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巡礼—奈良国立博物馆
上一回我们讲了奈良的平城宫,这一篇我们继续讲当天奈良去的另一个地方——奈良国立博物馆,来看看特别展出的日本佛教系列。

到博物馆那站的时候就能见到可爱的小鹿们了,因为雨下的非常大,不少鹿都自行在各处避雨,但更多的还是随意的卧在草地上,或悠闲的抬起前脚去吃树叶。下雨的缘故导致鹿都挺脏的,不过不管脏不脏,不拿仙贝是不会让我摸的,之后是买了仙贝,可惜吃光光的下一秒就扭头走人(鹿),冷漠令人发指啊。





佛教从印度发源,经由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最终传入日本。其间,佛像的材质只有在朝鲜半岛时为金属质地,其余各个国家地区的佛像都带有其自己的特色,差别很大,也由此能看出当时当地普通民众的意愿。

(其实这些图上都有中文注解的,不过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再打一遍出来。)
如来:指“悟道之人(佛陀)”,以释迦牟尼的形象为范本,是有别于普通人类的特别存在,拥有显示其特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特征。

菩萨:指“求悟之人”。其范本为悟道之前的释迦牟尼的形象,因释迦牟尼原为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所以以印度贵族的形象出现。菩萨有很多种,主要以救人们于苦难为使命。

明王:是密教的神明。是能战胜任何力量的神,为讲不遵循教义的人导向正途,所以其形象令人生畏,也有多面多臂姿态的明王。

天:原为古代印度诸神,皈依佛教,守护着佛教教义及信徒们。用中国的显贵或武将的服装来表示,也存在女性的天。

神:原本对于日本自古以来的诸神,人们并不将其附以形态。而在奈良时代以后,受到佛教的影响,日本也渐渐开始了神像的制作。
肖像:人们将佛教历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人物肖像制成了雕像。

以下是各个形态的结印。
因为汉字都可以看得懂的,我就不翻译了,主要也是因为我对佛教一概不知,翻译的可能并不准确(主要是懒)。









之后的展览区是禁止拍照的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上述六类神明更为详尽的分支介绍及各种形态的雕塑展示,均为真品,可惜不能同大家分享了。
传入日本的佛教佛像也被经由本土而“日化”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善男信女的精神需要,佛像的姿态和面貌也相应的进行着变化,观察各个时期的佛像,也不失是一种观察日本文化进程的好途径。

枝考エナ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三月总结|在琐碎中站稳,在动荡中不散 (17人喜欢)
- 《普希金诗选》——一场穿越情绪与时代的拉锯战 (1人喜欢)
- 日记📓|3月12日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