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被缝合的裂缝
今天报纸电台都在说这条新闻:全班同学投票驱逐一名女生出校,结果导致该女生投河自杀。
当年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原因现在看来有些可笑却非常残忍:因为我是个处在青春期发育中的小胖子,嗯哼~非常胖,估计有150斤,那时我还很小。《裂缝》里有个MISS G,我那时有个MISS G,她曾是那时全班女生艳羡的对象,代表着女孩子对‘完美成年女性’的一切憧憬(苗条时髦漂亮,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走在潮流前端,当然她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我是她的学生,她却没有什么耐心对待我,她喜欢奉承她的女孩子们,她们喜欢在课上看见她……当然男孩子也一样喜欢她。
其实,我不愿意回忆那段学校时光,它让我过早见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还有‘孩子的残忍’。也许我是幸运的,特别幸运的那种——我的同学们没集体投票让我从他们面前消失,他们给我起外号,称我为‘病菌’,脸上从不掩饰对我肥胖的厌恶,也不掩饰在我面前说难听的坏话。我没什么朋友,除了一些从小升初时的小学同学,直到现在我也和他们保持联系、延续友谊,没有一个初中的同学是我的朋友。被同学排挤,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总是全班的垫底,还是拖后腿的,他们欺负我,连班主任也视而不见。等初三时我终于不用再和那班同学在一起,我被分到慢班,为此我特别高兴——无论如何,我终于摆脱噩梦了,叛逆反抗正是从那时开始在我心中生长,当然我的体重也开始跟着走下坡路。除了MISS G,另一个在分班前让我特别受伤的是我入校的第一任数学老师,直到现在每逢教师节我也愿意光明正大地诅咒她:“退休后千万别再当老师,别再祸害人家孩子了。”嗯,她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不会笨到这个地步吧?”却从来没给我补过一次课或做过一次辅导。我唯一成绩特别突出的地方是语文作文特别出色,是语文老师会在课上作为范本的那种,这多少也帮我扳回点‘面子’,起码她会说:“她的作文比你们写得好。”——她一定不知道,对于一个孤独忧伤的孩子而言,她将写作看成是缝合内心伤口的针剂和纱布,实物只是换成外人所能看见的纸张与笔。
我前年做牙齿正畸,我妈才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说了实话。当时她也不能接受她女儿的情况,她对我非常失望,甚至说:“我心想我的女儿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所以你那时该带牙套我没让你带,因为我觉得没希望。”——好吧,连我妈也曾对我失去希望,尽管我那时只是个孩子……却没人愿意原谅我,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是否做错过什么。
中学第三年,课余时期我被年级主任送进一所据称是留美教育博士开办的辅导学校,专门治疗问题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阅读障碍、胆小、孤僻、运动不协调……总之,我在里面待了一年,每周末都去‘上课’。啊~今年入围奥斯卡的《珍爱》——除了没被强奸怀孕、不是文盲没有阅读写作障碍、家里没有变态父母以外,那个故事几乎就是我的翻版——身边不少人都不喜欢《珍爱》,我却喜欢并能看懂。和珍爱的‘一对一’类似,我在那个辅导学校过得还算不错,没有老师难为我,也没有欺负我的同学,送去的孩子在家长老师看来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所以多少能有些共同语言,能和平相处。没别的特别收获,我只从那里学会了‘微笑’,是真正的人类的微笑:充满善意真诚的微笑。回到学校,作为‘实验鼠’,年级主任也实验性地让我参与一些活动,比如区教委的人来勘察学生心理,她让我去。参与的都是好学生,只有我一个是伪装‘正常学生’的实验鼠……我听他们讲那些话,就像现在大家嘲笑CCAV的态度,可他们却是CCAV式的,当人家注意到一直沉默不语的我时就让我也谈谈,于是我反倒是讲了实话,效果是得到‘CCAV代言们’的一致好评,我为他们讲出实话开了个头。后来还有一次是广播电台教育频道的周末节目,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电台直播室,在节目之前,乖巧的好学生依偎在大人们的身边,我却故意轻描淡写地讲起在学生中的暴力事件……以我现在也是成年人的眼光来追忆当时那些大人脸上的神情,其实他们都有那种可参见历史的‘集体回忆’,所以他们选择漠视,但在孩子面前却戴上一副温柔的面具,口中发出惊叹——其实,你们对校园暴力根本不陌生,只是你们选择集体失明,你们默认了‘孩子的残忍’。
