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7-如何选择一座城
实际上,在面对这样抉择的时刻,我们应该认真、理性地想几个问题:第一,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觉得满意的?第二,我们得判断,这座将来要长期生活下去的城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三,我们需要评估,自己的能力能为这座城市提供什么——不是奉献——而是认真评判我们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保证自己在这里安身立命;最后,我们要想清楚代价。任何抉择都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必须评估自己能否承担代价中最沉重的部分。这四个问题,一旦自己想清楚了,别人的观点就再也不会干扰到你。
有的人想要的就是安稳,希望自己今天的样子就是生命终点的样子。但有的人想要的就是“无限的可能性”,那会让你觉得刺激而充满希望。这是两种选择,就如同爱吃甜还是爱吃辣一样,本质上,它们不具备高下之别。想清楚你自己是哪一种,前者更适合小城,后者更适合北上广。
想清楚自己,那么我们看看大城和小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线城市的吸引力来自于对规则的尊重;以能力而不是资历、背景去判断一个人;它更尊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多元化选择;它有丰富的公共生活和以尊重隐私为前提的人际关系;它每天都充满变化,你总会见到不同的人和事。
那么小城呢?它内向、安稳、羞涩,人际关系的亲疏更倾向于对血缘和地缘的依赖,它不会发生剧烈的改变,一切都安全、可控。如果你性格独立,喜欢冒险,愿意为了某种不确定的未来而奋斗,享受那个过程,担得住后果也享得了喜悦,对“不同”的人与事抱有好奇,那么北上广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如若相反,那么你就需要把自己安放进一座小城。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我评估可能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只在一个真空环境内传授“术”,却从来没有让我们用更宏大的知识和文化系统来检视我们自己,也从未教授过我们该如何判断“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把一切简单化。首先想想,你最想从事的、同时又是可以当作职业的是什么?然后,对比一下小城和大城哪里可以为你提供更多和更靠谱的可能性。之后,评估你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应对这项工作。在你的兴趣支撑和能力应对的基础上,在未来可见的时间中能否为自己赢得增值的空间。如果这个工作选项是长期选择,那么你可以看一看,这个系统中做得最好的、最差的以及基本面是什么样貌。如果你目前的选择是过渡性的,那么你如何抵达你真正想从事的那些工作呢?这中间的计划是什么?如果这座城市有众多可以满足你选项的工作,并且可以支撑你向下一个目标进阶,那么你可以放心留在这里,如果不能,还是离开吧。
好了,说说代价。乐观的人总热爱考虑最好的结果,但做出抉择,尤其是重大抉择的时候,最应该做的,其实恰恰就是要看清最差的结局。如果你能承担这个结局,那么就去做吧。
我们看看北上广和小城的负面都有什么?在大城市,或许你不得不居住在逼仄的空间里,忍受漫长而压抑的通勤过程,感知令你绝望的贫富差距,你的梦想最终可能会沦为白日梦,成功是个传说,斗志无法在短期内变现,现实像温水煮青蛙般吞没你。而去往小城,你就必须面对盘根错节的“关系”,服从“背景”比能力更重要的潜规则,放弃让别人尊重你隐私的不切实的幻想,公共空间、多元文化和个性在这里是个笑话。这大致上,就是两种抉择的代价,认真想一想,到底哪一种更无法承受。然后,选择就摆在那儿。
中国人有一种“团体操综合征”,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同一个时期做出同一种姿势,来维系自己脆弱的安全感。流行去大城闯荡,所有人都一拥而上;“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一起,同样一群人又开始回撤。在经历了大城市拼搏中一点点挫折之后,他们突然间就觉得小城似乎像一个温婉可人的娃娃亲对象一样,一直默默等待自己的归期,但自己却一直负心地流浪在外,乐不思蜀。他们带着某种愧疚、失落和落叶归根的莫名悲壮感回到故乡,然后因为完全无法适应,又再次陷入焦虑的死循环。那句过气的句子十分适用于一些在大城和小城之间踌躇的人们。“我们出发得太久,以至于忘记了出发的目的。”你经历了一点点挫折,就开始把曾经尽力要逃离的一切当作了最温暖的东西,想要拼命拥抱。其实,那不过是暂时逃避残酷现实和躲避焦虑的应激性反应而已。
北上广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好,小城也没有你们想得那么糟,或者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关键看你适合哪里。你是仙人掌就不能泡在水里,不是吗?北上广向你敞开的是机会,并不允诺你一定会成功;小城的诱惑来自记忆中的妥帖,但并不代表你回归之后就注定坐拥一切。
