的光辉。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和她的沙子和她的容器。她到底把盒子里也装满了沙子。
我想,接下来她会干什么呢?好像是要给我一个答案似的,她抓起旁边的杯子,把杯子倒扣在了沙滩上。沙子是散的,于是,形成了一个小小小小的沙丘。她开始往沙丘上一勺一勺的撒沙子。沙子撒上去,滑下来;撒上去,滑下来。不过,到底还是撒上去的多滑下来的少,沙丘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了。小小的她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她的身边不时有一条条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腿走过或跑过,她的周围充斥着别人的大呼小叫,可是,这些都与她无关,她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颇有些陶渊明老先生“心远地自偏”的超然。
忽然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穿着花裙子泳装,染着黄色的头发,长得与小女孩一样白,但五官模糊,面容粗糙。她大叫着,“宝贝,你晒到太阳了。”一边叫着,一边用双手从小女孩的背后插进她的胳肢窝,把小女孩“叉”到了树荫里。妈妈把她放在树荫里之后,就大呼小叫的奔向海边,摆出各种造型让朋友帮她拍照。仅仅看这几眼,我无法判断那妈妈的性格人品,但成人的浑浊粗糙,却是一望便知的。大多数浑浊粗糙的成人,小时候都是干净细致的孩子;大多数干净细致的孩子,都迟早会被这世界磨砺成浑浊粗糙的成人。人的衰老是从五官模糊开始的。我们之所以怀念童年时的旧人旧物旧地,不就是因为他们见证了我们曾经那样干净细致的活过吗?或者说,是因为他们曾融合进我们最美好的那段生命时光里。我们怜惜旧人的衰老,难道不也是在怜惜着我们自己的衰老吗?我们怜惜故乡的消失,难道不也是在怜惜着我们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吗?
我想小女孩肯定要哭闹了。她好不容易堆好的沙丘,她好不容易装满的那盒子沙子,都因为妈妈的“作梗”而被抛弃了。没想到,小女孩一点也没哭闹。还是那样安静的坐着玩沙子。虽然没有了杯子和盒子,但右手里仍然抓着那把小勺子。她就用小勺子堆沙堆,一勺一勺的,慢慢的堆,不急不躁。终于堆成了一个小沙堆。她端详了片刻,开始用小勺子把它扒散。一勺一勺的把沙堆上的沙子撒在她的周围,直到沙堆“泯然”于沙滩。整个过程中,小女孩专注且安静。不问意义,不管价值,想干啥就干啥,此刻,这小女孩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吧。
小孩子的欲望少,遇到的诱惑也少,所以,小孩子更容易专注。专注是一种罕见的美德,尤其在成人身上。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八面玲珑的人,不是吗?同样智商的人,做事专注者,往往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大智若愚,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耗费在人情世故上,所以,有时会显得傻,显得呆,可是,没关系,丰满的人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另外,专注可以让人减少很多烦恼,因为心若无系处,则如平原跑马,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