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风情万种——北疆见闻-5
“净海”——赛里木湖
在特克斯城舒适的宾馆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的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来自远大西洋的水汽爬升形成降水,留在高山上形成冰川,冰川部分融化后汇集成这片湖泊。这也是其名号——“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由来。

几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进入湖区,笔直的公路两侧,一边是雪岭云杉,一边是冰彻透底的湛蓝湖泊,没有一处不是美景风光。景区设施完善,修有方便游客前行的木栈道,一直通向湖边。
草甸上的木栈道延伸到天边,泛黄的枯草迎风飘曳,俨然是宫崎骏动画里面的场景。我太喜欢这个场景,停下来拍了好多张。我爱秋草的那种丰盈和萧瑟交织的美感,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宇宙洪荒之中,有通向未知远方的道路,多么的悠然与惬意。在这里,人是那么微不足道。土地是壮美无涯的,延绵百里的大湖也不过是大地的一滴眼泪。

湖边站台占满举着手机拍照的游客,一个穿着黄裙子的姑娘不畏秋风,脱下外套赤脚坐在岸台边,以赛里木湖做背景,让同伴记录她美好的青春姿容。各色纱巾随风飘着,被这碧水蓝天衬托着更加明艳。一对四川老年夫妇,小个子男人牵着花白头发女人的手,边走边声情并茂地说,你听,“打西洋的烟Lui,楞个狼满!女人又重复一遍:死呀,打~西洋的眼Lui ……抬狼满了!俩人搀扶着慢慢踱向湖边,交谈声也汇入游客们对美景的赞叹之中。

站在湖边巨石上,轻轻撩动湖水,果然冰彻刺骨。发配新疆的林则徐在其所著的《荷戈纪程》中记述赛里木之奇:“又四十里三台宿。四面环山,诸山水汇巨泽,俗称海子,考前有记载,所谓赛里木诺尔是也。东西宽约十里,南北倍之,波浪涌激,似洪泽湖,向无舟楫,亦无鱼鲔之利。土人言,中有神物如青羊,见则雨雹。水不可饮,饮将手足疲软,意雪水性寒故尔。”这里提到赛里木不行船、无鱼、水怪,还提到水性寒,不可饮。其实,如今的赛里木湖已经有鱼了,90年代开始就陆续投放了冷水鱼,并进行养殖捕捞。从我们参观所见,人工参与并为让湖水受到污染,它依然清澈如初。

群山之间的赛里木显得十分空灵,在远处雄奇伟岸的雪峰映衬下,让人的心情也如这浩淼明澈的湖水一样变得轻盈、一尘不染。回想在伊犁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我深深为这片富饶美丽的沃土而赞叹,没想到在中国的最西部边疆,有如此适合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广大区域,难怪历史上成为诸多政权的统治中心。但这里的发展也面临诸多软性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有大的改观——如教育、人才等等。

回程路过颇具盛名的果子沟大桥,果然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听说果子沟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景点,可惜来去匆匆无缘深入探索了。
从赛里木湖回到特克斯县城,在我们住宿的酒店吃了午餐,这个名为花儿的餐厅真是我们此次旅行最赞的团餐餐厅(没有之一),受到全团上下一致好评。我们刚进门的时候,餐厅里正在忙的服务员看到妈妈鲜艳的装束就咧嘴笑,热情地对妈妈说“真漂亮”。妈妈这边一看她的容貌是少数民族,也禁不住称赞说“你长得漂亮”。两人于是非常开心的合影。她告诉我们她是哈萨克族的,名叫“古丽”,我忙问:古丽?是花儿的意思吗?她稍微一顿,说对,就是花儿。这真是难得的缘分,在花儿餐厅遇到了美丽的古丽。

吃完饭,我们又一路奔波到伊宁市,准备坐晚上的火车回乌市。大家对伊犁这个陪同我们导游的不满也到了极点,尤其与之前阿拉泰的小马导游一对比。
我们晚上11点半的火车,他不到6点就要把我们一行人扔在火车站附近不管了,每个人大包小包的即使想四处转转也不方便,让他跟我们就餐的酒店说说帮忙存放一下他也不肯,好像终于卸下了负担一样让我们自生自灭。
且不说导游的的责任本来就包括要把客人安全送上车,如今少说也差两三个小时才进站,他在在途中讲解也不专业,私自改行程领我们去有购物的地方等等就更不用说了,只能给个差评。不过,这好像也不仅仅是专业的问题,还是做人的格局问题。
小马导游也在车上给我们推销商品和旅游项目,但全程对我们都照顾地很好、且讲解得非常认真,全团上下都很喜欢他。关键人家太会说话,临别前告诉大家,以后就把他当作驻疆办事处就行,有啥问题随时找他,需要规划路线或需要捎东西、或想找靠谱的旅行社或包车找他就行。
作为一个导游,他想到的是通过带一个拼团认识全国各地的人,再通过这些人带来更多的外界人脉,这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品牌在认真运营。他的成效就是在后半程中,每当当地的导游让我们不满,我们总是会提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