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焦距
焦距就是镜头中心点到感光器平面的距离。
焦距→视角、透视。
焦距越短(数字越小),拍摄画面所能容纳的范围越广;焦距越长(数字越大),拍摄画面所能容纳的范围越窄,类似于望远镜。

索尼、宾得、尼康的APS-C画幅尺寸为24mm×16mm,长宽较之全画幅小了1.5倍。所以这三家APS-C画幅相机的视角,是实际焦距的1.5倍焦距的视角。
透视效果是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由镜头焦距产生的效果。尽管实际情况是透视与焦距无关,只与拍摄距离有关。但是作为新手,可以简单地记作透视就是画面中的拍摄对象会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广角镜头焦距短,在画面上表现相同大小的主体时拍摄距离更近,产生更强烈的透视感。反之,焦距越长,在画面上表现相同大小的主体时拍摄距离更远,透视感越弱。

焦距一般可分为广角、中焦和摄远镜头。每种镜头都有合适自己的摄影题材。下面就让笔者用实例告诉大家到底什么焦距适合拍摄什么题材吧。
按照35mm相机全画幅视角:
24mm以下的焦距可称之为超广角。
24-28mm的焦距为标准广角。
28-35mm的焦距为一般广角。
35-70mm的焦距为中焦。
70-135mm的焦距为中长焦。
135-400mm的焦距为摄远,也叫长焦。
400mm以上的焦距为超长焦。
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http://www.canon.com.cn/special/canon_portrait/16.html
焦距越长,为了在画面上保持被拍摄者是同样的大小,拍摄距离就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