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巷子里的童年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请回答1988》。这算是我这些年来最喜欢的一部韩剧了。剧情让人每次看了都会觉得温暖而又很接地气。我是90后,1988年这一年,我还没出生,但是那时候的韩国双门洞胡同里发生的故事居然能看到一些自己生活的影子。
第一集的开头,德善和发小们在阿泽家看电影,看完后各家的妈妈就会喊自家的孩子名字回家吃饭。这个细节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从小我们便住在市区一个小胡同里的,在南方一般都叫巷子。90年代初,我家还是跟普通潮汕人家一样,觉得多子多福,我家便有三个小孩。同个巷子里,跟我们同龄的小朋友有三四个,都是男孩子。小时候我妈觉得长头发太费事,直到我读小学前我一直都是剪得一头超短发,就是那种板寸头。我小时候发育得比较快,比同龄的男孩子长得高,我妈因为要照顾我妹,从我能走路两岁就把扔到幼儿园跟着我哥一起。所以我从小就跟着我哥和巷子里的小男孩一起玩。我也是他们唯一愿意带着玩的女孩子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们真的是无忧无虑啊。如果可以有时光机,我真的很想回到那时候看看那时的我们。
我记得那会我们还没上小学前,我们那群巷子里的孩子还是每天都能聚在一起玩的很开心。整天除了一日三餐要回家吃饭,其他的时间就是负责玩。我们那会还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在一个破旧的小阁楼里,我们经常在那里躺在发呆,或者吃自己带过来的零食和小伙伴分享。我们会玩各种那会很流行的游戏,什么123木头人,丢手绢,捉迷藏、撩虾洗衫玻璃赤到脚(潮汕方言),踢足球,打羽毛球,还有买各种玩具金箍棒、宝剑、长戟、机关枪打闹。还有很多游戏都不记得名字了。。那些年的巷子里,一整天都能充斥着孩子打闹声,吵吵闹闹,不亦乐乎。附近的店铺的大人偶尔会站在门口一边抽烟一边看着我们玩。等到饭点一到,就能听到巷子里传来各家妈妈的声音:XXX,吃饭了..这个真的就是《请回答1988》既视感。。那会还有些比我们大的小姐姐总是要让我和她们一起玩过家家,我却不爱去,反而喜欢跟男生们待在一块,觉得男生的游戏更好玩。那会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有个邻居大哥哥长得很好看,性格也很好,玩游戏也玩得最好。每次玩游戏的时候都会照顾我,怕我受伤,每次分组玩游戏的时候,我总爱跟他一组,他也每次都会带着我。有一次我被个比我矮的同龄小男生欺负的时候,刚好我哥不在,那个大哥哥便替我出头帮我教训那个男孩。只是,后来那个大哥哥最早搬走了。我也忘了他的名字,现在也记不清他的样子。邻居小伙伴们因为都比我大年级开始要上各种补习班,一起玩的人也渐渐变少了,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没那么多。我们的秘密基地也被拆掉了,后来便集中在一个人家里玩游戏,那时流行玩电子游戏,偶尔在这家玩,偶尔买到新的游戏卡就在那家玩。上了小学后,我也开始跟女生堆玩皮绳了,我试过找我的那些小伙伴玩,但是发现他们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玩这个,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女孩子开始要留长头发了。
直到上初中前,我们那群小伙伴,偶尔可以凑齐人一起玩。我哥至今最好的朋友还是我的邻居。只是那些男孩子渐渐跟我没那么亲了,可能因为大家都长大了,我又有了自己要好的女性朋友,彼此便有些生疏了。虽然有时他们来找我哥的时候会喊我一起去玩,偶尔会加入玩踢毽子,踢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只是长大了的我们喜欢的游戏不一样了,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了。后来,大家渐渐都搬离了那条巷子,我们家留得最久。后来出生的孩子都大多住在高层小区里面,很少有家长会放心孩子在巷子里打闹。那条巷子便越来越安静了,没了从前的那些打闹声。
我有时会很怀念当年的我们,稚气未脱,无拘无束,单纯得特别可爱,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不要长大。现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只能偶尔见到我哥好朋友,其他人都基本见不到了,听妈妈说,当年那几个孩子大多都已经成家了。长大的我们,估计就算见了面也会感到很陌生吧。很可惜我们没办法像电视剧里那群人一直维系着好朋友的关系到长大,但是在巷子里的童年时光,永远都是我心里最单纯最美好的回忆。小伙伴们,愿你们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