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有感
影片一上来就没废话,连着上演两场战斗。耳朵旁边子弹越飞越多,炮弹越炸越响,情绪被推到高潮。恕我直言,我实在想不通用48个人如何守住这个旧窑厂阵地的,结结实实抵挡住敌人三次猛烈进攻。要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数十倍的敌人,外加3辆坦克。影片最终的解释是九连用小山炮躲避开坦克的进攻并成功摧毁两门坦克;狙击手姜茂才被死去的战友感到愤慨,进而在同志燃烧瓶的掩护下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坦克拉响了壮烈的炸药包……可能这是为了渲染气氛、情绪的需要,不过,未免大有“雷剧”的身影。这是一个非常掉分的地方,全部情绪化处理了。我们当然明白战争的残酷,可为什么非得一个劲儿的表现勇敢无畏的力量,智慧的决策同样重要。另一种个人认为较好的方式可以体现在“斗智”,而非全部“斗勇”
影片明显的分为两部分:战时和战后。影片的“战后”部分是我更喜欢的!谷子地说:“我带着弟兄们把血泼这儿了,明明就是烈士,为什么就变成了失踪了呢?”
战后的九连连长谷子地拼了命的找自己的原部队,为的就是给死去的弟兄一份证明,一份烈士的证明。此时的解放军全部整编,几百万人的部队混在一起上哪儿找去呢?好兄弟劝他:“就算咱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过也是大河里的一滴水罢了”。何必呢?在普通死者家属眼中,烈士和失踪的区别也就是800斤小麦和200斤小麦的区别。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我们“尊敬”县领导的考验:因为你穿着敌人的军服才被我军发现,所以你是被敌人俘虏了吧!你就老老实实交代整个投降过程! 这是一些个让人情绪复杂片段,咬牙切齿的恨和一声似懂非懂的长叹。
影片用一个镜头解释:谷子地含着泪说了句“不公平,太她妈不公平了”
庆幸的是,在好兄弟也是现任解放军团长的帮助下谷子地找到原部队。站在原部队团长的坟前,从幸存的吹号员口中得知:出于战略原因,为了大部队的安危,团长选择抛弃小部队,当年的“集结号”根本没吹……失控的谷子地破口大骂“你们她妈的怕被敌人咬上,那我们就不怕被敌人咬吗?”这里说的不在是那些为了国家强盛为了民族自由我们甘愿牺牲的空话。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就得死,还死得无名无姓不明不白,没死还得遭人陷害排挤。难道我和弟兄们拼了命去反抗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结果?影片明确标志:一九五八年
影片最后的结局,师首长了解到了这件事,给予了全连烈士称号,集结号吹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