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天朗气清,新月出云。走在路上、小区里,迎面风里尽是桂花香甜,不自觉想起易安的诗,“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诗恰如她本人。情疏迹远,是山中高士的疏旷淡荡,不媚俗不流俗,一如那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放任天性的自我飞扬,终成就了“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易安。
国人喜欢花,以花喻人,寄托情感。文人喜欢以花寓言,将言外之意尽藏其中。翻开文学作品,花花草草的江湖,也是道理分明。
花是什么啊?花是诗与月,是豆蔻少女,仅仅存在,就已经美煞人。
红楼十二钗里,黛玉是芙蓉,清高无尘,宝钗是牡丹,艳冠群芳,探春是杏花,美则美矣,结果不免酸涩,湘芸作海棠,甜梦酣睡,不知离散将至。。。
最可说的,要数《诗经》了。耳熟能详的桃夭,有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前两句是说桃枝、桃花的繁盛和美丽,后两句一转,拿了桃花比姑娘,说这样的好姑娘,嫁为人妇,定是贤良持家的称职主妇。
类似的,还有《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你看看,树上的梅子已然开始落了,留下的也就七成不多了,欲追求我的你啊,可别误了良辰。这姑娘大胆的可爱,对心上人隔空喊话:追我就快点,可别错过了。。这里的梅子,也不过就是一引子,一切心里话的由头,而已。
花最多的,要数屈子的《离骚》,堪称古今香草集。粗略记得的有白芷、辛夷、萱草、秋菊、芍药、扶桑、...美人、花草镶嵌着写,读的时候着实让人喜欢,后来懂了才知道,他写的是自己的愤懑和怅然,可因了这些花草,还是觉得他的愤懑他的怅然也是典雅的。
之前有同事是做药妆面膜的,让我帮其写产品文案,我跟她说,把《离骚》读一遍,什么文案都有了。可见,凡若与美人有关的,花从来不缺席。
还有不少,有时间真的可以整理下。比如陶渊明的菊,谁的竹子谁的兰?谁的松柏谁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