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补一个例证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一个历史,在不同人眼里,差别甚大。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天乱翻书又看到一例,王安忆在为“短经典”这套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写的总序《短篇小说的物理》一文中认为《聊斋志异》都是好短篇,她例举了其中《王六郎》,“一仙一俗,聚散离合,相识相知,是古代版的《断背山》,却不是那么悲情,而是欣悦!”而由牧惠评注的《王六郎》则认为:“后半截的王六郎,却是‘一阔脸就变’的不是东西的东西。”“薄松龄的‘异史氏曰’,无非称赞鬼情胜于人情。试问,鬼情而靠摊派勒索得以表现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