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关于《幻乐之城》&文学批评的感想
昨天看《幻乐之城》重播,看到莎拉布莱曼的《斯卡保罗集市》,我妈说:“感觉外国人就是和之前其他人拍的不一样。” 这次他们讲了一个战士和贵妇人相爱的故事,结尾敌军首领看到手帕上妇人的名字就把战士放了,然后二人重逢。非常经典的欧洲爱情故事。 我想到了最近看的《西方文学十五讲》里第二章,徐葆耕讲到中国神话里是没有和希腊神话里一样的爱神和酒神的。《红高粱》里的酒神是祭祀职业神,而“高禖祀典,奔者不禁”里的这位爱神在后代一再被贬低。另外就是《文学回忆录》里木心先生讲到的,西方有爱情教科书,中国不是伦理道德,就是淫书。 有点难过。也难怪现代年轻人开始向往西方爱情,希望得到的更多的西方思潮影响。虽然他们有禁欲的时代,但总的来说,是浪漫而奔放的。 《幻乐之城》里有很多关于亲情的故事,可以看到中国“孝”的观念,但在西方,一讲到父母,容易想到弑父娶母这样看来是乱伦的故事。其实两边都太过(中国是愚孝太过)。但初见就会觉得新奇,正如我妈说的,外国人拍的故事就是不一样。 文学批评类书籍也很好,但我今年还是不太想看更多这方面的书了,前大半年读了《美学散步》《谈美》《美的历程》《俄罗斯作家创作心理研究》以及上文说的那两本。我还是喜欢小说和诗歌,它们最可爱。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小林绿KOBAYAS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