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地图
查看话题 >京都夏日浮生
我们常常听从日本旅游归来的朋友讲述京都的美好,那种美好的定义不是推荐你必去的场所和必吃的美食,而是“在榻榻米上把自己放平”“雨天屋檐下把自己放空”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当我在町屋的榻榻米上醒来,翻身看着蚂蚁从地板上列队爬过,我居然罕见地没有惊叫出来,而是默默地观察。在充满时代气息的传统建筑中,我明确地感受到自己是个new comer,不由得心生敬畏,仿佛不是蚂蚁闯入我的卧室而是我侵占蚂蚁亘古不变的空间。

京都的第一印象是敬畏。这就让我更加好奇。视线越过蚂蚁们,停留在由清澈阳光逐渐点亮的一平米见方院落之时,我似乎听到了外面世界召唤的声音,平躺是躺不住了。一颗渴望出走的心,想要去探索一下曾经在漫画书上看见过无数次的,幻想中的夏天。

夏天是从鸭川开始的。阳光与风携手在河面铺上一层钻石一般璀璨的光芒。白鹭和鸬鹚从芦苇间探出,迈着悠闲的步子。云海缱绻,苍鹭偶尔飞过。步行至鸭川三角洲,游客逐渐多了起来,老人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情侣们在草坪漫步。生活平淡安逸,与别处并没有什么不同。


初到京都的午后,在蓝天烈日下,在清水寺走一走,是一个无须精心安排的完美方案。融入往来熙攘游客中,并不觉得聒噪。随求堂地下室的“胎内巡游”是备受瑞老师推荐的特色项目。我们在篮子里取了塑料袋,将鞋装起来,沿着楼梯下行。视觉被立刻剥夺。漆黑得空无一物。只能靠着触觉紧紧握住倚墙而建的绳索,以及时刻和瑞老师的对话,以确定他保持在我身后。
摸索着下行一段时间,便进入一个不大的空室,室内亮着幽暗盈动的光芒。在房屋的中心的石台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字。整个过程的意义在于进入佛像体内——最接近神灵的地方祈祷。即使无神论者如我们,也会觉得经过黑暗的洗涤过滤,重返地面的一瞬间如同再世为人,充满仪式感。

这很符合这个民族的个性。茶道,花道,友禅,京烧,任何简单而重复的动作在匠心之下,都可以衍生出仪式感。南禅寺的下午并没有什么游客。我们坐在寂静庭院晒太阳,无所事事。面前是我十分期待要看的、被精心打造的枯山水。景色并不是很复杂,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完。然而画面中却仿佛有着什么内容,可以从各种角度,吸引人反复观看,推敲一些细节。盛夏的草木,丰满的色彩,在阳光下散发出无声的蓬勃。京都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冲突:万物的寻常,生命的极美。

日本人展示自然之美的功力是登峰造极的。网上美名远扬的琉璃光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是树木在人造景观中呈现出自然世界无与伦比的模样。美到令人肃而起敬,仿佛面对的并不是平凡自然,而是真实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神灵。
这或许正是日本,特别是京都有如此之多的寺庙和神社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都专注于在万物之中发掘神性,寻找心灵的皈依,从而“得道”。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发达社会,能从自然之界获得精神寄托,是最为简单淳朴的途径,又是心浮气躁的我们最难以企及的。

当下消费主义盛行,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急急而来,匆匆赶赴下一站。旅游的意义成为了在互联网分享晒单。我其实也并不能免俗。尽管平躺无限美好,却还是要对得起机票,因此热门景点需要前往打卡。但想必大家都希望能在旅途中留下些不一样的记忆,从而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别景点。我便把这个任务留给了瑞老师,自己致力于在奈良、伏见稻荷大社和岚山竹林出片。




其实我完全不必太过焦虑。夏日的京都,处处都能邂逅意料之外。在岚山的下午遇见了大雨,雨停之后,岚山山麓幽绿的丛林间,漂浮着淡淡的白云。那一幕像极了《虫师》中,充满虫的、原始纯净的自然之界。

而在去伏见稻荷的当天早上,我们凑巧赶上了祇园祭的山鉾巡行。被装饰得华丽珍奇的山鉾在成年壮汉的牵拉下,行进在现代化的商业街道,复原古时民众朝拜神明的壮观盛况。巨大山鉾通常会有数十米高,由榫卯和麻绳来拼接固定,并完全由人力驱动和转向。这般庞然大物气宇轩昂地从面前经过,呈现着与这个时代完全不符的神秘和隆重,却并不让人过于讶异。京都似乎是与时间隔绝的,始终受到神的庇护,接纳了民众从古至今的虔诚信仰,并恩泽与全部生灵。



