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日記】臺南杂憶(贰)
@台南首学 孔庙“后来柯尔叔叔又问我,我对一个漂亮的已婚妇女或者姑娘是否无动于衷。我告诉他,我是会受感动的,可是我宁可接近丑陋的,或者衰老的。或者穷苦的,或者陷入不幸境遇的人,他们经历了辛酸,而得到了一颗善良的心与灵魂,会使我更受感动。”——梵高
· 美丽和哀愁 ·
住在明媚的台南一共七天,我很难想象这里有人会过着《大佛普拉斯》里菜埔和肚财那样的生活,而这就是游客的眼睛,人们大多只会为了发现“美”而前往目的地,而美的含义在变窄,用尼娜的话来说就是——art is becoming those fancy things。墙上的席罗姆代替不了弗列尔,美术馆里,更多人围在画美丽躯体的少女少年的画前发出赞叹,背后是一副孤独的、丑陋的、布满皱纹的手,这双手属于在波里纳日的一名劳动妇女。(波里纳日:南比利时,蒙斯的近郊,靠近法国边境。19世纪中期,这里住着很多在煤矿里工作的人。)
我没有在单方面定义美,而是感慨人在发现美的过程中会不经意地遗忘掉哀愁。

旅行中我们得到令人愉悦的印象:花莲是湛蓝海面上升起一颗像炸蛋葱油饼的太阳;苗栗是桐花季节遍山白色的“五月雪景”;台北是起伏的青苔中摆放着复古色调的方形大小罐头;台南是用明艳色调织成的蜘蛛巢;台中是在废弃的未来主义素描工厂上长出温润的水彩绿川,这是台湾。那些无比丑陋的电线杆、凹陷的道路、海边布满荆棘的树丛、长着木瘤歪歪扭扭的树、在排水口附近横行的蟑螂、布满灰尘的房子和招贴画也是台湾。没有人会把台湾画成铜版画,光彩和阳光总是更加容易侵入游客的记忆。
我们住在火车站旁边一家老式旅馆,房间在接近顶层的高度,能远眺整座城市。台南的街道也是狭窄的。它以几个圆环延伸,呈一种放射状的组织形态,干道稍宽,比台北看着更加敞亮简约。没有喇叭声,没有喧闹,安静得快要只剩下车轮的声音。
瑞雪醒得早,她整个早晨都在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叫我,最后决定在10点推我起床,我立刻从床上弹起来,这一弹是有深意的,意味着某种经验教训——因为起得晚,最后很多地方去不成,最终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像赶羊一样送了出来,出来以后能选择的食物已经不多了,在台湾吃够了这样的教训,所以我焦急而灵活地起了床,但我们还是接近正午才出门,主要原因是我迷迷糊糊地坐在马桶盖上又睡了半个多小时,那是一种接近昏迷的睡,配合着安静的台南正午。
· 窄门艸祭 ·

这一天的安排是孔庙文化园区和民生绿园文化园区,这两个园区的景点非常集中,加起来有11个之多,要想全部逛完不太可能,我们决定去孔庙附近吃个Brunch,我在手机里标注好了几个优先要去的景点,两个人紧绷的神经慢慢在正午的太阳下化掉,庙外坐着一位画家,我们隔着一束光交谈,我询问是否可以拍照,他笑着说:“当然可以,你们从哪里来”。简略回答后一阵沉默,生出三张微笑且客客气气的脸。
马路对面就是窄门咖啡馆,只有27公分的入口,上楼后一个种满花草的露台,和外面灰调的建筑比起来,这里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角落有我们点了苹果派、花生吐司和一个起司蛋糕,兩杯冰拿铁,瑞雪去结账,离开了很久。咖啡馆像是梵高画里或者王家卫电影里出现的场景,蓝黄配色的墙面、美式vintage的装饰风格、一个靠窗户坐着的孤身男人,光从外面投进来,在镜头面前形成了光雾,店里放着的大概是“摩城”的金曲,戴安·罗斯的声音是清淡的芋泥奶油,每一个慵懒的尾音都要把这里的世界拖拽得慢一点。我们再要了一份花生吐司,在这里对台南之行只剩下三天而心慌了一下。


