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跟读模仿的正确打开方式--摆脱口音的终极武器(英专生吐血推荐)
英语口音重,我是不是没有学习外语的天赋?都说看电影听音乐学英语,我怎么一点起色都没有?都说要跟读和模仿来练习口语,打磨语音语调,为什么我跟读了那么多遍仍然没有变化?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口语好,语音语调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很强的语言综合能力,比如扎实的语法基本功,反应速度以及对外语的支配是否自如等等。其实有些人英语能力很强,词汇量杠杠的,论文写得超级专业,但是因为长时间不张嘴就越来越没有自信。也有很多人能够“流利”地说英语,只不过有点语法错误,颇有Chinglish的味道。这里我只针对语音语调进行讨论。而且只讨论成人学习的策略,6岁以下的儿童和6~12岁的少年在学习外语时又需要不一样的方法了。
其次,我们都要有信心,有决心把语音练好。因为生而为人,五湖四海都拥有同一副发音器官,那么我们就都具备发出同样声音的基础条件。无论是大舌颤音,小舌颤音还是奇葩的音节组合,我们都可以战胜!这是态度问题。大学时对西班牙语的大舌颤音rrrrr……感兴趣,对着镜子练,走在路上练,看了各种视频,最后终于把我那麻木的舌头颤了起来!
楼主的情况简介
翻硕口译方向毕业僧,从高三毕业的哑巴英语,经一年突破口语瓶颈并打磨出相对标准的语音语调,很多老师都说我进步飞速。记得毕业后去英国时很多当地人都以为我曾经在国外留学,而楼主的英语是地道的made in China。本科也是英语,二外为日语,曾辅修法语,现自学德语目前为B1水平。既做过对外汉语老师也做过英语老师,对外语,尤其是语音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对比各个语言的语音。
土生土长天津人,从小爱听相声。“学”外语,跟相声说学逗唱中的学一样,要模仿!和不同的人讲话,我的口音就会下意识地向说话人的口音靠近,我认为在和别人交流中如果你们的口音相近,能拉近距离。并且下次再说同样句子时我的脑海里总会闪现那个母语者说话时的神情和语调。一次我模仿了我们的两三位美国外教,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猜到我模仿的是谁。最开始我还不以为意,只觉得可能自己模仿能力比较强,有点儿学外语的“天赋”。后来便开始分析发音好和发音不好的人究竟区别在哪并对此比较感兴趣。总地来说,对于我们普通人(不能轻松说十来门外语的)在学外语面前还真的没有什么天赋和捷径,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的决心和日复一日的毅力!
[插播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每个人的学习类型是不同的,有的是视觉学习者有的是听觉、逻辑分析、动手操作……(具体请搜索学习类型),有的是各种学习类型综合,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要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要知道学习外语的方法是一劳永逸适合各种语言的,所以多费点心思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没毛病!举例来说,楼主是逻辑分析型,相比大段的文字我更喜欢看逻辑清楚的图表来学习知识点,喜欢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对于图标的识别比关键字快很多。所以在学习中运用符号、归类总结、图表对我来说比较有用。同时也是听觉学习型,背单词如果有发音我会记得住,如果只有拼写,抄很多遍我也记不住。相比之下有的同学背单词抄几遍就记住了。
今天练习跟读时心血来潮,来写一些自己练习口语的心得。(如有词不达意之处请原谅笔者文笔不好,但是本文花了三天才写完,而且其实其中每一块都可以展开成一篇文章,为了浓缩成一篇,这里只能是简略介绍。)
1. 为什么我觉得语音语调很重要
语音语调只是口语的一部分,而口语只是听说读写译五门功课的一门,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听和说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音准确才能识别出听力材料中的词,同样,听力好发音就会更准确。这指的是发音。而语调其实是另一码事。带有Chinglish的英语,只要词语发音正确,就算整体有口音,表达不地道也不至于影响交际--语言的根本目的。我只是觉得语音语调是否地道犹如门脸,如果口音好听第一印象还是很加分的。一张嘴,人们首先听到的就是口音,其次是语法,再次才是内容。此外,作为外语人,我认为学什么就要像什么。 相信那个20出头就会20几门语言的Tim是很多外语人的偶像。但是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偶像Luca Lampariello。母语意大利语,可以流利说12门外语。我很喜欢他因为他不是所谓的“天才”,而是我们真的可以效仿的对象。他在油管网站中分享了许多外语学习的方法。而且他是真的能够流利使用12门,而不是就秀几句,且语音语调会跟着语言的切换而变化。他也曾在视频中分享他为什么下苦功夫打磨自己的语音语调。
