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映射多重人格的旅行伪群啊,再见!
三观不同,何必强融。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观点总是充斥辩证法,欢迎风趣探讨拒绝无理开杠。
自从在某旅行平台发布出行信息后,初衷是为了看下那个时间段有没有时间差不多,大家异国他乡的还能共享下tips,达到信息对称,避免被坑,或者灵魂比较有趣的投缘还可以同行部分行程。然而,近期陆续被陌生管理员主动添加并邀请入群后,又,陆续退群了。
别急,慢慢道来!
先说一下“群”,辞典释为相聚成伙,聚集成众,我对微信的非工作的群里理解是具备某些烙印属性的人寻找组织,或者对待某些领域未知或知识储备有限想要寻找信息对称的人组成的群。
1.罪魁祸首——管理缺失
综合近期退出的四个群,群管理员会通过驴友在各大旅行平台留的电话或微信号进行个人添加,或者没有留下任何联系信息的管理员会通过该平台私信群二维码;添加微信后,直接发邀请群名片,如外高加索结伴群,土耳其结伴群等等,例如还没入群就解除好友关系的无非是太功利,甩名片接着继续甩广告,并且自以为是给你各种安利,此群坚决不入,此人坚决删除;例如询问你是否加入大群,甩个群名片邀请,然后没有了然后,生死由命;例如明面让你入群,但是群主的友圈全是卖货,然后从不管理群,估摸猜测群主积累粉丝以后方便偶尔打个广告......例如的形式总是多种多样,当然我认可有些群出现的买卖确实对驴友优惠且便利,但,没有任何交代及宣扬本群宗旨的都是假群。约束力弱,群规摆设,匡正有限,均是管理缺失造成的无效伪大群。
2.伪“无为而治”
当问起“本群除了不能随意发广告还有其他规范否,有些问题驴友在群发起都被刷存在感的人淹没了信息,其实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很少或根本得不到答案”...然而,管理员却回复“我们对群里的人没有言论约束,不能明确禁止别人做哪些事”。真的好想说句what the f**k!建群意义何在,你想建群做生意渗透也可以说,你想无私为驴友搭建桥梁也可以明说,你就不能好好治理下吗,不然你费劲心思每天不断拉人充群别告诉我没有任何目的。相信入过管理不规范的大群无论是不是旅行性质的群,都会了解那种每天不同的个别人总是刷关于自己的信息,放自拍,与另一个个别当着500陌生人的面尬聊,然后偶尔还会再加入些看热闹的个别人又开始另一个尬聊,真心求放过,每天清理一个群几百兆的废存也是要挪动好几下手指的。没有任何幽默风趣的聊天和极少有效信息的群都是伪群。
以上仅是所加入群的真实的反馈,当然除了群,还有群衍生的以下一些价值观,我不认同,但我认可它的存在。以上和以下,要给自己扣帽子的,请自便。
3.旅行群大多是非之地
此处没有性别歧视!而结伴群,至少超过70%都是女生,发声最多的也是女生,所以,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
衍生1:拼房
拼房,其实拼房有点像舶来品,在国外挺流行,既解决了住房花费个人成本太高,又能住到舒适的房子,可能还能拼到个有趣的伴侣一起结伴走完下半场;理直气壮给的理由是,能花大几千的机票钱,几千块钱看演唱会门票,能花几万买包包,就是住宿不能花太多,这有点像网购发现要邮费就会一键清空道理差不多。从青旅到五星酒店各种对应价位的住宿都有,但确实有部分人宁愿花长时间和精力去筛选拼房伴侣或者宁愿承担同性或异性拼房带来的可能存在的低安全系数及低旅行体验感。所以我不认同,但认可这个现象的存在。
衍生2:搭顺风
总有一群被惯坏的驴友,除了想尽办法想搭别人租的车而不付钱的旅行行为,还有各种占尽便宜,永远一副老子天生得有人服务,你这个同胞也不例外;群里确实有很多小白,但是有些小白已经将义务无限道德转嫁他人,比如不做任何功课一味让人授之以鱼,请问一点功课不做不知道的以为你佛系,其实道德绑架让他人帮你还觉得自己人缘无比好暗自窃喜,比如已经回国的驴友私信问能不能邮寄当地货币让你带去当地换汇回美金给他,在我说出拒绝的理由逻辑1、2、3后,居然跟狗皮膏药一样上升到言语上的人身攻击;比如人在国外的驴友在大群回答他问题后,他又私信问其他你并未研究过的问题,并且在你告诉他方法怎么去查询信息后还让你手把手给他建议,这种驴友,我只能回一句:不要将驴友间的客气消耗殆尽!对驴友说不,也是一种态度!
