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尽头》–宇宙负片
刘慈欣短篇,人类探索宇宙微观最深处的奥秘,结果令人惊叹,物理没有尽头只是开始。
开宗明义人类的一个物理实验,出场人物主要有: 丁仪(老朋友了),琼斯(这两个是物理学家),加速器工程师,牧羊老头。
丁仪认为微观无尽,夸克还可分,物理学才刚开始;琼斯认为微观有尽,夸克最小,物理学也将走到尽头(实验结束就又要自杀明志了,大刘就喜欢让他们这种科学家这样~~)。
过程: 用加速器将粒子加速到10的20次方吉电子伏特,这是宇宙大爆炸开始时的能量,是万物创生时的能量,不断释放出粒子轰击夸克,如果可分,会撞到什么东西改变轨迹(我)。但是结果却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宇宙负片。
解释: (原文)现在我们知道了宇宙的时空形状,很类似,我们一直向微观的深层走,当走到微观尽头时,就回到了整个宏观。加速器刚才击穿了物质最小的结构,于是其力量作用到最大的结构上,把整个宇宙反转了。”琼斯解释说。
理解: 很难懂,(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宇宙爆炸的能量运用于物质最小的结构夸克,于是反过来相同大小的能量反作用于物质最大的结构宇宙,产生了宇宙负片。不知是不是这个意思。
宇宙负片,最早出现于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白色天空里的这些黑洞是星星——他很可能是在看一张银河照片的底片。” 大刘的《微观尽头》延伸了这一概念,宇宙负片不再是非人力所及的高等空间,而是人类科学实验的意外产物。
那么科学还远未到尽头啊。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