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摘抄本(四十五)哲学书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托马斯•内格尔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能否认识意识之外的世界?
之所以能够用感官证据来说明视觉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只是因为已经在意识中预设了外在世界的存在。如果用自己的感觉印象去证明感觉印象的可靠性,就是在循环论证,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如果想要弄清楚意识之内的东西能否通向外在世界,就不能拿它们在意识之内感觉到的模样做凭证。
唯我论:只有你的意识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
外界世界怀疑论:你只能知道自己的印象和经验,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如果有一个外在世界的话,它和你所看到的世界或许完全不同,或许差可比拟,无论怎样,你都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说你不能肯定在你之外的世界现在是存在的,你又怎么能确定自己在现在之前是存在的呢?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几分钟前才开始存在的,而一开始就有了现在的完整记忆?如果要证明你不可能是几分钟前才开始存在的,你只有把记忆当作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记录,而这一信念又依赖于过去的确有事情发生的信念。
(感觉可以是一个奇幻的故事,或这类一部分)
如果做了一个梦,能够从中醒来并且发现自己刚才睡着了,这才叫做梦;如果看到一幕幻象,其他人(或者本人过一会儿)就能够看出它不是真的,这才叫幻象。不对应于实在的印象和现象必须与那些对应于实在的其他印象和概念相对而言才有意义。据此,一个永远不可能从中醒来的梦压根就不是梦:它就是实在生活于其中的真实世界。关于存在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能够被观察到的东西的观念。
有时候我们的观察是被歪曲的,但意味着能够被其他观察所纠正。
他人的意识,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意识?
在你的经验和他的经验中是否有任何相同之处?甚至于你怎么知道当他把什么东西放进嘴里的时候,他的感觉是你称为味觉的感觉呢?或许那种感觉是你听到某种“声音”的体验,或者也许它不像你曾经体验过的任何感觉,而且根本想象不到。
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存在着一个灵魂,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附着在你的身体上,以至于二者可以相互作用,如此,那么你就是由两种极为不同的东西组成: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加上一个完全精神性的灵魂,这个观点被称为二元论。
认为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而人的精神状态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称为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
意义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看上去并不在任何地方:它既不在词语中,也不在意识中,更不在某个在词语、意识和所谈论的事物之间盘旋的独立的概念或观念中。虽然如此,我们却时时处处使用着语言,它使得我们能够思考复杂的思想,这些思想涵盖了广袤的时间和空间。
绝对意义上来说,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先决定好的,永远也不可能做实际上没有做的事。我们所做的事情依赖于我们的选择,决定和需求,并且我们在不同的境况下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像地球,总是一成不变地绕着地轴自转。任何情况下,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行为,并使它成为不可避免,一个人的经验,欲望和知识,他的遗传因子,社会环境,各种选择的性质,以及其他尚不知晓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成为必然。这叫决定论。
下决定的过程,只不过是事先被决定的结果在你意识中出现的过程而己。你的选择是直接被前一刻的情境所决定的,而前一刻的情境又是被再往前一刻的情境所决定的。
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会认为,他们的切身利害,不仅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其他人也不应当忽视。我们都认为,当我们承受痛苦的时侯,这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件坏事,而且本身就是件坏事。
人们在决定做什么的时侯,就有理由不仅考虑自己的利害,而且也考虑他人的利害,而且如果人们只考虑到某些他人——例如他特别关心的家人和朋友——利害,这仍然是不够的。当然,他会更为关心他自己和某些特定的他人,但是他也应当考虑他的所作所为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如果他是正常人,他也会希望别人这么对待他:即使别人和他素昧平生,也不该损害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