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无聊?还是迷茫?

也许是假期综合症的缘故,假期结束后的几天我依然没能打起精神。 我的自控力几乎为零,也许我根本就不想再去自控了。 我吃宵夜,还吃了从来都没有买过的炸鸡。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食物,却没想到昨天竟然鬼使神差的买了一份。 我不想早起,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起床之后也是不停的刷知乎,刷豆瓣,听歌,看视频。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喂,你该停下来了,你有很多应该去做的事情。可是没有用,因为我潜意识里想要忽略它。 直到今天中午我刷知乎,看到两个相似却不相同的问题: 无聊的时候可以做什么? 迷茫的时候可以做什么? 是不是很像?但是它们真的不一样。 无聊是什么?心理学上这样定义: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 迷茫则是: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 在我的理解就是,无聊是因为你可能没有找到真正自己愿意主动去做的事情,而迷茫则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那我究竟是无聊还是迷茫? 把电脑合起来,手机锁到抽屉里,强迫自己去思考出一个所以然来。 我坐在那里,躺在那里,一遍遍问自己,你愿意去做那些需要你去做的事情了吗?我一次次回答,我不愿意。 那好,继续发呆。那好,接着躺下。 站着好累,那就躺下。睁着眼好酸,那就闭上眼。身体不要这么紧绷,放松一些,我好困啊,我可以睡觉吗?当然可以。 睡着,醒来,再度睡着,再度醒来…… 睡着了好几次,做了好些零碎的梦,记忆里那些美好的,不好的都在我的梦里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展现出来。还没等我细细去想,又进入下一轮梦境。 眼皮依旧很沉重,不太舒服,我不想这样下去了。于是我的脑子开始慢慢思考,思考我一直逃避的问题。 我发现自己不是无聊,因为我明明有很多要做的事情,剪视频,做ppt,准备考试,我的书也没有读完…… 也不是迷茫,我觉得自己可能比大部分同龄人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该怎么去实现。 那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宁肯吃垃圾食品吃到想吐,看视频看到难受,玩手机玩到无聊透顶都不愿意去做那些我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 因为怕自己做的不够完美, 因为对我的期望太高, 因为我怕自己遇到困难去放弃。 因为害怕,所以逃避。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本能,却也是人的弱点之一。 如果要克服自身局限性,就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弱点。我不会允许自己有如此明显的弱点。所以,越是害怕,就越是要勇敢面对。 追求完美,那就努力去接近完美,但是不要害怕不完美,要知道这世界上就没有很多事情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不要把追求完美当成自己不行动的借口。 对自己期望太高,那就暂时适当降低期望。我是人,不是神,所以我需要一步步慢慢走下去。 害怕遇到困难,那就勇敢挑战自己,让自己不断处在困难之中,直到有一天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可以保持平常心。身处困境总比身处险境要好得多。 我以前总是问自己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要做什么。顺从自己的内心才不会委屈自己。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有时候欺骗你最深的恰恰就是你自己。你想要的,不一定都是最好的。所以从这一刻起,我要告诉自己,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