从窄门出来,门比进去的时候窄多了,此时已是“茶足吐司饱”,转而去楼下的书店——艸祭Book inn,老板在吧台放着一大篮水果,绿色是随处都可以发现的:沙发旁的桌子上放着一瓶绿植插、阶梯下的绿墙、从露台天花板吊下来的的盆栽,我们找到一本叫《废物旅行》的书,觉得内容有趣,作者悟出了我们也最近才发现的旅行真理,我们保持着安静,瑞雪一条一条察着目录,用夸张表情招呼我以示发现真理,再拼命点头。
出门才知道这里是一间青旅,台湾有很多这种和二手书店、独立设计装饰店、咖啡厅一起复合存在的民宿,盈利模式非常灵活,门口都会有城市展览的宣传手册可以拿,看了看,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感兴趣的展览:音乐剧《猫》的全本演出、《La La Land》的电影交响乐团、绿光剧团的演出、传统布袋戏艺术展······错过这些让我表现得像一只伪乐观主义僵尸。
——“欣仔,你想去的话就看看台北有没有演嘛。”
——“没有啊,随缘吧···哎,缘分不够···哎,其实也没事。”


■窄门咖啡馆■
中西区南门路67号
工作日 11:00~20:30
周末 10:30~22:00
■艸祭book inn■
中西区永南门路71号
订房咨询:caoji.com.tw
· 红墙之岛 ·

大学期间写了一部短剧剧本,题目叫做《红墙岛》:三个人在黑暗的楼道间聊天,楼道停电,仨人用打火机照亮墙体的瞬间都同时想起一个叫红墙岛的地方,第一个人说自己去的是一个现代工业风格的建筑,红墙岛没有红色,有的只是劳苦的工人脸上的红色;第二个人说自己梦到过这里,这里是一个没有植被的岛屿,只有一座被废弃的荒芜的红色古城;第三个说他曾幻想去过红墙岛,那是一片虚空,没有人,没有一砖一瓦,只有无尽的红色,如果不按照某种规则行走,会迷失在苍茫的色彩之中,这个人悟出:如果世界上只有红色,那么红色也和黑色、白色或者灰色是一种颜色。这剧本其实毫无深意,只是展示了幻象在三种性格下形成了三种描述方式。
怎么描绘台南孔庙的独特呢?阿冰后来问我们这一天好不好玩,瑞雪说:好玩,连孔庙都特别好玩儿。没有浑身的激灵劲,没有“古迹勿近”的高大姿态,不那么像景区,我甚至觉得小孩可能会喜欢这里,但说它古朴也不是谄媚,即便训诫之词赫然在墙体上写着,也依然没有令人畏惧的森气。红色自然要勾勒住快要溢出的春意,府城古建筑的配色藏在房屋的细节里,以至于一砖一瓦都和安平古堡、赤崁城遥相呼应。

我们走到孔庙东大成坊的入口,一百只麻雀陪着那些卖纪念品的老太太们,她们的脸像是被强烈的阳光晒干的红苹果,不停地拉着路过的游客买一些小玩具。头上悬挂着“全臺首學”的匾额,右侧是一块下马碑遗迹,上面写“文武官员军民等在此下马”,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这样的词竟然不是用将军体所写,我现在忘记是什么字体了,但我觉得有一些可爱。古时候,无论谁看见这字都得下马步行以示敬重。全台第一所文庙,1665年初建,最初仅设大成殿以祭祀孔子,之后增设明伦堂,作为讲学场所。

我们登上“学昌明”楼,楼的窗户正对着一棵大树,瑞雪兴奋地叫道——呀!欣仔!松鼠!我仔细看,果真有好几只窜来窜去的松鼠,我们在那里给它们分别配音,大概的剧情就是“你干嘛抢我的松果”之类,有一只不问繁华的松鼠在下面一点的枝头沉睡,我说它睡得好香,像一只小猪,旁边的树枝如何颤动也惊不了它分毫。我想起了早晨弹起来后走到卫生间就坐在马桶盖上呼呼大睡的自己,瑞雪笑着说我好可怜。我们还觉得它特别像“躺旅”中的阿冰,还给它起了一个绰号——睡猪。努力保持着无声地笑了一会儿,叶子往下掉,我们意识到今天旅行节奏是真的很慢。
看了看表,我们居然在上面看了将近20分钟的松鼠,而且每下一层楼,都停在窗口用新的角度看它们拍它们,真的是把孔庙逛成了动物园。另一个神秘的所在里,供着明清时期驻台大臣、当地一些名仕的牌位,一位女先生在教一些孩子们读三字经,孩子们很认真,看着书、不看游客,不懂的地方还会停下来问先生一些奇特的问题;读书人可以来此求考运,本着"可能考博"的理由,我们都求了一个符,需要自己往上面盖章并要写明哪一年所考什么试,“反正求个玩儿吧”,我们居然在大热天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对于遥远且未知的考试和别人的升学原来就是这种心理,表情和旁边一脸虔诚的小姑娘成鲜明的对比。瑞雪给她家中今年高考的表妹另求了一个。

