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加工碳水的方法,让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戒掉它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开心,释放内啡肽促进食欲,大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碳水化合物。
没错,不是肉,人类的本能是碳水化合物,这是上万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遗传。

相比把肉作为主食的西方人,中国人更能懂得加工、享受碳水化合物带来的快乐。

越穷的地方越能吃碳水?
在美国,肥胖是穷人的标志,意味着爱吃速食品、啤酒、土豆等高碳水食物;而富人大多吃高蛋白食物、将钱投资在健身上……

越穷越爱吃碳水化合物?
没错,碳水化合物是穷人最好的食物来源。在中国,碳水化合物基本等同于谷物。
中国人主食从黍、稷、麻、麦、菽五谷变成水稻、小麦的这段时间里,大家都穷,当然是什么产出率高就种什么,填饱肚子要紧。

当水稻在秦汉以后开始崭露头角,全国经济的重心便开始从中原大地向长江流域南移。
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而更多地体现在南方人的饮食中。

兜里但凡有点钱,都会追求碳水以外的食物。
辉煌一时的陕西商帮进入四川发展盐业,促进形成了奢华如宫廷菜的自贡盐商菜。富起来的陕西盐商翻越秦岭,带来的没有面食,只有羊肉。
而更多留在家乡的陕西人,失去了消费丰富食材的权利。

陕西横跨南北,地理把陕西阻隔成三部分:陕北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和汉中谷地;气候也由北向南从温带、暖温带变成北亚热带。
在紧凑的山谷地之间,只能靠种为数不多的谷物来养活大量人口,如陕北高粱、关中小麦、陕南水稻,兼有粟、黍等。

除了西北的陕西,西南的广西也是热爱碳水的地方。也许你不知道,广西其实是中国最能吃粉的地方。
千百年间,广西各地人民用辛劳和汗水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米粉,每一种米粉的背后都是一方水土的风情。

作为中国米粉集大成者的广西米粉又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和南宁老友粉最为著名,这三种粉是广西食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解密广西风土人情的关键信息。

无论西北如陕西,西南如广西,地理环境都相对封闭,文化、人员进出都是问题;因为地貌、气候导致物产、食物形态不够丰富,人民便只好在在主食再创造上下功夫。
说白了,就是因为封闭而导致经济、文化落后,才发展不出更丰富的饮食文化。

于是,小麦最终在最需要它的地方修成正果,创造了最灿烂的面食文化;水稻也在广西人的手里至臻化境。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主食?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统计《舌尖》的每分钟收视数据。
结果发现,收视率第三名是油脂类食物,比如红烧肉、猪蹄、鱼头……

第二名的就是主食,馒头、烙饼、大米饭……

▲菜市场单卖馒头的小店就能活得很滋润了
你猜猜第一名是什么?
是主食+油脂类的强强组合:饺子、牛肉面、肉夹馍、羊肉泡……

甭管穷吃碳水还是富吃高蛋白,浸满了油脂的主食,就是最令中国人满足的食物。
有个社会学家试图给出答案,他统计发现,过去中国每70年有一次全国性的灾荒。对饥饿的恐惧,是远古人类跌跌撞撞发展出农耕文明那一刻,就写进DNA里的东西。
从古到今,主食都能带给中国人最大的踏实感。武汉人,就要用“过早”来开启一天的幸福。

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德华楼的年糕、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严老幺的重油烧梅……
看见了吗?满满的碳水味道,你要是拿水果蔬菜过早来充数,抱歉,你还真白来武汉了。
所以,中国人民离不开碳水做的主食,更热衷于创造形态多变的主食。

小麦向北走,人们有了面条、饺子、烧卖、馒头、春饼;
水稻向南走,人们有了米线、米糕、米酒、年糕、肠粉……
主食里的王者,就是水稻做出的米饭。

地处南北的人们把米饭用各种姿态呈现出来时,它反而含蓄地衬托起各种食材,像一个谦逊而智慧的女子退居幕后,成就她或平庸或伟大的另一半。
米饭,才是最好吃的食材啊!