后来的成长经历算是顺利,体重回落到大学时164的身高,98斤的体重,当年那个蠢胖的小姑娘不复存在——她死了,再也不会复活。可当我重新揭开这层伤疤时,那个善良的孩子却是我的最爱,我相信她在当时没有做错过任何事,虽然不是好学生却是好孩子,从未惹祸或伤害过别人,是的,她从没伤害过任何人——可当时是谁给那些孩子的权力?让他们来欺负她?老师呢?为什么你们对‘孩子的残忍’坐视不管,也许因为你们并不知道其实她随时会自杀,在你们看来那些心理伤害不构成肉体虐待更不容易导致意外死亡…所以你们允许它发生,作为成年人的你们有能力阻止‘突发事件’,可你们并不知道她那时已经有重度抑郁症,有自杀的可能。
如果她真的自杀了,你们也只是会稍微惊愕,然后说这是因为她没有心理承受力——不够坚强,好学生都坚强,她不是,所以才会选择这种愚蠢的方式解脱,不对,那不是解脱,而是逃避现实。你们会为自己开脱,由于是自杀,即使她死了也不会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但她的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她妈妈一定特别后悔,因为她连给女儿戴牙套矫正牙齿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告诉自己,我只是揭开伤疤直面痛苦——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这段往事,我仍然会止不住地泪流满面身体颤抖。但我绝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那时没人同情我,现在我也更不需要同情:我活着,硕士MBA毕业,身高164,体重50公斤,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有着一口整齐的牙齿和一张性感丰盈的嘴唇,有上升射手的外形与性格,谈过不止一次恋爱,有一定的品味,喜欢社交活动,待人热情诚恳,工作努力认真,没有不良嗜好(除了一心想种观赏大麻),有一堆心爱的狐朋狗友和死党……心理承受力超强,尤其是对人性的理解,不惧生死,更不惧伤口——我是月亮天蝎。
流泪是为心中那个孤独受伤的孩子,善良单纯敏感——我要重复她的优点,她有一副配得上做合唱队领唱的好嗓子,她能凭想象绘画创作,她喜欢写作,喜欢安静地阅读书籍,喜欢轻音乐,在父母面前从不任性,从不提任何要求……因为她会认为自己不配,不配得到任何好的东西,不配得到关注,更不配得到爱。一想到这些,我会特别难过,难过到为她流泪——因为她死了,在得到本该也有她一份的美好幸福之前,死了。
我希望自己是没有国籍的,这样就能以一个纯粹的人的身份来教育我的孩子什么是恶毒和冷漠,什么是智慧和爱情,爱他人的祖国,跨越偏见与地域、种族与空间,爱到死时方休。
换句话说,《裂缝》这种故事对我来说真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
当年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原因现在看来有些可笑却非常残忍:因为我是个处在青春期发育中的小胖子,嗯哼~非常胖,估计有150斤,那时我还很小。《裂缝》里有个MISS G,我那时有个MISS G,她曾是那时全班女生艳羡的对象,代表着女孩子对‘完美成年女性’的一切憧憬(苗条时髦漂亮,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走在潮流前端,当然她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我是她的学生,她却没有什么耐心对待我,她喜欢奉承她的女孩子们,她们喜欢在课上看见她……当然男孩子也一样喜欢她。
其实,我不愿意回忆那段学校时光,它让我过早见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还有‘孩子的残忍’。也许我是幸运的,特别幸运的那种——我的同学们没集体投票让我从他们面前消失,他们给我起外号,称我为‘病菌’,脸上从不掩饰对我肥胖的厌恶,也不掩饰在我面前说难听的坏话。我没什么朋友,除了一些从小升初时的小学同学,直到现在我也和他们保持联系、延续友谊,没有一个初中的同学是我的朋友。被同学排挤,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总是全班的垫底,还是拖后腿的,他们欺负我,连班主任也视而不见。等初三时我终于不用再和那班同学在一起,我被分到慢班,为此我特别高兴——无论如何,我终于摆脱噩梦了,叛逆反抗正是从那时开始在我心中生长,当然我的体重也开始跟着走下坡路。除了MISS G,另一个在分班前让我特别受伤的是我入校的第一任数学老师,直到现在每逢教师节我也愿意光明正大地诅咒她:“退休后千万别再当老师,别再祸害人家孩子了。”嗯,她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不会笨到这个地步吧?”却从来没给我补过一次课或做过一次辅导。我唯一成绩特别突出的地方是语文作文特别出色,是语文老师会在课上作为范本的那种,这多少也帮我扳回点‘面子’,起码她会说:“她的作文比你们写得好。”——她一定不知道,对于一个孤独忧伤的孩子而言,她将写作看成是缝合内心伤口的针剂和纱布,实物只是换成外人所能看见的纸张与笔。
