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诗词

1、写在前 不好意思,做了个标题党。其实本文正式的名字应该叫《中国近体诗词简易教程》,说它简易是真的只需要30分钟就能看完,让你大致了解中国近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我保证在学校老师几乎不会教这个(近体诗词已经很小众了,之前有个系统的博士生导师创作的七绝发到朋友圈,不忍猝读,全部出律就算了还是老干体),如果你和孩子能够花半个小时仔细阅读完本文,在对中国近体诗词的鉴赏水平上你们都会提高一个台阶。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诗词鉴赏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对歌曲的鉴赏,懂乐理和不懂的,体悟深度不一样;对名画的欣赏,有功底和没功底,了解层次也不一样。掌握了基本的格律知识,就知道一首诗词具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本文的功用正在于此,当然,如果有读者对近体诗词鉴赏与创作很感兴趣,推荐进阶阅读王力的《诗词格律》。
说正事之前,聊下前段时间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诗词大会》吧。当然,从节目本身的立意及受众群体来讲,对诗词的记诵和理解作为题组无可厚非。但是,近体诗词的传承与复兴,创作才是根本,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就提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号称中国诗词大会却没有创作题组,这点深表遗憾。
李白的《清平调》是斗酒诗百篇的代表,王勃的《滕王阁诗》是童子躬逢胜饯的即兴作,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飞曲流觞,曹公在《红楼梦》中描述的贾府诗会,都是命题立意,妙手成春。所以,薛蟠才会在冯紫英的酒会上闹出笑话,但人家好歹也是即兴啊。而且,近体诗词创作里面还有依韵、限韵、步韵等玩法,陆游的《钗头凤》便是依韵的名篇。
诗词背诵大会?不存在的,古人即便考验记诵,也都是裁句成诗,根据命题和格律要求,从前人大作里面摘取句子,构建新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里面,有个评审就用了这样的手法来组诗。因为接下来要讲的是诗词鉴赏和创作的基本知识,所以稍微唠嗑下,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2、诗歌分类
中国诗歌大体分三类——古风、近体诗词和现代诗
以时间为限:古风主要是指从殷商时代到隋唐初年这段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四言歌行、楚辞、乐府、杂言歌行和古绝,例如春秋时的《诗经》、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曹操的《观沧海》、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蜀道难》等闪耀诗歌长河的都属古风名篇。古风不分平仄,只管押韵,五古七古在换韵上略有讲究。古风因为出现较早,宫商角徵羽等声乐只能算作宫廷雅乐,并未发展成熟和普及,故而那时的诗歌创作没有严格的平仄格律要求,但正因如此,易写难工。在中国诗词史上,相对于近体诗词的群星闪烁,古风名篇只能算凤毛麟角。
近体诗词是指从隋唐至明清时期严格按照平仄格律创作的诗词,具体包括: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以及宋词。严格来讲,元曲也是近体诗词,也有严格的平仄格律,但因为有衬字和平仄通押,又比宋词灵活性更大,这里我们不讨论元曲。
现代诗,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是西学东渐的一个分支,和古风比较类似,无平仄格律要求,创作自由度极高,但同样易写难工。现代诗名篇屈指可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等寥寥数篇。这里我们亦不作讨论。 中国的诗歌,大体划分这三类,常见的古典诗词是很不标准的提法,它至少包括古风和近体诗词这两大类,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要求。所谓行里行外,由此可窥一斑。
再做个补充说明:在近体诗词中,还有其他文体,比如柏梁体,折腰体,宝塔体和排律等不一而足,这类诗体也就是文人骚客们无聊开发出来的文字游戏,难登诗词殿堂,初学者完全不用理会。这里特别提下藏头诗,本人对此深恶痛绝,这完全是纯粹的文字游戏了,几乎不可能写得出什么好诗。李白再生也不行,很简单,你把祝你快乐藏个头试试?