全国各地,看名字就让人垂涎的饭

广东人,什么都可以急,吃煲仔饭却必须等。
等了许久,掀开锅盖,看见氤氲着热气的米饭和食材在煲仔里交相辉映,吃多识广的他们心里都不会有丝毫波动。
等到用勺子撬起饭焦的一刹那,人们心理防线才正式宣告崩溃——饭焦,是一碗煲仔饭的灵魂,是厨师展示经验的作品。

对广东人来说,煲仔饭好像千辛万苦追到的女友;而饭焦,就是她身上让你魂牵梦萦的一部分。
蔡澜分享过一件趣事:“一次在电台介绍有家餐厅卖榨菜五花腩沙煲饭,讲到淋上猪油,有位仁兄驾车驾到一半,不管违法,把车子一停,就冲上酒楼叫了一锅”。

卤肉饭是台湾最普遍的庶民食物,一般合人民币三块一小碗。从高楼林立的台北到美食云集的台南,有人烟处就有卤肉饭。
卤肉饭制作简单,谈不上祖传秘诀。用台湾话来说,就是要用心做。一碗白米饭,码上一层因人而异卤出来的五花肉丁,无须任何小菜就滋味俱全、老少皆宜。
这一小碗卤肉饭是罪恶的,咸甜的卤汁裹挟着猪肉的油脂,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汹涌地钻进米饭的缝隙,时常让人萌发出再吃一碗的念头;而且卤肉饭店里一同售卖卤蛋、卤大肠、卤鸭、卤鹅……这怎么能让人把持得住?
如果细品,你能在白饭的衬托下尝出店家卤汁的秘诀。但是面对油香饭香四溢的卤肉饭,没人会仔细欣赏。

即使现在物质足够丰裕,台湾人的日与夜,也离不开一碗卤肉饭。

美食纪录片《新疆味道》总共十集,开篇就花了整整两集介绍新疆手抓饭,可见新疆手抓饭的地位。
新疆传统手抓饭,有鸡肉的、也有素的,但90%都要和羊肉纠缠不清。
你说什么,羊肉饭会膻?不存在的,新疆的羊娃子,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分分钟就把羊膻味给解了。

萝卜是仅次于羊肉的二号灵魂食材,也有讲究。抓饭里的胡萝卜主要分为红萝卜和黄萝卜。红萝卜常见,但黄萝卜是新疆特产,产量低但水分足。

总之,抓饭制作方法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只要抓饭的食材够优质、够新疆,就难吃不到哪儿去。
看见这一盘黄澄澄的新疆手抓饭,到了十点还睡眼惺忪的新疆人,才能被真正唤醒。

“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海狮苋菜酒酿糟”。杭州人在立夏关于吃的讲究很多,立夏饭一定要吃乌米饭。
每年立夏将至,菜市场的乌饭树叶都要翻着倍往上涨,不到中午就被抢光。买家不光有老人,年轻人也很多。
对于杭州人来说,立夏饭不仅是传承的仪式,也是儿时美好的回忆。有多少个杭州人不是听着“吃过乌米饭,不被蚊子咬”的话长大的?

这一碗立夏吃的乌米饭,要从去年深秋就开始酝酿。
第一场秋雨落下前的第一茬桂花制作的糖桂花,经过冬春两季的蛰伏,来邂逅立夏的乌米饭。
一碗乌米饭、一勺糖桂花,乌米饭的清香衬托着糖桂花的甘甜,夏日最美的甜品也不过如此。

“立夏不吃立夏饭,两只脚杠软咣咣”,在丽水老人心里,立夏进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吃一粒豆就如吃一只蛋、吃一只蛋就如吃一只鸡、吃一块鸡就如吃一只猪,照这样推算,丽水人一整个夏天都不用担心消瘦了。
原汁原味的立夏饭,其实就是豌豆春笋咸肉饭。
仔细一看,立夏饭不就是春天里杭州人民最爱名菜腌笃鲜的借尸还魂吗?
杭州人在立夏吃这一碗,带着依依惜别的味道:今日之后,再无咸肉笃春笋;日后再见,又是一季轮回。


