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在明年被纳入 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医学纲要
中医将在明年被纳入
《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医学纲要》(ICD)
Made in china
世界卫生组织将在2019年正式推出
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
该纲要将首次纳入中医的相关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WHO)马尼拉西太平洋办事处,传统医学顾问的Choi早在2004年秋天开始着手这件事。
他带领着来自亚洲国家的几十名代表开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会议,这中间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矛盾争执。
最终将数千年的中医知识整理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构架体系。最后提出了包括3106个术语的清单,然后对清单进行了英文翻译。
这是扩大中医实践范围非常重要的一步。

Choi团队的传统医学部分将写在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它旨在为所有中医从业者提供一种标准参考,帮助他们诊断疾病,评估可能的病因。
例如“消渴症”的特征是:过度饥饿和排尿增加。其病因是各种因素“消耗了肺、脾或肾中的阴液,导致内热增加”。根据这些观察结果,西医可能诊断为糖尿病。而中医可能为患者开出针刺、汤药和艾灸等疗法。医生还会建议患者多进食菠菜茶、芹菜、大豆和其他“解热”食物。
世界各地的中医从业者都对第26章拭目以待,它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医学纲要》(ICD)将纳入脾气虚和肝气郁结等术语。
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呢?
它决定了100多个国家的诊疗过程
它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影响保险公司确定保险覆盖范围
影响流行病学家开展相关研究
还会影响卫生官员对死亡率等统计数据的解读
Choi等人认为:将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将加速传统医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最终,中医将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都将受到影响。
其实早在2006年至2017年,陈冯富珍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期间,她就高度评价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取得的进步及其发扬传统医学的计划。她说:中医在中国本土发展良好,因此在推广至全球时也能赢得独特的声誉。

2016年北京会议期间,国家领导人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会谈。
2014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赞助下,陈冯富珍在《科学》增刊中写了一篇关于传统医疗覆盖战略的文章。
她写道:传统医疗通常被认为更容易获得、更实惠、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此也可以作为一种帮助实现全民医疗覆盖的工具。
2016年,陈冯富珍在新加坡发表演讲。 演讲中提到:中医有助于预防或延迟心脏病发生,因为它开创性地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如健康均衡的饮食、运动、中草药以及减少日常压力等。

其实一直以来世卫组织向来支持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把它作为实现全民医疗保健长期目标的一部分。
世卫组织称:在部分国家,传统医疗比西医更便宜,也更容易获得。
很多留学生吐槽在美国不敢叫救护车,几千美元的起步价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高昂的医疗费,住院医生查一次房一万刀就没了。

还有人根据网友的吐槽,做出了一组国外看病价目表。

中医未来将会拯救无数那些吃不起药,做不起手术的病人。 希望未来,我们面对疾病,会有“中医解决不了的西医来,中医、西医都解决不来的,两个加在一起去解决。”的观念。
总有人说中医不科学,西医科学。但是,医学中绝不只是单一的科学,还有很多其他和科学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部分,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心理学、环境学等等。一切与人、与人体有关的方法,医学都要拿过来用。因为它治的是人。
小朋友发烧,中医可通过洗浴疗法、 帖敷疗法、涂膜疗法、雾化吸入法、灌肠、直肠滴注疗法、针灸疗法。
悄悄告诉你,小儿推拿也可治愈小朋友发烧,也属于中医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