如果你认真考虑了上面的那几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那么,你完全可以去往北上广试一试。
人成长或者说衰老的过程,
就是一个可能性不断减少的过程。
你总需要在年轻的时候,
在可能性接近于无限的时候,
去尝试尚未经历过的一些东西。
有时,你可能会让自己惊艳,
或许,你也能让自己彻底清醒。
我们要明白,我们不是一株植物,
我们可以改变,不一定非要种植在一块泥土里终其一生。
我们得清楚,任何一个地方,你从远处观看它,它都曼妙动人,但当你沉浸于它,它总会变得庸常不堪。你做选择之前,总是因为那些美好,但你要担得住美好破碎后的真相。小城没有田园牧歌,也绝不是岁月静好,那里也同样充满污浊的人心和转型期更加不堪的残迹,你即使回到那里,未必就能满足你归隐田园的想象;大城也未必就只有奢华和冷漠,人心不古,你不会仅仅因为工作于北上广,就天然闪烁着与众不同的格调。
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生活,面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尽量把自己变得强大一点,再强大一点。你能给这座城市创造更多的价值,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你和任何一座城市都互不相欠,它没有义务天然保证你的舒适。每个人光鲜的背后都各自在承受各自的代价,他们在朋友圈发发笑脸和美食,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心里就没有悲伤,只是,他们没有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我的思考:
小城市的好处:
内向 安稳 羞涩一这些城市好处我喜欢
人际关系偏向血缘和地域依赖一我没有
不会剧烈的改变一我喜欢这种相对平和
一切比较安全可控一我喜欢能把握的生活
小城市的负面:
面对关系一我没有关系,一切要靠自己
服从背景一我没有背景,一切要靠自己
没有隐私一我只有自己,没有人会关注
大城市的好处:
性格独立一我是的
喜欢冒险一我是的
愿意为了不确定的未来奋斗一我是的
享受这个过程一我不是我想要结果
担待住后果也享受得了喜悦一我只想要好处
对"不同"的人和事抱有好奇一我是的
大城市的负面:
居住面积一我只想在工作地方安家小而温馨
通勤时间一买房就要面对,租房可近点
贫富差距一完全接受,人生而不平等
梦想成白日梦,成功是传说一没有大的梦想和成功,有个家平稳过日子即可
1.我们想要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觉得满意的?
答:我想要奋斗,想要赚钱,想要成长,想要付出后有回报有结果
2.我们得判断这些将来要长期生活下去的城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答:这座城市拥有更广阔的学习,交际,工作机会,也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地域优势
3.我们需要评估,自己的能力能为这座城市提供什么——不是奉献——而是认真评判我们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保证自己在这里安身立命?
答:如果眼下没有能力安身立命,只能赚个收入。
4.最后,我们要想清楚代价。任何抉择都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必须评估自己能否承担代价中最沉重的部分。
答:现在的我是自己一个人,我想要的家,小孩很难实现。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我评估可能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把一切简单化。
1.你最想从事的、同时又是可以当作职业的是什么?
答:互联网运营总监 理财师 美食家及美食商
2.对比一下小城和大城哪里可以为你提供更多和更靠谱的可能性。
答:大城市机会多,加上我现在是一个人
3.评估你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应对这项工作。
答:每一项都不足以应对,全部更不可行
4.在你的兴趣支撑和能力应对的基础上,在未来可见的时间中能否为自己赢得增值的空间。
答:可以增值的,行动起来,增值空间巨大
5.如果这个工作选项是长期选择,那么你可以看一看,这个系统中做得最好的、最差的以及基本面是什么样貌。
6.如果你目前的选择是过渡性的,那么你如何抵达你真正想从事的那些工作呢?
7.这中间的计划是什么?
如果这座城市有众多可以满足你选项的工作,并且可以支撑你向下一个目标进阶,那么你可以放心留在这里,如果不能,还是离开吧。
好了,说说代价。乐观的人总热爱考虑最好的结果,但做出抉择,尤其是重大抉择的时候,最应该做的,其实恰恰就是要看清最差的结局。如果你能承担这个结局,那么就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