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一座城 第四期 今天的西安城, 十三个王朝的皇帝幽魂不散
比起“西安”这个名字,我总觉得管那个城市叫“长安”更有感觉。“长安”这两个字背后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有十三个王朝把长安当作首都,所以北京天安前那条路就叫长安街。
在汉朝,长安已经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年张骞就是从这里带着丝绸、金银和肉夹馍出发丝绸之路的。
到了唐朝,长安这个城市终于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时代。初盛唐的诗人骨子里有着一种骄傲,觉得除了我大唐哪儿都是乡下;中晚唐的诗人经常睡不着,半夜爬起来喝杯酒,怀念从前、难过现在、担心未来。所以不同时期诗歌里的长安,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
杜甫有一首非常好玩儿的诗,叫《饮中八仙歌》。这首诗写了八个盛唐人物,这八个人都在长安生活过,而且都喜欢喝酒。
第一个出场的是谁呢?贺知章,就是那个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喝完酒以后骑马,摇摇晃晃地像乘船。他眼一花,掉到了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所以这首诗告诉我们“喝酒不骑马,骑马不喝酒”。
李白当然是这首诗的核心人物,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丝。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李白喝了一斗酒以后啊,能写上百首诗。他在长安的酒店喝酒,经常喝醉了就直接睡在那儿。
有一天,皇帝游湖很高兴,就让李白为诗。但李白偏偏喝醉了,说:“我才不上船呢,我是酒仙啊。”是不是真的有人敢这么跟皇帝说话呢?其实可能性不大,但是杜甫却给这件事儿找到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人一定是豪放的李白,这个地方一定是开放的长安。
安史之乱后,一切繁华都变成历史,诗人们理想破灭。盛唐的长安就像辉煌的太阳一样,而到了中晚唐,太阳慢慢偏西,最后变成夕阳。李商隐的《乐游原》我们非常熟悉: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边,是长安地势最高的地方,唐朝人很喜欢到那儿去玩儿。
在一个傍晚,李商隐心情不好,也驾着车到了那里。他看到了非常漂亮的夕阳,可是夕阳虽然好看,但马上要落山了啊。李商隐这一生在官场上很不顺利,眼看着自己慢慢变老了,而唐朝也变老了,这些复杂的感情加在一起,就有了这首诗。
而夕阳也成了晚唐时期的长安就熟悉的背景。
我们去看看唐朝诗人们的履历,你会发现实在是太多人去过长安了,在他们心里,都有着一种很深的长安情结。打个比方,有那么多人去北京当北漂,北京对于他们来说,是他们要拼搏很多年,实现理想的地方。
按照这样的说法,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人都是“长漂”,对于他们来说,那个梦想就是当官。
你看,诗人孟郊在考上进士以后,写了一首《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过去的苦日子不提啦,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我骑着马在长安的大街上跑,好像一天就把长安的花朵给看完了。他当时已经46岁,这是在妈妈的鼓励下,第三次参加科举了,考上以后,把过去所有的痛苦都发泄出来了。后来,他快五十岁的时候,才终于当了一个小官,总算有了一套小公寓吧,才把妈妈接过来住,然后写下了那首非常有名的《游子吟》。
当然,也有科举考不上的,比如一个叫黄巢的人。他考了几次,都没考上,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然后离开了长安,诗是这样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写的菊花,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的时候,菊花盛开,别的花就都死了。菊花的香气弥漫整个长安,满城都是像铠甲一样金黄的菊花。张艺谋那部电影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你别看这首诗表面上在写花,好像挺美的,其实背后是一股杀气。
黄巢后来干了一件事儿,造反。他带着农民起义军,杀入长安城,真的就像诗里写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当了四年的皇帝,然后被杀,起义失败。
对唐代的文人来说,不管他们在哪儿,长安城都在都他们心里。他们总是在写长安,写长安的曲江池、大雁塔、芙蓉园、华清宫,在现在的西安市里,这些地方大部分依然保护得不错,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很多。但是人再多,也没法复原出当年大唐盛景了。
比如曲江,秦朝在这儿修了宜春苑,汉朝在这儿建了乐游苑,加上隋唐的扩建,这里成为长安城最美丽的地方。每年二月初一中和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和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皇帝在这里摆下酒宴,和娘娘大臣们一块过节,君臣民一起狂欢。
到了中晚唐,还是一样的建筑,可能就有了另外一种色彩。华清宫是当年唐玄宗为了度假盖的,后来杜牧经过华清宫的时候,写了这么一首诗,我们也很熟悉: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有时候写诗就像拍电影,我们看看杜牧是怎么用镜头的。他先拍了一个大场面,从长安城看华清宫所在的骊山,这些山啊,就像锦绣堆起来那么好看。接下来是个长镜头:华清宫的宫门一座接着一座大开,接下来镜头推进给特写,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飞奔,后面全是飞起来的土。
正当我们都以为要发生什么紧急事件的时候,忽然深宫里一个妃子微微一笑,只有她明白,这是给她送荔枝来了。这首诗用的是一个典故,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但是荔枝产于广东,唐玄宗就让人一路骑快马,几千里地送到长安,荔枝还是新鲜的。
我不知道你看到“妃子笑”三个字有没有想到什么,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国家就亡了。杜牧同样是在讽刺唐玄宗因为享乐而导致了安史之乱。
唐代末年,战争不断,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在它经历了自己最繁华的时代之后,走向衰败。到了宋朝,长安遭到的破坏就更大了。宋代词人孙嵩写了一首《曲江头》,里面有这么几句:
君不见曲江头,
离离衰草寒云秋。
今人不见昔人游,
昔人不见今人愁。
……
秦时宜春苑,汉世乐游园,
更复唐人宫殿拥千门。
往古来今但如此,
同一溶溶曲江水。
同样是这一池水,它看过十三个王朝皇帝的来来往往,也看着长安变成西安。
我一直觉得能在西安生活是一件太幸运的事情,要知道你站的地方,秦始皇可能来过,汉武帝可能来过,唐太宗可能也来过,可能,李白就是在那儿喝醉了,洒下了半杯酒。
一首诗,认识一座城
扬州 · 苏杭 · 西安 · 南京
四川 · 两湖 · 岭南 · 西北
主讲人:马玉炜
想成为中国最会讲书的青年语文老师。曾在中学教书,后来脱离体制,打算以另一种方式让中学生爱上语文,拒绝应试教育的固定思维,帮助孩子们提高修养,培养独立人格
一路走来,获得 2012年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特等奖;首届全国“寸草报春晖”电视演讲比赛二等奖;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获得樊登读书会“我是讲书人” 全国比赛三强。
喜欢读书讲书,创办青少年阅读品牌“小马扎阅读”,意即搬起小马扎,一起来阅读。致力于把文学变得更好玩、把知识变得更有趣,使青少年在学校以外,体验到语文真实的吸引力。现已推出产品《诗里遇见你的城》(共八期)和《影视中的名著》两大系列视频,《哈利波特》、《小王子》、《边城》等文学名著讲解视频正筹划推出中。
个人公众号“马语微文”,写世间百态背后的文学点滴,写自己在行走途中的所见所闻。散文集《一别之后》筹备出版。
小马扎阅读
我们是一个致力于把文学变得更好玩、把知识变得更有趣的文化品牌,
目标是使青少年在学校以外,体验到语文真实的吸引力。
“小马扎阅读”意即搬起小马扎,一起来阅读,
就好像小时候大家搬起小马扎坐在大人旁边听故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