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下册
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靠的就是决绝。老子,耶稣,贝多芬,都决绝。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直觉,直通观念。在很多情况下,有直觉的艺术家,要通过概念进入观念。观念,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直觉(先天),观念(后天)。先天之后,花很大功夫,得到观念。
智慧的一部分用在人际关系上,叫做道德。
文学家,最好是青年时代有点经历,中年晚年平静下来,好好写。
把“什么样的自己”放在第一项,之后进入第二项——找到自己。每个伟大的人物都是同自己抗争的。
命运保佑强者。天助自助者。
文学,千万不要模仿音乐。诗是诗,歌是歌。读诗时,自有韵律流动,一朗诵,全没了。
把艺术比作酒,葡萄摘下来,发酵……这过程非常惨淡、黑暗,一旦酿好,明艳爽口,饮之陶醉。
传统小说靠虚构故事,安排情节,设计曲折,有计划安排人物的命运,都是愚弄读者。
新小说派怎样写?1.注重写物件、环境。2.迷宫式的结构。3.采绘画效果。
看名画原作和看画册,两码事。
只有懂古典,才能懂浪漫,这是浪漫派的本分。只有懂浪漫,才能懂各种现代潮流,这是现代派的本分。只有懂得现代派,才能向前走。
初学艺术,是虚荣带向光荣。
从前是创作在前,理论在后。现在是理论在前,创作在后。这是商业社会的反映——先做广告。
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文学和艺术可以。
宗教为什么流行几千年?哲学为什么吸引人一生苦苦思想?科学为什么被人研究?
因为人认为有进天堂的可能(信仰宗教),认为有得到真理的可能(研究哲学),认为有认识世界的可能(从事科学)。
政治的险恶,是当你离开党派时,没有不说你背叛的。
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是艺术。
如果你是强者,为什么要否定传统?越新,越脆弱。真的强者,自己往前走。
不能看他们说些什么,要看他们做得怎么样。
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最后出路。
艺术家,都有准备期,准备期越长,高峰期越高。准备期有两种:一是不动手,光“生活”,一是动手。
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经历。
欧洲适宜怀旧,消闲,享乐,沉思,颓废。
黑色幽默,不是作家自己提出的,是别人这么说,他们就认了。
代表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
黑色幽默的通病——为了讽刺,把事物夸大扭曲到离谱,流于荒诞,失去了事理、含义、人性的深度。
梦中情人,还是不如真情人。
我爱的是人生,不是梦。
一切有宗教信仰的哲学家,不是哲学家,是神学家。只有无信仰的、无神论的思想家的著作,才是哲学。
真爱,到关键时刻会牺牲自己。性,不会这样。性只顾自己。
爱,好好的结束,还有相对真实,如果恶恶的结束,回忆都不愿。
追求绝对真实的人,什么都享受不到。
美国反战观念是直接提出的,苏联反战观念是曲折迂回提出。中国作家从未提出反战这个主题。
战争,是少数人要打。
只有文学家能站出来说话。毕加索画《格尔尼卡》,不像战争。音乐,不能作一曲骂战争,哲学家是隔着军靴搔痒,科学家被迫做帮凶。
意大利文艺复兴,不是指意大利有过“文化”,再“复兴”。
不是人多就必有天才。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文化全盛期。所谓文化全盛期,就是天才纷纷降生的时代。
魔幻现实主义是幻想和现实、西方现代文学和本土民间神话传说的结合。作者的思想是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题材是暴露庄园主和穷人,方法是用意识流和心理时间交叉,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一贯手段,是象征、暗示、夸张、梦呓。
没有正常的学养,谈什么才华抱负?
有良师指导,读不懂,要硬读,下功夫。一扇门要开,良师告诉你,给你钥匙,一用,就开了。一把一把试过来,来不及的。
《百年孤独》是悲观主义,情节是荒诞的,象征是巧妙的,夸大是有强度的,描写是真实的。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生在危地马拉。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者,把拉美文学和西欧文学结合。获诺贝尔奖。
要走向未来,你得走过现代艺术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