衍生3:结伴
其实我并不排斥结伴,我最初一个人到国外旅行也是经常发帖结伴,但是后来,发现有趣的灵魂总是小众,陌生驴友在一起那化学反应严重到可以毁了你的假期,所以,无论自己多少假,后面,只有一个原则,不将就!有缘则同行,无缘就说不同路。因为结伴这东西,放鸽子的多数,性格不合的多数,总有一个人在忙忙碌碌剩下的那个当痴呆。就算是一人在旅途,警惕性也不能放松,毕竟安全最重要。
再给大家讲两个实例:
刚退的土耳其约伴群,起因在群里建议,求“各路神仙姐姐”和“其他大神们”不要过分刷存在感每天po图自己在哪,留点活路给真正想要结伴或者想要咨询问题的驴友,有用的信息真是要在短短几分钟几百条信息内真是大海捞针,对,不出意料,群内的“小仙女”们就开始群潮而出,在心里默默数着杠精1号,杠精2号,3号...对,已经预想到讲完这句会出现的N号,“小仙女们”给的理由是不叽叽喳喳还叫什么群,群又不是为了咨询解决问题而存在,为了不跟这些“仙女”做无谓的理论,退群霸唱。
还有个实例,就直接上图吧,热乎的原稿截图就不放了,不想走这位“大神”的老路,下图已经蕴含了事情的客观原委,在我被“大神”踢出前赶紧扔了一个PDF,名字叫做《一个陌生驴友的一二观点》,笔杆反击,炸在群里400多号人,果不其然我被“大神”踢出群了,完美!

最后说说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
一个群体在一个群,并不是所有群都是伪群,我也遇到过还不错的群。因此一个群的伪不伪,还要看几点:
核心1.群主的初衷
群主的价值观其实就代表了这个群的整体画风和走向,所谓物以类聚就是这个道理,群主就像是百家文化,你想了解这个小圈子,你认可也是可以拜入群门,大家心照不宣的遵守。群主若无精力管理群或者放任其严重脱轨而群成员又没达到自律境界,群主就要有承担起解散本群的责任,减少僵尸无效群的二次蔓延。毕竟现在群内言论是会法律到群主本人的。
核心2.门槛及管理
由他人未经过管理员即入群的大群,基本丧失了群的权威性,如果管理再缺失,基本就可以定义为一个废群。我们确实不能明确禁止别人不许做这做那,但是却很少有群引导群内成员该如何有效发言,这点我倒是很欣赏视频弹幕鼻祖bilibili,在你想要会员的一些权利时它给了你一套考试题,告诉你如何幽默风趣或者有效发弹幕,当然每个群不会出一套试题这么麻烦,但至少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公告也好,及时在线指出也好,发布规范也罢,要有一些充当调试剂的人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
群里一定要有一些领域的大神,姑且称之为有经验的资深老驴,这些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的人,会给一些相对有效的资讯辅助你参考做决定,也是一种相对权威的具备可信度答案。
核心3.群的纯粹定位
我们之所以加入旅行的群,大多数人还是认可加群是为了找到组织,便于解决旅行路上遇到的困难,因此姑且定义,旅行群是纯粹的,无关乎广告、刷频和无休止刷个人存在感。这个群是世界群,还是某个地域的群,就要定义好,方便别人明晰的加入组织;但凡跟宗旨出入过大的聊天,还请自觉移步主动拉人到小群讨论,相较于群里大多数人来说,人家根本不认识你,也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还要忍受不断的刷屏及内存的清理,躺在手机里虽然可以设置免打扰,但是等哪天你想获取信息时这个群已经变味到你根本找不到解答。
说了这么多,我都是迈入旅行界深知旅途变幻莫测的自由行老驴了,加那么多伪群作甚!退了退了退了!
建群而不管的群都是可退的,群员不在多,性格迥异,行为迥异,灵魂迥异,然而三观始终还比较正,这些牛鬼蛇神组成的群,才真的叫类,组合,群。——这句话,仅仅只是跟斗许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