3、创作工具
前期在创作近体诗词前,你要确保手边有以下几种工具:
1,平水韵编
2,词林正韵
3,词谱一部
(钦定词谱,白香词谱或龙榆生词谱均可)
后期基本上常用词谱你都能记住,常用的韵部大致也都熟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退位了。关于创作理论,《文心雕龙》、《六一诗话》、《沧浪诗话》、《随园诗话》、《人间词话》等等,属于进阶者阅读范畴,初学者亦可不管,后续可以选择性阅读。
4、格律知识(划重点)
这是近体诗词鉴赏和创作的核心,也是一道门槛,就像五线谱之于音乐,素描功底之于绘画,了解了才算入门,没了解就始终是行外人。
首先,对平仄的分辨涉及到用韵问题,目前韵部分新韵和平水韵。新韵:以普通话四声为基础,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分辨很简单。
平水韵:这个有点复杂,古代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从中原音韵的编订开始,入派三声,即古代的入声被分派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中,入声消失,但是,它仍属于仄声。所以平水韵的阴平(普通话一声)和阳平(普通话二声)为平、上声(普通话三声)、去声(普通话四声)和入声(普通话中部分一二三四声)为仄。入声必须要背诵入声表才能记得住,靠普通话的读音是分辨不出来的。
现在,近体诗词创作基本以平水韵为主,新韵之前还流行过,现在基本已经消失了,所以建议初学者直接使用平水韵。至于词林正韵,它是以平水韵为基础进行的再归类,对韵脚的要求并不如诗这么严格,而且词可以押仄韵,律绝只能押平韵。
5、写诗(划重点)
近体诗词看上去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平仄,难度就降低了一半。我们先说近体诗创作,首先近体诗分为两大类——律诗和绝句,简称律绝。各自分别有五言和七言,组成近体诗的四大类: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然后,我们来说近体诗的基本格,就像英文的字母表,汉语的拼音表一样,简单,并且重要。对应近体诗的四大类,每个类别都存在如下的四种基本格: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 所谓的平起是指诗的首句前两个字为平声,平收则是首句最后那个字为平声并且押韵,仄起则相反,首句前两字为仄声,仄收为首句最后那个字为仄声并且不押韵。其他以此类推。基本格附注在篇尾,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里,我在给出一个鉴赏和写作近体诗的基本原则:偶数句的句末必须是平声并且押韵。至于奇数句,除第一句句末的平仄由以上四个基本格决定外,其余奇数句则必须为仄声。不符合以上规则,要么是古风,要么就是出律的近体诗。
举例:以听雪命题,创作七言绝句。现在,我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先选定基本格,假定我们选择平起平收式,格式如下:
七绝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一二字和最后一字都是平声,且末字平声都要押韵。现在,我们往平声的地方填入普通话的一二声,往仄声的位置填入普通话的三四声,句尾平声押韵,填的过程中再注意入声部,大功告成。
七绝·听雪
羞无俊笔写江山,只共残书慰旧颜。
一夜雪声凋碧树,听来惊梦又惊年。
其中,下划线表示押韵,本诗选的是上平韵十五删韵部。这是第一种写作方式,第二种,也是大部分诗人喜欢用的——以句谋篇,妙手偶得。比如听雪的时候,我们心有所感,念叨着听来惊梦又惊年。好了,这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格式,如果它是末句,按基本格推导,这首诗就是平起式,至于它是平收还是仄收,就看我们决定首句押韵还是不押韵了。这就是近体诗的基本创作方法。
6、填词(划重点)
词就更简单了,不像近体诗,要去记住它的基本格,近体诗有四大类十六个基本格。词简单来讲,就是词谱在手,天下我有。词的基本构成是词牌+词谱,词牌规定了词谱,就像周杰伦的《青花瓷》规定了旋律,歌词内容你随便改,唱出来人家还是知道你唱的是啥,但你要把旋律改了,人家就不知道你唱啥了。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对应青花瓷,赤壁怀古就对应方文山的歌词版本,类似于《青花瓷·方文山版本》,如果林夕再来填个词,那题目就得改成《青花瓷·林夕版本》。所以,念奴娇除了苏轼的《赤壁怀古》,还有黄庭坚的《断虹霁雨》,还有太祖的《昆仑》等名篇,就是这个意思。
举例:以流年为题,给定词牌虞美人。好了,先要找到虞美人的词谱,我们可以查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也可以翻看龙榆生在线词谱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7.html.
虞美人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我们在龙榆生网站找到虞美人词谱有两个格,我们选择第一格,即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现在我们注意到词谱中有三个字:中、平、仄。平和仄大家都知道了,这里的中是指可平可仄,即你可以填平声,也可以填仄声,都不会出律。同时,虞美人是平仄互押格,这点要特别注意。按照词谱,把我们符合意境的字逐一填上去,这就叫填词。最后,我们完成词作如下:
虞美人·流年有毒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生涯偶过黄昏馆,一树樱花散。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谁曾负手立斜阳,销得无端寂寞锁愁肠。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容颜画里应如旧,画外诗肩瘦。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流年如酒亦如囚,倒底此生消磨也无由。
好,近体诗词的基本理论就说到这里,其实理论部分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了,功夫在诗外。
现在我们谈点进阶理论的部分。
7、记忆规则和变体
上面大家都看到了,十六基本格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虽然个人强烈建议大家简单直接的把它们记下来,这样对后面的写作将大有裨益。但是,对初学者可能还是有些困难,所以下面提到的几条规则,会帮助你很快地熟悉它们。
第一条规则:八句起手式。
五言: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绝的十六基本格,就是以上八句不同的排列组合。根据我们接下来要讲解的其他基本规则,你均可以从任何一句推导出整个律绝的格律。
规则二:出句与对句要相对。所谓相对,就是指出句的偶数位置和对句的相应位置就必须是平仄相反。例如:五言律绝出句是平平平仄仄,对句至少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为什么不是仄仄平平仄?因为偶数句的句末必须是平声,所以要选前者。
规则三:上联和下联要相粘。所谓相粘,就是指第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和第二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平仄相同。例如五绝第一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那么第二联的出句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平,在规则一给出的五言四句中,第二个字是平的只有两句——平平平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再根据奇数句的末尾必须是仄声,据此,我们可以选定平平平仄仄作为第二联的出句。
规则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就是说五言句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不论平仄,七言句中第一,三,五字不论平仄。二四六分明则恰好相反,第二、四、六这三个位置的字必须严格按照平仄。 比如,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平声就可以改成仄声,但第二个必须用平声。第三个改不改呢,答案是不行,这里涉及到三仄韵、孤平和拗救等技巧问题,后面有机会我们在讲。。
好吧,第一阶段教程就写到这里,欢迎有兴趣的童鞋讨论。
8、律绝格式表(划重点)
五言绝句
1,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
1,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发公众号“横渠肆句”,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