2. 发音好的同学辩音能力强
综合其他发音好的同学和朋友,我的结论是,口语好不好,要看你的音准、节奏性,也就是耳朵👂好不好!去年圣诞节我去了德国和朋友及他的家人过圣诞节。那个时候我还不能说很多所以就是努力听别人的话。期间一个姐姐的一句Danke让我印象深刻。结束晚餐我就和朋友说,我觉得她们家和你们家的口音不一样。朋友十分惊讶我能发现其中的区别,因为区别非常小只是音调略有不同,他弟弟都没有发现,我说了之后他才意识到啊😯确实不太一样。
如果真要说口语需要点什么天赋,也不过如此了,而这对于学好语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回想自己磨练口语的日子,真的一点也不轻松,多少次站在自习室中厅晨读晚读,读,读,读。此外,辩音能力不好的同学也能练好语音,大家对英语中的音节不敏感,因为我们汉语中没有那些。当你在练习中不断强化二者区别时,自然会提高辩音的能力。所以我非常不赞成用汉语标注英语,这样会让嘴唇舌头懒惰,找不到准确的发音位置。
3. 语言如同音乐
每次别人问我怎么把英语说得更地道时,我都会先问TA唱歌怎么样,跑调吗?听起来很无厘头?其实二者息息相关!咬字、气息、节奏,语意群分割等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语言看作带歌词的音乐,不同语言,味道就不一样。语音用得不正确,就好象用东北话唱信天游~~纠音就像把唱歌跑调的人扳正,有些人难,有些人容易,但是只要不放弃都能达到目标。
4. 不出国门一样能学好外语
在能够流利说英语之前也并没有外国朋友来帮我纠音。但是其实网络给了我们很多便利,我们能和美国总统学发音,可以跟影帝影后学语调。所以我们要挖掘网络上的资源,这些资源都能变成我们学习外语的工具。在这里推荐几款我喜欢的App:英语流利说,英语趣配音,英语每日听力,忆术家,沪江网。
4. 纠音法宝--跟读模仿
很多人都知道要跟读,但是如何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模仿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要越像越好!将两者结合就是纠音的终极武器了。跟读不限制阅读材料,只要有配套音频就齐活了。可是劣势就是可能会很枯燥,所以配音也是个不错的方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反复跟读模仿直到一模一样。我看过很多同学在练习时一拿过来材料根本不管原声就开始读起来。首先我们在跟读时要小声跟读,同时观察听辩原声是如何读的,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哟!
跟读时我要关注哪些?
(1)咬字、发音位置。
汉语的咬字和发声方法犹如通俗歌曲,而英语就像美声,感觉汉语多用胸腔,而英语需要小腹发力,尤其是爆破音如t, p和短元音如put。试试用汉语的方式发“普特”和短促有力的put是不是很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发音位置其实是不同的。此外,汉语咬字很扁,送气少,舌头也不需要做很大的动作,而英语或者我在学的德语就不是了,感觉舌头的戏码很多……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要用夸张的口型大声来读,旨在练习我们不常用的面部肌肉。其实疯狂英语也是这个原理。等到肌肉熟悉了,就会发现不用特别大的口型也能发对。就像外国人最开始学汉语时表情也是特别夸张(请自行脑补他们发“肉”的音~…)
(2)连音、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语音学规则
口语讲究发音pronunciation和语调intonation。很多情况下人们把二者混为一谈。大多数人在学习元音辅音,乃至单音节词的时候,除了个别由于方言造成的障碍,如l,r,n等,发音其实都比较准确。但是遇到多音节词、词组到整个句子的时候就会带上口音,河南河北东北天津,让人一听便知仁兄出自各处。为什么?因为跑调了!重音没找对,而且没有遵循句子中吞音、连音、失去爆破、浊化等规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规律就好像烹饪中的五味决定了你的外语的味道!
还有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外国人怎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词,每次读同样的句子都感觉喘不上气要中间断一下。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没有预测后面的内容,气息没有分配均匀,把气息都用在了前面。同时也是因为没有正确掌握像是be动词,介词等虚词的弱读,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导致句子不连贯。词尾辅音和词首的元音连读就像词语之间的粘合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会说“啊?他说的原来是那几个词啊,完全没听出来!”