不管一个成都人平常日子里吃火锅、串串、钵钵鸡、兔儿脑阔多起劲,到了冬天,都必须在一碗豆汤饭里找回自我。
四川盆地的冬天潮湿,阳光也紧缺,冷得让人打颤颤。安逸惯了的成都人一到冬天就哭诉无门,唯有一碗温暖的豆汤饭成了他们最后的慰藉。
豆汤饭的精髓在于“耙豌豆”,把干豌豆泡发之后蒸或煮到完全软烂的金黄色糊状,就变成了耙豌豆。

更何况,做豆汤饭出名的馆子,拌菜往往也很不错。拌仔肺、小尖椒肉丝、鱼香茄子、蒜泥白肉,随便一样四川家常菜都能和豆汤饭组成完美CP。
要上一碗豆汤饭,再点上份自己喜欢的拌菜,不够尽兴再要一碗甑子饭,这就是成都人的冬日养生之道。

猪油拌饭在香港叫猪油捞饭。
吃过人间至味的蔡澜偏偏把它列入“死前必吃清单”中,还说“谷类之中,白米最佳,一碗猪油捞饭,吃了感激流泪”。
大巧不工,做法越是简单的食物,食材越是讲究。

在穷困的年代里,一碗猪油捞饭,就是人们的山珍海味。当时的香港主妇买肉还会特意多要些肥肉,以便炼出厨房里那罐凝脂一般的猪油。
沾了融化的猪油和棕红色酱油的米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油光锃亮,泛着诱人的光泽。
后来,70、80年代香港经济繁荣,出现了鱼翅捞饭。

但当时暴发户为显示财气、豪气,天天用价格不菲的鱼翅来捞饭吃,曾经普遍的猪油拌饭反而成了市井中难得一见的“古早味”。
除了最简单的猪油捞饭,以上出现的饭谱我们都已经整理好放在下面了,左右滑动查看吧!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持续关注我们,发现更多食物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共同参与关于餐桌的美学实验,不错过当季的小众美味~
如果喜欢我们
记得来公众号找我们啊~
微信公众号:24季私享家(ID:fanmei-1)
✍️撰文/小楼
📷 图片/网络
🔍 主编/易 小 婉
24季时令推荐
粒粒饱满、口感香甜
来自内蒙古沙漠的有机大米
扫码立刻购买
▼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21:05:47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1 01:50:51
-
Tivo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9 15:16:45
-
韩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1 04:16:53
-
颠狂常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0 15:57:54
-
Matteo Ricc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9 01:32:40
-
J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7 04:44:31
-
小亮爱妞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8 14:58:26
-
slowly slow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1 18:39:29
-
Sheronnn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17:13:39
-
zy0212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14:42:49
-
不想说话的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14:25:3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14:04:13
-
举个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8:39:23
-
shark ca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2:45:25
-
大飞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2:15:52
-
王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2:08:59
-
sm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1:53:11
-
大风吹过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08:49:37
-
沙宣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05:07:45
-
Lokug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23:04:08
-
简单的Knigh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19:40:27
-
吃货待爆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17:24:59
-
Xxx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16:03:45
-
小瓜葫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11:25:00
-
航海家t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9:58:14
-
乖桂花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9:17:38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8:27:17
-
豆友18508250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7:18:16
-
18616979394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7 06:26:58
-
drea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16:31:37
-
甜安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15:13:58
-
语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8:01:14
-
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7:02:43
-
澳大利亚喂袋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2:12:48
-
西瓜在地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1:34:06
-
赴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1:17:07
-
机场里等一艘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20:55:07
-
猪头小队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17:40:37
-
兔兔兔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13:49:59
-
露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00:48:44
-
sara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3 18:37:09
-
兰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21:11:50
-
Voucan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00:43:30
-
豆友14349739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3:23:48
-
丢了猫的尾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3:09:25
-
洗漱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2:17:37
-
提拉米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1:41:39
-
如蕤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0:23:19
-
形象生动且立体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0:15:39
-
nuonuoxi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9:27:25
-
小婊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9:05:44
-
殷大大的黑眼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8:02:02
-
御医院在逃刘畚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20:15:20
-
扫地医僧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6:37:03
-
Dj.Li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5:53:31
-
好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2:44:21
-
Char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1:23:44
-
Jeanar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1:02:41
-
夏 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0:49:43
-
奇妙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0:33:38
-
东东的Ea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0:31:40
-
澄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