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到底哪里“香”?
查看话题 >香港大排档---江湖里的温情驿站
这是在上一份实习期间没来得及发出的小文。
香港的千面风情总会给游客带来惊喜,而在这个购物天堂的繁华背后,人们也在记录和珍藏着属于几代人的生活影像。对居住其间的市民而言,香港每一帧光影都离不开美食,除了冰室、茶餐厅和街边小食摊,大排档是不能不提的存在。
香港的大排档历史悠久,始于街头小贩,后发展成为打工人群的果腹首选,并逐渐在街边扩散经营开来。从早到晚,日夜经营,带来简单却难忘的味道。在这里,早点多是肠粉、粥、油条和饭团,也有经典的英式早餐;午餐有炒面、云吞面、排骨饭等多种款式;下午有糖水、公仔面、鱼蛋;晚上的选择则最为丰富和豪华,海鲜、熟食、爆炒等都能满足任何一个食客的胃口。
但要想尝到大排档的精髓,则一定要选在深夜光顾。夜幕降临,整个城卸下繁忙,逐渐安静,在偶尔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中,大排档迎来一天中最人声鼎沸的时刻。绿色顶棚、塑料凳、折叠大圆桌、啤酒瓶、一次性筷子、大风扇是香港大排档的标配,有些店家还会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只烧鹅成排悬挂在玻璃橱窗里供客人们选择。棚里坐满了兴致高涨的人们,一张张大圆桌边围坐的有大声抱怨生活艰辛的打工族,有前来换换口味的大家庭,也有来吃散伙饭的将要毕业的学生;棚外的人们排着长队,眼馋嘴更馋,饱受精神折磨;伙计们提着大桶茶水在人群中灵活的穿梭,时不时高声喊道“手撕鸡售罄!蚝仔饼售罄!”后厨更是一片火热,师傅们翻炒着冒着热气的大锅,所有食材的香气从这一口口锅里迸发扩散开来,刺激着在外面焦急等待的所有味蕾。“人声鼎沸”是形容香港大排档最合适不过的词语。香港是一座离不开冷气的亚热带城市,而大排档算是少有的能让人们感受到自然原始温度的存在,巨大风扇所吹出的热风被人群吞噬,食客们的食欲却丝毫没有被影响。
人们对于深夜食堂的情怀就像是将自己不便言说的情感小心翼翼地隐匿在这繁忙都市里,每个人都有几家自己珍视的夜间食肆,除了独自前去,只有朋友前来,才会一同欣然前往。极具人间烟火气的大排档在香港生长出了一丝江湖气息,香气氤氲、人声鼎沸,土生土长的粤语夹杂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人们把握这暂时自由的一方圣地,借着美食疏解、劝慰、诉求着。大锅猛火催出劲香,人们的味蕾终于从整日的疲惫中跳脱释放出来,把酒言欢,快意人生。
充满热闹气息的大排档承载着港人的生活记忆,如今这烟火风味将在这座城市中逐渐消散。随着人们对于饮食口味与就餐环境的观念转变,很多大排档早已转型成室内餐厅或是特色酒家。现在的香港仅剩下二十余间大排档,零散分布在街巷间,中环、深水埗一带较为集中。当人们在未来提及大排档时,或许对世事变迁的唏嘘感慨,或许是对港式味道的执着迷恋,但目光中流露出的,更有对属于自己那片精神家园的留恋与不舍。(人*民网实习生 狗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