(3) 节奏
语言和音乐之间的过渡就好像rap说唱,说唱者必须有很强的节奏感。其实语言也是有节奏的。先拿汉语举例:



以上图片清楚地展示了日常生活中语言的节奏!外语也是如此。比如:
Not at all! 应连音读为 no-ta-tall 节奏为1/16 1/16 1/8。
如何跟读,需要读几遍?
跟读,顾名思义是跟在录音后面读,我建议在录音1~2秒或说了1~2个词之后跟读,这时候它的语音语调还在你的脑海里不至于忘记,短时记忆没有负担。很多人以为要录音读一句,我读一句,如果记忆力好或者听力好的同学可以这么做,但是很多人听完了就已经基本忘了刚才录音是怎么读的了,这样的话就不利于模仿语音语调。
在跟读练习中,要达到能够流畅地跟读,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生词很多可能就会磕磕巴巴地。练习德语时,我一般需要3-5遍才能跟上录音,大概搞懂意思。搞懂文章的意思也十分重要,因为语言是根据语意停顿的。最好在跟读最成熟的时候录音,然后听听是不是有很大差距,如果有,再继续练习。这其实只是模仿的第一步,学,但是还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下次张口难免还会用自己的口音。等到练习一段时间 之后,对自己要求更高的同学可以尝试缩短与原声之间的时间差,甚至同步,直到读成一模一样。没错!是一模一样哦!很难吗?难!但是能够达到!因为我们还是看着稿子的,难度其实不算是最大的。其实这个练习的灵感之一来自于我在大学时去听的一节课,那个学长可以背下来英文天气预报的内容,同时和母语播音员完全同步!!这其实是我们练习口语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其次灵感来自于口译训练中的影子练习,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跟读。
注:要备好水(甚至巧克力),读了几遍以后肯定会口干舌燥,甚至有种用脑过度的感觉!因为读的过程是脑、眼、口、耳同时工作,走神一秒就跟不上了!
辩音能力差,听不出来怎么办?
将语音可视化! 通过符号我们可以将语音语调量化标准化,使它触目可及。辩音好的同学其实无需标注已经能模仿得八九不离十,但是对于听不出来差别的同学要自己学会或在他人辅助下,在句子中超出重读、弱读、连音、停顿的位置,上扬📈或下降📉,甚至用🎶拟标注出音调和节奏(这个比较难且费时)。同时在练习口语时录音,像“大家来找茬”一样找到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在最开始感觉非常麻烦,很难坚持,但是时间久了就能内化这些规则,不需要符号的辅助了!
最后,需要多久才能练好口语?
这是我遇到问得最多的问题。大家还没开始就在问需要多久,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听到的答案永远都令自己不满意!可是如果你真正投入到练习中,用对的方法下苦功的话,收效颇丰,而且进步就在眼前。我曾让我的学生用录音机录下每天练习时的声音(一遍即可),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每天练习(注意是每天),不偷懒不掩耳盗铃的话,每两周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其实这样练习是很耗时耗力的,一篇2分钟长的文章我可以练习一个小时。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住~练习一周就开始找借口,说自己不行啊,或者太忙啦没时间。所以其实口语不好的人并不是没天赋,而是懒!
很多人看过那个6个月掌握一门外语的视频,听起来不要太美好。可是真希望大家不要被标题迷惑,去听听他说的达到的条件是什么。虽然没有语境我们也可以练习但是时间肯定需要更久。语境不只是起到逼迫你用外语的效果,如果你不留心观察母语者说话所用的词组、句式、语音语调、语气、甚至肢体动作,那么其实无异于在国内。
读到末尾的童鞋是不是觉得,哇塞原来纠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之前为什么跟读三五遍还是不得要领?恐怕是因为听力不是很好没有听出自己的发音和原声的区别,执着于自己的读法自然没办法练出地道的英语口语。虽然很多英语好的人们常说,你就多读多练,口语就会好了,可如果方向不正确,难免事倍功半产生挫败感。同时语音语调只是口语的一部分,要练好口语还需要全面提高英语能力哟!词汇、语法都在线,加之精心打磨的语音地道口语才能产生!最后,希望这篇分享能够对他人有帮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