此外,瑞老师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的。而京都又有太多可以去探索的地点,叫人乐此不疲。在奈良东大寺,正堂的右侧有一个“顿悟柱”,立柱最下端有一个不大的洞。假如可以从洞中匍匐穿过,便可以得到顿悟。因为洞口的直径并不够一个成年人钻过,所以多是家长们带着小孩子排队,也有很多外国年轻人勇于挑战,而我在瑞老师的怂恿下,也站在了队伍中。

轮到我时,我才发现这个洞口并不比我的肩宽,所以必须要伸直双臂,才能勉强通过。众目睽睽之下,打退堂鼓又有点说不过去。当我伸直双臂勉强把自己全部塞进洞口,却发现因为浑身是汗,洞壁粘涩,自己被尴尬地卡在了洞里。进退两难之时,我感到前方有一双手在拽我,脚下也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就在众人的帮助下,我终于从洞中钻了出来,得到的是围观一群外国年轻人和喝彩以及瑞老师的大笑。
是不是真的得到顿悟就不好说了,可能因为我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穿过柱洞。鹿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开化而对我客气一点。讨起食物来依旧凶猛。



而到了春日大社,我就把自己的尴尬给忘了。我随着瑞老师在长廊和廊灯之间穿梭,就来到了角落里的一间殿堂。

房间不大,厚重的门帘将内外分割成两个世界。进去才发现,屋内的黑暗,是因为点起了数百盏灯笼,在狭窄的过道两边紧密地挂起。光芒透过镂空的灯壁,犹如点点星光,闪烁不已。房间的四周似乎是镜子,将屋内空间反复复制,于是灯光就延伸下去,望不到边际。我们在房间小憩,似乎身在宇宙之中。

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在京都看到的一花一物一景,都如同眼前的微缩宇宙。在一方有限空间,呈现无穷广袤。如同町屋一平米的天井庭院,如同豆腐宴中17中不同做法的豆腐,如同枯山水的光与影,如同向上蹿升的烟花无可预测,如同一个浮岛不知飘向何处。生命何其有限,但生命有无限的形态。每分每秒都千变万化,永无止息。自然之界,犹如神灵的奇观和力量无处不在,等待你去感知。

离开京都的当天上午,我们退房后,拉着行李箱步行至附近的下鸭神社。 瑞老师说在这间神社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来访者要赤脚下河,穿过桥下。在桥另一头岸边的一处神火上点燃一支蜡烛,手持护送到彼岸。


因为有风,细小的烛火很容易被吹灭,我们分别尝试了几次,才能成功将点燃的蜡烛护送到彼岸。在岸边的临时休息区等着脚被风吹干的时候,看着当地人忙碌虔诚地祈福,全身心投入在仪式中,我似乎还沉浸在 《萤火之森》那般隐秘忧伤的氛围中不可自拔。
这就是了。我们看过、并感受了别人的一部分生活。也去过一些在互联网上永远找不到的无名餐厅和店铺。拥有了一些美丽照片,也记录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悟。但我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寻找心目中的宇宙。

并对此身之外的世界,加深一些理解。

-
包晗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9 23:31:57
-
ai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8 15:06:47
-
那可不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5 15:05:03
-
Melis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5 11:05:2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5 03:41:28
-
regard1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5 02:42:5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22:54:51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9 19:42:45
-
福华泰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9 18:46:08
-
龙胆花的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6 08:13:05
-
原本乐趣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2 13:14:22
-
高大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8 23:12:3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7 00:46:44
-
小柳多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10:13:08
-
小袜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9 00:55:53
-
沐沭mushu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7 17:18:59
-
微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02:23:54
-
蘑蘑蘑蘑蘑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0 08:58:16
-
lavenderdod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7 15:45:56
-
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7 15:00:27
-
さみだ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22:28:52
-
圆圆的芋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14:58:10
-
云逸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1 17:38:16
-
味道198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1 15:00:36
-
薄荷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09:39:03
-
尚能饭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1 17:00:33
-
sa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1 07:27:58
-
沈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00:13:18
-
一刀两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4 11:21:32
-
lexu1upe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08:40:11
-
壁炉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2:50:51
-
圣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8: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