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
网络资料转载
宝宝吃奶时间 ①月子里按需哺乳,每天8-12次; ②每侧乳房吸吮8-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容易引起打嗝、放屁甚至溢奶。 添加除维生素D
1岁内的宝宝不要加盐,不建议加任何调味品。
1岁之后可以微量加盐,但一直到6岁,建议每天的食盐量都控制在2G以内。
孩子的生长发育在正常范围。
1、体重 满月时,体重应增加800-1000克。出生-3个月,增重700-800克/月,
2、身长 出生时平均50CM。到1岁时平均增长25CM,其中0-6个月增长2CM/月,7-12个月增长1.5CM/月。
3、头围 出生时33-34CM。6个月时大约增加9CM,1岁时大约应达到46CM。头围测量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及早介入诊断治疗。
4、囟门 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
5、监测时间 国家规定,1岁内的宝宝每3个月检查一次,即3、6、9、12个月时各检查一次;3岁内宝宝每半年检查一次,即18、24、30、36个月时分别检查一次。
6、监测内容 定期、连续、准确地测量个体儿童体重,在小儿生长发育监测图上画出小儿体重曲线;评价小儿体重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干预。
三、婴儿常见病症及处理 养育过孩子的家庭会发现,6个月内的宝宝基本不生病,6个月-3岁的宝宝进入多病阶段。这是由于母亲在孕期通过胎盘、哺乳期通过乳汁,使宝宝得到最初的抵抗疾病的抗体。到了6个月之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基本消耗殆尽,婴儿自身的免疫能力尚未形成,进入免疫断层阶段,因此6个月后宝宝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1、发热 3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退热药,3个月以上婴儿体温39℃以上再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通常38℃左右时宝宝依然精神正常,此时可以先给予物理降温,夏季可降低室温,给宝宝脱去过多的衣服,让其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的环境中,阻止温度继续上升。只要体温不降,就不添加衣物,待体温下降至正常温度时再添加衣物。发热的前24小时,要注意不要捂热,捂热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抽筋。一旦发生过高热抽筋,宝宝今后再发热也容易抽筋。
物理降温的正确做法: ①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 ②冷敷(6个月以下婴儿勿用); ③温水浴:将宝宝置于37度左右的温水中大约3-5分钟,体温下降后穿上衣服; ④退热贴
④喂奶后竖抱拍嗝; ⑤喂奶后将婴儿右侧卧位或侧头睡,以便其发生吐奶时让呕吐物流出,
3、鼻塞 宝宝鼻腔狭窄,稍有分泌物就可能导致鼻塞。喂奶时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吃着吃着突然不吃了,要先看看其鼻腔内是否有分泌物。 有分泌物,可用沾湿水的棉签轻轻插入鼻腔,使分泌物软化,再将其沾出;或用棉丝刺激宝宝打喷嚏将分泌物带出。不要用手指伸进婴儿鼻腔强行抠出分泌物,以免损伤鼻黏膜造成感染;
没有分泌物但鼻子仍不通气,可在喂奶前用温热的毛巾湿敷宝宝鼻腔部位,帮助缓解,保证其顺利进食。 尽量不要使用滴鼻剂帮助通气,成人的滴鼻剂绝对不能给宝宝使用。
4、腹泻 ①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比奶粉宝宝频繁得多。腹泻时无需停止喂奶,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母亲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喂奶前多喝水帮助稀释母乳,可以缓解宝宝腹泻症状; ②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无论病情轻重,在腹泻期间都不要添加新的辅助食品。 ③腹泻期间不要给宝宝断食,可以喂一些糖盐水补充电解质,防止宝宝脱水。也可以用胡萝卜水、苹果水、焦米汤等来喂养。苹果水可收敛腹泻。只要宝宝腹泻不严重且没有脱水,通过饮食调整可以有效缓解。 ④腹泻次数较多,大便性质改变,或婴儿两眼凹陷有脱水现象时,应立即就医。
