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钱的份上,我读完了这本428页的书
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这是悦读4团共读的一本非虚构经典作品《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里的一篇,作者盖伊·特立斯笔下六十年代的纽约。在他之前,还没有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打量这座城市。这本书豆瓣评分8.2。

盖伊·特立斯
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曾任职《纽约时报》十年,长期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时尚先生》(Esquire)等杂志撰稿。于2011年获颁诺曼·梅勒卓越新闻贡献奖。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他一共用了5篇万字以上的长文来描写纽约。
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
纽约:被忽视之城
纽约:匿名者之城
纽约:个性之城
纽约:奇特职业之城
纽约:被遗忘之城
这也是九五外悦读团第一次与大家共读一本“非虚构作品”。不出所料,每一位共读的小伙伴一上来都被作者的这种写作风格震到了。我们以每天一到两篇的速度,在大量的生动的细节和详实的数字里,感受着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

读着读着,一种叫“审美疲劳”的东西出现在读书这件事情上。


看来这种情绪还不是个别现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点。到底还能否读下去呢?关键时刻,团长在群里抛来一大段领悟。
其实蛮能理解大家会有这种感觉。
这类扫荡式湮没式的观察跟写作往往一开篇就扔给读者大量的细节,起初可以说是相当有冲击力的。走马灯一般,如果我们没法抓住主题或者跟着作者的五感沉潜,去“感知”纽约,那读多了,必然会觉得晕眩与乏味。
特立斯给我们观察城市提供了一种视角。纽约这样伟大的城市杰作,有太多明星闪耀,这是旁观者很容易看到跟取材的对象。但特立斯偏不如此,落脚在“被忽视”这个词,且所有后续篇目都是围绕“被忽视”这一主题展开的。事实上,每一个人物都有价值独立成篇。但他们就是这么匆匆走过了,“被忽视”成为了特立斯审视下的纽约。我们可以去关注到每个小人物所做出的选择背后,其真实的内心驱动力。
另外,阅读时候我们很容易聚焦局部,我们需要考量的是特立斯的野心在于呈现纽约这座城市,而不是局限深度刻画某一个人或事物。
事实上,现实中,不就是如此么?一日当中遇到那么多人,终归没有几个人能让你记得。
推荐此书给大家,也是希望这趟旅途能成为“一次重新发现和打量城市的机会,也是重新发现和打量自己和周遭的机会。每一个立志认真生活的人,最需要克服的是自己对于生活的‘忽视’,变得更敏锐。”
可不是吗?中午,当我们又钻进熟悉的面馆,熟练的点完菜,先别着急看手机,抬眼看看饭馆老板兼收银兼跑堂的大叔,他在做些什么?这个暑假,他的儿子从家乡来帮忙,这位将在都市里短暂停留的年轻人,为什么面无表情地为你端上一碗面?眼睛里没有一丝光泽?大叔和儿子之间的对话谈些什么?
who cares?也许你会说。
没错,他们就是这座城市里被忽视的人。
其实,你我何尝不是呢?
一座城市的温度正是来自你我的细小琐碎鲜活的一举一动。如果我们失去了感知生活细节的能力,是否还能感知生活中无数动人的一瞬间呢?
duang
一不小心把气氛搞得太沉重。
豆瓣网友Michaeeel写了一段感受,还挺适合读不下去的朋友:
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开始读这本书。她告诉我,《人物》杂志很多稿子的写法都有浓厚的借鉴这本书的印记。不过她自己看到前面三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通篇都是类似的东西,稍缺新意。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后,真想跟她说,你错过了整本书最最精华的部分——第二部分《大桥》。
我把这段话发在了群里,有点望梅止渴的意思。看在交了100元契约金的份上(读完才能退回),我们硬着头皮坚持打卡,像是在黑暗中默默地蹒跚前行,期盼着曙光何时出现在眼前。果然,坚持是有回报的。

所以,对待一本好书最好方式,是读完它。

番外篇
最认真的悦读团成员,阅读本书《辛纳屈感冒了》一篇所做的读书笔记。

对比作者盖伊·特立斯写《辛纳屈感冒了》的手稿,是不是有点小感动呢?作者与读者,隔着太平洋的呼应。

读书之美,愿你我共享。下期读书再会!
加入九五外阅读群

暗号:读书

无爱好 不有趣

九五外,一个兴趣分享和学习的平台
Q:“九五外”是什么意思啊?
A:就是朝九晚五之外呗,可不是什么九五至尊哦。
Q:九五外是做什么的?
A:是好奇的孩子,四处去采访有趣的人,让你知道这世界的N种活法;是热心的朋友,组织各路有趣的达人线上线下分享,让你有一天也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总之呢,妄想着让这个焦虑的世界稍微有趣一些。哎,好像说大了......
九五外青年空间& 九五外共享图书馆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 10:00-18:00
地址
文三西路阳光花园34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