我前年做牙齿正畸,我妈才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说了实话。当时她也不能接受她女儿的情况,她对我非常失望,甚至说:“我心想我的女儿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所以你那时该带牙套我没让你带,因为我觉得没希望。”——好吧,连我妈也曾对我失去希望,尽管我那时只是个孩子……却没人愿意原谅我,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是否做错过什么。
中学第三年,课余时期我被年级主任送进一所据称是留美教育博士开办的辅导学校,专门治疗问题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阅读障碍、胆小、孤僻、运动不协调……总之,我在里面待了一年,每周末都去‘上课’。啊~今年入围奥斯卡的《珍爱》——除了没被强奸怀孕、不是文盲没有阅读写作障碍、家里没有变态父母以外,那个故事几乎就是我的翻版——身边不少人都不喜欢《珍爱》,我却喜欢并能看懂。和珍爱的‘一对一’类似,我在那个辅导学校过得还算不错,没有老师难为我,也没有欺负我的同学,送去的孩子在家长老师看来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所以多少能有些共同语言,能和平相处。没别的特别收获,我只从那里学会了‘微笑’,是真正的人类的微笑:充满善意真诚的微笑。回到学校,作为‘实验鼠’,年级主任也实验性地让我参与一些活动,比如区教委的人来勘察学生心理,她让我去。参与的都是好学生,只有我一个是伪装‘正常学生’的实验鼠……我听他们讲那些话,就像现在大家嘲笑CCAV的态度,可他们却是CCAV式的,当人家注意到一直沉默不语的我时就让我也谈谈,于是我反倒是讲了实话,效果是得到‘CCAV代言们’的一致好评,我为他们讲出实话开了个头。后来还有一次是广播电台教育频道的周末节目,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电台直播室,在节目之前,乖巧的好学生依偎在大人们的身边,我却故意轻描淡写地讲起在学生中的暴力事件……以我现在也是成年人的眼光来追忆当时那些大人脸上的神情,其实他们都有那种可参见历史的‘集体回忆’,所以他们选择漠视,但在孩子面前却戴上一副温柔的面具,口中发出惊叹——其实,你们对校园暴力根本不陌生,只是你们选择集体失明,你们默认了‘孩子的残忍’。
后来的成长经历算是顺利,体重回落到大学时164的身高,98斤的体重,当年那个蠢胖的小姑娘不复存在——她死了,再也不会复活。可当我重新揭开这层伤疤时,那个善良的孩子却是我的最爱,我相信她在当时没有做错过任何事,虽然不是好学生却是好孩子,从未惹祸或伤害过别人,是的,她从没伤害过任何人——可当时是谁给那些孩子的权力?让他们来欺负她?老师呢?为什么你们对‘孩子的残忍’坐视不管,也许因为你们并不知道其实她随时会自杀,在你们看来那些心理伤害不构成肉体虐待更不容易导致意外死亡…所以你们允许它发生,作为成年人的你们有能力阻止‘突发事件’,可你们并不知道她那时已经有重度抑郁症,有自杀的可能。
如果她真的自杀了,你们也只是会稍微惊愕,然后说这是因为她没有心理承受力——不够坚强,好学生都坚强,她不是,所以才会选择这种愚蠢的方式解脱,不对,那不是解脱,而是逃避现实。你们会为自己开脱,由于是自杀,即使她死了也不会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但她的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她妈妈一定特别后悔,因为她连给女儿戴牙套矫正牙齿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告诉自己,我只是揭开伤疤直面痛苦——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这段往事,我仍然会止不住地泪流满面身体颤抖。但我绝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那时没人同情我,现在我也更不需要同情:我活着,硕士MBA毕业,身高164,体重50公斤,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有着一口整齐的牙齿和一张性感丰盈的嘴唇,有上升射手的外形与性格,谈过不止一次恋爱,有一定的品味,喜欢社交活动,待人热情诚恳,工作努力认真,没有不良嗜好(除了一心想种观赏大麻),有一堆心爱的狐朋狗友和死党……心理承受力超强,尤其是对人性的理解,不惧生死,更不惧伤口——我是月亮天蝎。
流泪是为心中那个孤独受伤的孩子,善良单纯敏感——我要重复她的优点,她有一副配得上做合唱队领唱的好嗓子,她能凭想象绘画创作,她喜欢写作,喜欢安静地阅读书籍,喜欢轻音乐,在父母面前从不任性,从不提任何要求……因为她会认为自己不配,不配得到任何好的东西,不配得到关注,更不配得到爱。一想到这些,我会特别难过,难过到为她流泪——因为她死了,在得到本该也有她一份的美好幸福之前,死了。
我希望自己是没有国籍的,这样就能以一个纯粹的人的身份来教育我的孩子什么是恶毒和冷漠,什么是智慧和爱情,爱他人的祖国,跨越偏见与地域、种族与空间,爱到死时方休。
换句话说,《裂缝》这种故事对我来说真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