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性侵案,你相信谁的报道?
BBC新剧《贴身保镖》刚刚收尾。
虽然看到女主狗带,大家就忍不住给编剧寄刀片……但它的口碑还是一路高涨。
一边是今年“最佳CP”的遗憾落幕,另一边,又一部优质新剧低调上线——

《报社》
作为“夕阳产业”,报社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销量,伦敦的两家报社《先驱报》和《邮报》进入了“明争暗斗”的死循环。
霍莉·埃文斯(夏洛特·莱利 饰)是《先驱报》的记者。
她直肠子、爱较真的性格,和《先驱报》追求真理,敢于揭露的“左派”作风简直绝配。

不止是霍莉,《先驱报》的“斗士”们都致力于对事件真实深刻的挖掘。
他们关注的新闻多与时事相关,军事、童工、医疗……
报道新闻的方式也绝对真实可靠。
为了报道英国公司大量雇佣印度童工的问题,《先驱报》的一个调查记者詹姆斯亲自前往印度,采访了大量童工。
霍莉为了调查有关莱斯特医院死亡率上升的问题,连夜坐车赶往当地医院,只为接触医院人员,掌握第一手资料。

另一边,《邮报》却大相径庭。
他们追求销量,渴望夺人眼球,最感兴趣的新闻是名人的八卦绯闻。

他们的热点经常是各种“男默女泪”。
比如足球明星的同志传闻、儿童节目主持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且他们的报道手段也被业界总结成俩字——无耻。
举个栗子,英国足球明星肖恩·金斯利在楼梯间上吊自杀。

与此同时,警察发现现场有药片、酒以及笔记本上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
《邮报》的记者仿佛猎犬嗅到猎物一般,蓄势待发。
职场新人艾德被指派去登门采访肖恩的父母,希望挖到一些劲爆的消息。
他来到肖恩的父母家,在取得信任后,突然告诉肖恩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其实是个同志。
毫不知情的父母瞬间被这个消息震惊成jpg。
埃德完全不懂适可而止,相反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你是魔鬼吗?

除了威胁当事人,艾德还通过窃听的方式得到了儿童节目主持人贝尔的一些爆料。

良心未泯的艾德有些内疚,同事竟然这样安慰——

社长也想问: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当两家报社面对同一起事件时,画风也截然不同。
例如最近英国内阁议会大臣卡拉·梅森三十年前的大尺度照流了出来。
《先驱报》开会时,霍莉对这起“艳照门”是否报道表示了中立客观的态度。

《邮报》则觉得这是一次捞油水的极佳机会。
对于卡拉不要刊登“裸照”的请求,《邮报》主编邓肯(本·卓别林 饰)不仅分分钟杠精上线,还提出了无理的要求:
要卡拉和女模特一起拍摄照片、接受《邮报》记者的采访。

当卡拉拒绝后,便将她的的艳照曝光,最终逼迫卡拉提出辞职。

《邮报》这么横,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靠山是首相。
首相和邓肯经常进行私下交易。
邓肯帮首相控制舆论:

同时,邓肯要求首相配合,刊登他们一家的合影以满足公众好奇,提高报纸销量。

靠着这些不为人知的途径,《邮报》销量一直全国领先。
《先驱报》也开始考虑,是否要向金主爸爸低头。

最近一件事,更是让《先驱报》水深火热。
一日,霍莉收到了一封来自少女瑞秋的信。
在信中瑞秋透露,她在一个公益慈善项目实习中,被负责人乔书亚·韦斯特性侵。
并且,她只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在她背后,还有不计其数的受害少女。

霍莉和詹姆斯立马着手调查。
他们又找到了一位匿名受害者,从她口中得知另一些信息。
这件事只要一报道,一定会激起千层浪。
但面对势力巨大的对手,霍莉团队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深入下去。
同时,霍莉的室友埃德(没错,《邮报》的埃德)在家里捡到了霍莉遗落的两页笔记,笔记上纪录了关于这件事的线索。

《邮报》和《先驱报》又一次站到了竞争的位置,抢夺新闻让两家报社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要丑陋的真相,还是要美好的矫饰?
要理智的保护,还是要感性的刺激?
……
这些选择,不仅是两家报社的员工需要面对的,也需要所有大众去作出选择。
除了剧本精彩、贴近现实,剧中的演员也令人印象深刻。
工作狂霍莉的扮演者则是汤老湿的女人夏洛特·莱利。

外貌并不算出众的她却有一种独特的韧劲,演活了霍莉“一根筋”的脾气。

英国演员本·卓别林则将一个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的“老狐狸”演绎得入木三分。

对现实的影视是这部剧最大看点之一——
敢说真话的《先驱报》被大众猜测,是否影射《卫报》。
现实生活中,大名鼎鼎的英国《卫报》因为其独立的报道立场成为“严肃”、“可信”的代名词。
而一篇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
在人人可成媒体的今天,每个人都是接受者,也都是传播者。
只要动动手指头,一条不实报道或者八卦绯闻,就可以像病毒一样瞬间传播开。
只在乎情绪,不在乎事实,成了当代网络媒体的通病。
大众也在这股狂热气氛中渐渐失去理性、冷静、判断力。
不要真的应了传媒大师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的预言那样:
我们将死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