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分子生物学导论
第四课:生物化学(中)
一、在蛋白质的跨膜区域,氨基酸都是疏水或中性的,所以能存在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空间中,例外的是具有亲水性的谷氨酰胺和组氨酸,一个带负电荷、一个带正电荷,两个电荷使两个氨基酸紧密并排相连,以至于电荷中和,确保了跨膜区域内没有强的电荷或极性,于是蛋白质可以将自己插入脂质双分子层并保持稳定。
二、亲水氨基酸,如精氨酸的存在,可以防止跨膜蛋白从一边被拉扯到另一边,因为精氨酸倾向于和磷脂外的、带负电荷的磷酸结合,使跨膜蛋白被牢牢固定在脂质双分子层中。(这么牢固有本事你别胞吞啊别跨膜啊别稀罕离子梯度啊……咦,逆反果然不分对象……)
三、蛋白质的聚合形成,并不意味着聚合折叠的结束,因为蛋白质可以进行翻译后的修饰,即在氨基酸侧链发生化学反应。
四、水解蛋白质指的是分解蛋白质,而降解指的是将已合成的东西破坏掉。(天呐负责翻译蛋白质的RNA简直就是过河拆的那座桥本桥,好惨呐嘤嘤嘤)
五、寡糖链,指的是少数单糖以糖苷键相连形成的糖分子。糖类的羟基侧链提供了大量位点用于脱水反应——去掉一个水分子,脱水缩合成糖苷键,即糖类与非糖类之间形成的键。
六、嘧啶有1个六原子环,嘌呤有1个五原子环和1个六原子环。但真正决定碱基差异的是它们互不相同的侧链,如胞嘧啶有1个羰基侧链,尿嘧啶则有2个;腺嘌呤有1个氨基侧链,而鸟嘌呤除了有1个氨基侧链,还有1个羰基侧链。(终于出现碱基对了!终于拥抱双螺旋了!终于能听懂了!恸哭!)
七、1个戊糖和1个碱基产生共价反应,就形成了核苷。在此基础上再加1个或多个磷酸,就形成了核苷酸。(突然满眼熟人啊幸福来得猝不及防啊!!)
八、嘌呤与嘧啶之间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具有特异性。它们互相连接的方式是形成氢键,而非利用共价键,这意味着过程是可逆的——只要通过加热就可以打断氢键。
九、转录指的是用DNA双螺旋的一条链合成RNA,而RNA分子内也可以形成双螺旋。RNA分子如果被置于碱性溶液,就会迅速降解,但DNA是抗碱性的,因为DNA没有羟基形成五原子环以切断磷酸二酯键,所以DNA在化学上更稳定,能够将相邻的核苷酸彼此拉在一起。(So,DNA是档案馆,必须确保准确性;RNA是翻译官,译完蛋白就直接宰了以防冗余。矮马,演化真是物尽其用冷酷无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