■台南孔子庙 台南首学■
中西区南门路2号
08:30~17:20
· 台南文学馆 ·
我们没有去泮宫石坊和日式建筑原台南武殿,走出孔庙是府前路,绕到了台南文学馆,终于凉快了。因为有台湾的学生卡,这里没有收我们门票。
文学馆里,三个文学展会在进行,我们以为时间很充裕,随心逛,最终错过了一个特展“阅读女声”,不过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看文学馆的原因,觉得非常新奇,我思来想去也不知道文学该如何设展,中式艺术展里,策展人常常不说人话,故弄玄虚的语言让观看者觉得被艺术拒之千里,好像是要告诉你“这是我们艺术家来看才看得懂的,你是哪根葱,滚犊子”。台湾的大小展览也是中文,只不过是繁体字,策展的导语写得却非常平易近人,用游戏、光影艺术、互动装置去试图让每个年龄、文化水平的参展人理解艺术,连宣传册也挖空心思地设计出趣味。一名当地的策展人对我说,艺术虽然不一定是家常小炒,但建立人们和艺术家对这个世界所下的注解之间的墙梁搭建的好不好是我们的所在,不要低估他们对此的需要,该试图让他们之间平等的对话。





■国立台湾文学馆■(googel地图名)
中西区南门路2号
09:00~18:20
周一闭馆
莉莉水果店

在文学馆里玩了接近两个小时,走出来看到爱国妇人会馆闭馆,到旁边心心念念的莉莉水果店吃冰,店里已坐满了人,我们点了芒果牛乳冰、柠檬豆花、西瓜切盘和一杯凤梨汤,每一件的水果含量都非常良心。
台湾的水果是真的很甜,每一种水果的果味浓度在口腔里都被加深了一点,芒果在半冰半冻之间,和奶味雪花一起吃,像在喝芒果优酪乳,摆在那里只等待一件事,等着牙齿把凝结成水分的果块榨干。


瑞雪忘记带集印章的本子了,于是我们把章盖在了菜单上,这家店1947年就已经创立了,两代人都严选出甜美丰硕的水果制冰,老板对是个有心的文化人,自费发行三年印刷品介绍各类水果的好处,还给每个招牌冰品设计了一种字体和印章,后来,冰店文化也成了府城文化的一部分。据蜜饯爱好者说,台南的蜜饯算是台南的知名特产,所以这里的很多冰店都会在冰品上加一点自制、或者在永泰兴买的蜜饯碎,以增加口感的丰富。



瑞雪给我发微信——欣仔快上楼呀,这上面也很好玩儿。
楼上是一个大露台,摆了有很多老板为庆祝母亲节所种的方形西瓜,上边还隽了字,几天后我们的妈妈在母亲节收到了我们跟西瓜的合影。两只鹦鹉在笼子不跳来跳去了,好奇地打量我俩,一时八目相对,楼下一阵笑声打断这一幕,我们从楼上见到府前路的夕阳,太阳的活力终于要退却了,月亮也已经若隐若现,只是不知为什么,这看似湿润却无雨的黄昏,却把我们汗涔涔的皮肤烤得清爽了,指缝里的失落无可奈何地慢悠悠地一字一句地提醒我:今后还会有这样的日子吗?这样接近绝对自由和愉悦的日子。眼前的景色并不美,圆环以外的台南就像你用放大镜看蜘蛛网的局部,错综复杂、是用血管给心脏勾了一条厚实粗糙的开衫,我突然感到自己似乎是从另一端漂流至此的。
我们下楼,在这溶溶的夜色中,继续和月亮逆行散步。
■Lily Fuit■(googel地图名)
中西区府前路一段199号
11:00~10:30
周一休
(点赞随机送台南明信片[图为作者原创摄影])
更多旅行随笔来自

往期文章:
【島嶼日記】臺南杂憶(序)https://www.douban.com/note/690127745/
【島嶼日記】臺南杂憶(壹)https://www.douban.com/note/690311180/
【島嶼日記】 臺北食事(一)https://www.douban.com/note/668048576/
【島嶼日記】臺北食事(二)https://www.douban.com/note/667456719/
© 本文版权归 drunkensta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我头像有只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6 20: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