5、便秘 宝宝有可能会发生攒肚现象,但如果超过2天未排便,第3天开始最好给予帮助。 可以使用开塞露或手指粗细的肥皂条插入宝宝肛门内刺激排便,但不要常用,以免养成习惯导致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使便秘更加难以纠正;妈妈可以戴上医用橡胶手套,用小指帮助宝宝扩肛;也可以用掌心在宝宝腹部绕肚脐进行顺时针按摩,帮助肠道蠕动,达到通便效果。 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较少,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喂一些新鲜的橙汁等,添加辅食后的宝宝要注意纤维的摄入,如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注意:1岁内的宝宝不要用蜂蜜水通便,蜂蜜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毒性,最好不要给1岁内宝宝食用。
6、湿疹 湿疹的症状表现为红斑或疱疹,会出现灼热、瘙痒,严重可发生糜烂。婴儿湿疹的本质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即父母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湿疹,婴儿期有过敏的宝宝可能到会持续到成年后。 ①避免婴儿用手抓挠,每周给宝宝剪指甲,不建议戴手套; ②选用棉质衣物、被褥,内衣和尿布要勤换洗,衣物要宽松舒适,忌捂热; ③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 ④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如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⑤如果宝宝发生湿疹,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避免进食牛奶、鸡蛋、坚果、鱼虾等高致敏源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家庭中暂时停止烹饪此类食物。 ⑥尽早就医治疗。
四、0-6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婴儿心理发育受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三方面影响,其中环境是决定因素。孕晚期3个月直至宝宝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宝宝接触的外界刺激越多,其大脑突触与神经元的发育越好,因此此阶段的早期教育要做到让宝宝多听、多看、多触摸。 1、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新生儿期就应开始训练宝宝自然入睡,不要养成抱着睡、摇着睡、拍着睡或含着奶头奶嘴入睡的习惯;满月后,母亲乳汁分泌充足,喂奶间隔可达3小时左右,宝宝睡觉前要提高其吃奶的效率,夜间尽量让孩子睡眠,不要养成频繁夜奶的习惯。 2、发展孩子的视觉 宝宝出生1周左右即有光感,满月后可以看到色彩。要多给宝宝看图片、图画和自然风景。要注意婴儿床如果有一边在窗边,每隔两三天就要给宝宝调换方向睡,因为婴儿会本能地朝向有光线的一侧,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斜颈或偏头。床铃也要经常调换方向。婴儿喜欢鲜艳的暖色调,如红色、黄色等,不喜欢黑色、灰色、棕色等暗色。婴儿床不要正对着房间的顶灯,且顶灯最好不要过亮,冬季灯暖型的浴霸要慎用,以免损伤宝宝的眼睛。 3、发展孩子的听觉 出生3天新生儿就能对母亲的呼唤有所反应了。母亲要多跟宝宝讲话,多用声音去逗他,促进听觉的发展。 4、发展孩子的触觉 婴儿全身的皮肤都是他的触觉器官,要多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不同温度的物体,多接触外界新鲜空气。因此不提倡给婴儿戴上防抓伤的手套,手套不利于宝宝触摸感知。 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做抚触,对于剖腹产的宝宝建议抚触至少坚持到1岁半以上。 5、发展孩子的运动 小儿运动能力发展的顺序是抬头、撑胸、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新生儿出生就有一定的运动能力,颈部肌力最早开始发育,将新生儿竖起抱短暂时间,锻炼头竖立的动作,喂奶前可以先锻炼宝宝俯卧抬头。宝宝衣袖不要过长,帮助锻炼手指功能。 3个月前可以竖抱,但要将宝宝脸朝前,使其背部紧贴成人的胸部,帮助其头颈直立。3个月时,宝宝俯卧时头颈要能立起90°;6个月时应能独立坐。 6、早教训练计划 运动能力:俯卧抬头、转头、头竖直、侧翻身、手足运动(抓握、脚蹬玩具)、婴儿操; 语言能力:多和宝宝说笑,让宝宝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大量词汇; 认知能力:视线转移,看脸谱、图片,照镜子,抓握、拍打玩具; 听觉、触觉训练 社交能力:情感交流、培养亲子感情,熟悉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