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奶茶支配的恐惧|别再不靠奶茶续命
最近听我妈说,一个表姐在上海开了一家奶茶店,才开了半年,就赚了几百万。 我不由得唏嘘,这钱也太好赚了吧,现在开奶茶店简直就是暴利嘛。 转念一想,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奶茶了。 点外卖的时候会点一杯拿铁提神,早上买一杯奶盖做早餐,下班了买杯珍珠奶茶犒劳自己辛苦了一天。 在短短几年之内,奶茶店大面积占据了市场,无形之中还占据了我们钱包的位置。 有时候跟朋友出门小聚,总是先买杯奶茶边走边逛。 而这些奶茶店从最先四五块一杯到如今十几甚至二十,价格直逼星巴克。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路边摊上总卖两块一杯的奶茶。 各种奶茶粉用水一冲,以前总觉得喝一口奶茶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了。 有一年我妈出门,我让她给我带一杯奶茶回来。 我跟她说,要一杯草莓味的奶茶,两块的那种就可以了。 她买回来之后跟我说,这杯奶茶要四块。 然后就冲着我摆脸色了,那时候她觉得四块钱一杯奶茶太贵了。 现在哪里还能买到四块钱一杯的奶茶呢? 从小时候端着一杯绿豆汤、一碗杏仁腐,到如今买一杯奶盖或者水果茶逛街。 是因为人们消费水平不断上涨,恩格尔系数越来越高了? 开学返校后,发现学校附近数十家奶茶店如雨后春笋一般突然冒出来。 什么新时沏、一点点、简茶啊,占据了学校附近人流量大的街道。 花样翻上了天,从包装外观到口感用料上,无处不是竞争压力。 这些奶茶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隔三差五搞活动。 有时候一杯5元,有时候两人同行一人免单。 奶茶店之间的竞争激烈,最大的受益人便是消费者。 为了留住顾客,奶茶店越来越注重店面装修风格。 以火烈鸟为主的粉红色主题,吸引了无数拥有少女心的女孩打卡拍照。 浪漫唯美的绿色森林系奶茶店,成为了小情侣们的秘密空间。 为了与传统奶茶有明显的区别,“答案”甚至推出了新奇的占卜形式。 随着越来越多奶茶店品牌的出现,这也意味着现代人对奶茶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了。 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珍珠奶茶,到如今各种奶盖、雪泡奶茶的推出。 奶茶作为餐饮业投入成本低、利润空间大的投资项目,吸引着无数人开奶茶店。 面对这种非良性的竞争,奶茶店还能生存多久呢? 究竟什么样的奶茶店才能成为一个长久的品牌,而不是昙花一现呢? 今天,我外卖点了一杯新时沏的奶茶,包装上写着: 潮流不只是一个时代,还是一种革命;不只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奶茶足以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标志了吧。 现在,越来越多奶茶店强调生活态度,热衷于把情怀挂在嘴边。 于是,陆陆续续地推出了港式奶茶、杨枝甘露一类传统饮品。 将仅仅五元左右的饮料,一度炒到了十几元一杯。 学校附近有一家奶茶店,是家十年的老店。 一进门,墙上贴满了情侣之间的情话,毕业生的感想种种感人的小便笺。 可是这家奶茶店,却被新开张的店面强烈地冲击了销量。 所以,什么样的奶茶店才能让顾客产生真正的依恋和信任呢? 对于奶茶,现代人的新鲜感更甚于口感。 之前,“一杯奶茶5罐可乐6包薯片”上了热搜。 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我看了看自己腰间的“奶茶肚”。 奶茶简直就是快乐肥宅新标配嘛。 我们是不是已经离不开奶茶了呢? 其实现代人还是很注重养生的,比如可乐泡枸杞,蹦迪戴护膝。 如今可以再加一项“奶茶多加冰”,据说奶茶多冰不容易长胖呢。 奶茶的主要成分是“奶+糖+茶”,可是我们每次买奶茶都不会看到主要配料和含量。 所以一杯奶茶的成本究竟是多少无从可知。 开一家奶茶店,排在最前面的是房租和人工费,最次才是成本。 可想而知,一杯十几块的奶茶,我们买的究竟是饮品本身还是服务态度呢? 最近听一个朋友说,喝了奶茶就失眠,总是睡不着觉。 上个星期我刷到她的朋友圈,总能看到她在晒奶茶,配字“今天的第五杯奶茶”。 她说,真的年纪大了,以前每天喝好几杯奶茶,现在喝一口奶茶就觉得腻。 我笑着说,谁叫你喝这么多,不减肥啊。 她说,以前都听别人喝咖啡伤身体,奶茶更伤身体啊。 一杯奶茶的糖分是难以控制的。 也许我们吃一块巧克力就腻了,但是喝一杯奶茶总觉得不过瘾。 更何况每天喝四五杯奶茶,摄入的糖分该有多少啊! 她跟我调侃,有一回她买了一杯西柚水果茶去奶奶家。 她奶奶一看一杯水果茶要十二块,觉得她被宰了,说她败家啊。 “啧啧啧,两片柚子冲点儿水就卖十几块啊,太贵了太贵了。” 以前她跟我说,实在不舍得喝奶茶,一杯奶茶都够一顿饭了。 现在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太正常不过了。 尽管奶茶店过度饱和,但每一家奶茶店都是有利可图。 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到奶茶店蹭空调占座的人比上自习室的人还要多。 点一杯奶茶,蹭电蹭纸蹭空调,可以说是大部分大学生避暑的常态了。 奶茶店里永远坐着一对又一对小情侣,或者期末复习的学生。 奶茶店门面上写着“可以充电,可以交友,可以聊天”。 奶茶店除了售卖冷饮热饮以外,更多的是作为年轻人进行社交的场所。 如今靠着奶茶续命的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在奶茶店日渐上涨的消费,更多的是不断飙升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