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生一串》第二季,想推荐这家烧烤店
今夏大火的纪录片《人生一串》虽然好看,但对烧烤还是爱不起来。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人提议“要不要去吃烧烤”,多半会被我义正言辞地拒绝掉。
完全不懂那种又油又腻,放了无数陈年调料的东西好吃在哪里。对荤菜烤串没什么发言权,但烤蔬菜实在颠覆三观。
烤完的韭菜,感觉是一把浸满了地沟油的长毛刷子;而香菇土豆,那个油就是蹭蹭往衣服上滴,而且全都一个味儿。(之前在神户吃的烧烤餐厅bb9还是好吃的!)

并非假清高、认为自己的口味多么高级,而是真的在大把吃调料啊!来到武汉后,本地吃货大佬却发来消息说,“明晚我订了一家烧烤店,老板本来周一休息,好说歹说人家才特意为我们开门的。”
吃货大佬的品味我信,但对于吃烧烤这个选项实在半信半疑,听餐厅名字,“小胖烧烤”,可以想象出路边油腻腻黑漆漆一家小店的形象。
武汉的夜宵文化≈烧烤,应该没有人异议,小龙虾也是近些年才爆火起来,烧烤要资深得多。来到门口时我还有点担心,这一排店家唯独它家招牌没亮灯,上面横幅的名字是“大胖麻辣烫”,竖着的牌子是“小胖烤凤爪”,还有一行字“鸡汤馄饨”,这真是一家烧烤店?

在武汉吃了几天后,我对这种混搭已经见怪不怪,名字叫热干面的主营麻辣烫,叫饺子馆的大家都吃卤菜,叫麻辣烫的则卖烧烤。如果有人进来吆喝一声,“老板来碗麻辣烫!”肯定立刻就被小胖轰出去。
店只有10多个平方,四张遥遥坠坠的桌子已经撑满,其中一张还是老板的工作台,墙上的食品安全证赫然写着一个“C”。据说厕所刚刚装修过,至少铺了瓷砖,然而那个积了陈年老油的木头门,费全身力气才推开,发现还锁不上。


老板小胖or大胖是一位气场十足的老太太,头发往后扎成个发髻,肩上搭着一条红色卫衣,蹬黑色阔腿裤,带领儿子一起建设而她心目中的神店。
我看了一眼墙上的菜单,刚想发问就被吃货大佬制止,“不用管菜单,按照上面点的都不是熟客,老板都不想理,她会给我们安排的。”

第一道菜上来的时候就把我们吓到了,日式的石头餐盘,放着奥尔良风味的鸡肉卷,里面卷着鸡软骨、芦笋和胡萝卜。这个小烧烤店,居然是有摆盘的!

烤凤爪是小胖的看家本事,每桌必点,偷偷说已经有大集团在准备投资这个凤爪的专利了。凤爪先腌后炖,最后再烤,看起来外皮紧实似乎没有炖烂的样子,咬下去却非常软酥入味,要达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

接下来一堆看起来像正常烧烤店的串串,误以为是羊肉就拿起来吃了一大口,有甜甜酸酸的味道,但完全没有羊肉味儿啊。“你知道这个是用什么腌的么?梅子哦!而且是鸭肉。”它有个正经名字,叫潮汕酸梅鸭。
“啊真的么,鸭肉我平时不爱吃,但这个真的不错哎。”

五花肉异曲同工,但是用了橙子去腌,甜香中有柑橘的果味,而且做得极其细致。根据我们的要求,烧烤都做成不太辣的版本,盐度也重新调整了,能在武汉吃到如此“清淡”烧烤实属不易。

蒜蓉粉丝虾,摆盘成网格馅饼状,粉丝浸在高汤里,虾肉配蒜泥,没有多余的辛辣香料,四个人马上瓜分完,我和森林小姐平日都不吃烧烤,一下被这股清流给惊艳到。

鱿鱼也不简单,鼓鼓的肚子肯定有名堂,咬开来是甜玉米粒和猪肉泥。我问小胖,“为什么不用鱼肉泥呢?”
“也试过鱼肉哦,但我发现用鱼肉烤完后撑不起来,会瘪下去,猪肉泥就比较饱满。”

玉米猪肉泥做好了很百搭,吐司片上刷一点,立刻化平淡无奇为滋味十足,在小胖看来,没想法的烧烤师傅才会滥用孜然辣椒五香粉。

藕夹也是固定的经典菜式,两片藕中间夹肉泥,再拿来烤。
隔壁桌瞄到我们的菜式很特别,有点坐不住了,“老板,我们怎么没这些东西吃啊,他们桌还剩下什么,随便什么都给我们来一点。”
“只有藕夹了要不要!”小胖吼回去。

接下来的泰式烤鸡肉串才妙,中间那个白色的东西,远看像百合或马蹄,结果吃到嘴里,竟然是荔枝肉!甜辣口的鸡肉,配上温热甜蜜、水分在口腔中爆裂开来的荔枝。据说冬天会换成龙眼。
闺蜜森林小姐不停地感叹,老板真是个无师自通的民间厨艺天才。小胖的追求远在其他人之上,用标准线以上的食材,然后就考验各人想象力了。

中途来了一桌客人,可能不清楚小胖的风格,进来门就嚷嚷着“老板有没有开空调啊一点也不凉快。”
“好,我再把温度打高一点。”小胖立马拿起遥控把21度调成26度,碰上烦人的客人就怼回去。

小胖对每一道烧烤的搭配很讲究,但随性起来也很随性。烤黄瓜分为上面盖虾肉和鱼肉两种,原因也很简单,“虾肉用完啦,就放鱼肉了。”

西葫芦是用飞鱼籽和鱼滑来搭,瓜类蔬菜直接烤太单调,大多数烧烤摊就用狂放调料来制造一种好吃的假象。其实只要多花一点点心思,就能做出变化来,不那么油,也有味道。
当然,也要有食客为此买单。

纯素的两道是烤芦笋和娃娃菜,简单好吃,不需要多余的描述。


蘑菇中间放了点鸡汤,然后再烤。貌似小胖还在研发蘑菇新菜式,她儿子在厨房大汗淋漓地问,“妈,那一袋鹌鹑蛋买来干嘛?”
“噢,我在想,能不能往蘑菇里打个鹌鹑蛋,再用肉封住烤。”永远不停止思考,才有资格被称为料理人啊。

最后由豆腐夹咸蛋黄来收尾。有点吃寿司时最后来个玉子烧的意思。

套餐基本是按人头来上,量不大,节奏也刚刚好。国内烧烤店和日式烤串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侧重于事前腌制和浓墨重彩的香料,日式烤串着重于烧烤后的搭配,一般是盐和酱,对食材要求更高,不少神级烧鸟店甚至比高级寿司还难预定。
就国内烧烤文化来讲,这个东西并没有追求极致食材的必要,它毕竟还是庶民的,我们本来就没期望在路边烧烤店里吃到烤鹅肝烤松茸,有一点想法和个性、相对保存原味,那就够出众了。

当然,如果没人带,我实在不敢贸贸然去小胖家,怕被凶是一方面,若不是被老板认可的客人,恐怕也吃不到她最拿手的烧烤。不过,单单为他家的烤凤爪,也值得一去了。
(突然发现写小食店也真的很有乐趣!PS:绝对能吃饱。
-
某S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来泰国后才认识的水果——枇杷芒 (33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学泰语 (33人喜欢)
- 在曼谷亲历震源7.9级大地震 (370人喜欢)
- 见识了什么叫摆烂式育儿 (76人喜欢)
- 到底什么是“泰式奶茶?” (3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