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孤独与温暖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会,孤独是不被需要,不被挂念,不被理解;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突然涌来的一阵想要逃离的念头;是一个人下馆子点两个菜自斟自饮时的一瓶啤酒;是闷在心里很久,想说又不知对谁说的那些话。
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喧嚣热闹、色彩斑斓的,用电影的形式描写孤独,总感觉怪怪的,但是也有那么些电影描绘出一些曾经有过的体会。
《玛丽与马克思》

这部陶土动画制作超过5年,其中拍摄耗时近两年,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的模型,据说为了吻合说话的口型,光主角的嘴巴就做了一千多个。陶土动画质朴,但是表达一些东西的时候代价太大了。剧组花了大量的心血追求细节,但是剧中大多数人物的模型都很平凡甚至看着有点丑。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你所无法选择的,都不是最重要的。整片色调便灰暗,玛丽的发夹和马克思的帽子是为数不多的亮色,那是他们互赠的礼物。
玛丽是个平凡的孩子,从小家庭不睦,内向自卑,渴望友谊却又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她通过瓶中信认识了远在大洋彼岸的马克思。马克思是可怜中年男人,他孤独焦虑迷茫,依靠一本画册来识别别人的表情是愤怒还是喜悦,他们成了笔友。按正常标准判断,没错他是个傻子,但是从回复玛丽稚嫩的第一封信开始,他的耐心为她解答问题,宽慰她鼓励她。“我们都是不完美的”,这些不完美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我,马克思的不完美如此明显,但是他的每一封回信都洋溢着温暖,给玛丽以力量。
玛丽是幸运的,渴望友谊,渴望被关爱的她遇到了灵魂伴侣,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到恋爱、结婚、生子、失去亲人、离婚,一直有人陪伴,即便十几年从未见面,但是她得到了她现实生活中缺少的一切。
马克思是幸运的,玛丽是照进无比昏暗自闭的世界里一缕光,他终于有件有意义的事可做。最后在他们终于要见面的前几天,马克思去世了,胸口还抱着那本识别表情的手册。很多人对此惋惜,也有人觉得这样挺好。马克思对即将到来的会面无比的期待,又紧张,他一定非常害怕自己出丑,害怕玛丽会失望,这样也好,他就这么平静的躺着,了了玛丽想见面的心愿。
我们有时像马克思,对不熟悉的人,能发信息的绝不打电话,能打电话的绝不见面,听不懂话外之音,害怕应酬场合。有时也像玛丽,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不被挂念,羡慕她能有个可以无话不说的倾诉对象,宽慰她鼓励她。
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从小就很听话,很少让别人操心,长大宁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久而久之,逐渐觉得大家习惯了不需要为你操心,不必考虑你的感受。有没有遇到被信任的人伤害,对方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稀松平常,甚至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逼不得已而为之,从未顾虑过你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我羡慕玛丽,羡慕马克思,羡慕他们在这么大的世界遇到彼此,即便从未见面。
《天使爱美丽》

怎么能有人如此了解一个内向人格的小心思,难道说导演和编剧也是这么一个内向的人吗?就像《布达佩斯大饭店》上映后,大家猜导演是个强迫症,结果真的是。细想想,也许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天使,她能在你甚至没怎么注意到她的存在时,已经洞悉了你的内心。她会帮你找到你缺失已久的东西,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你需要什么,用一种又魔幻又低调的方式,让你有一种“居然有这样的机缘巧合”或者“难道这就是命运”的感叹,而不会知道是她在暗中帮助。
她是天使,在她的童话世界里,可以把云朵捏成想象的形状,可以与照片里的人对话;她是凡人,心思细腻又敏感。对于她而言,她在意的人无意间的一个举动,都能在她心里掀起波澜。更多的时间,她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过是心上人5分钟的迟到,她已经脑补了十几种脑洞大开的迟到原因。
电影是浪漫的,完美主义的,艾米丽精心准备的那些“套路”,绝大多数都顺利成功了。在现实中,也许你也曾从很多细小的方面观察过一个人,刻意去准备一些可以引起对方注意的事,尝试对方的习惯与爱好,但也许在对方看来,这些也不过是稀松平常或者只是简单的巧合。
如果你有幸遇到艾米丽这样的天使,请像她对待他人一样,温暖以待之,这是她所想要的,也是大家欠她的。
《海上钢琴师》

如果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人,在海上出生,在海上长大,在海上死去,终其一生未踏足陆地,你能相信吗。电影或小说就是这么浪漫的东西,它就是可以这么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赞叹它时而美丽,遗憾它时而不遂人意。
主人公有个特立独行的名字,他叫1900,是的,一串数字。一个没有文化的游轮锅炉工在船上发现了他,收养了他。看着锅炉工躺在病床,1900给他念书给他听,对锅炉工的病情并没有好处,但是也许他们压根就不在乎。
主人公对船长说的那句名言“F**k the regulation”,这是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精髓,他不合常理,他的天赋,他对待陆地世界的看法,对待名利都与常人不同,但他不在乎。成名之后迎来爵士大师傲慢的挑战,被主人公轻松碾压,于是又了名言二世“F**k the Jazz,too”。他喜欢成为焦点的感觉,每次合奏总会抢戏,但也没有执念于名利;他向往爱情,但对爱情的憧憬也没能让他走下那艘船。
多年过后,为数不多的好友不解他的执着,劝他下船,从好友的来看,以主人公这样的才华,完全配得上这陆地世界的各种美好,但是在主人公看来并非如此,就像那句话说的“人间不值得”。世间不理解他甚至不相信他的存在,连挚友也无法完全的了解他的想法,他是游戏人间的天神吧。
最终我们在各自的孤独中走完这一生,庆幸这一生其实也没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