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旅行记录1.4-巴黎
D4除了卢浮宫,在巴黎不能错过的就是奥赛美术馆了,就我个人所理解的艺术史就是“文艺复兴前,文艺复兴,以印象派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四个阶段,前两段的中心是意大利,后两段的中心是法国。因此如果说卢浮宫是人类文化艺术通史展,奥赛则是法国艺术精华展了。
奥赛美术馆在坐落在塞纳河边,是个老的火车站,现在还保留了当年火车站里的一个宴会厅,很能呈现一百年前那种香艳慵懒的画风。依旧是先排队安检后买票看展的顺序,因为安检人员是看着购票那边的进度放安检的人,所以虽然没有提前购票并不影响进馆的时间。没有提前买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按计划周二奥赛周三橘园,但因为周二橘园闭馆,携程就不卖周二的联票,实际上联票的可使用日期是很久的,当然也能理解携程的逻辑。现场买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收藏实物票,比如我的包括导览器在内拿到的四张票就有一张是星空,信用卡大小正好装卡包的透明袋里。
奥赛的印象派藏品丰富且质量极高,对我这种还在艺术大门外兴致勃勃探头探脑的人来说,无疑是饕餮。大牌云集,关键是代表作丰富。相比卢浮宫,奥赛的体量算是迷你水平了,所以就可以贪婪的拿着平面图,逐一展厅,逐一作品看过去,毕竟我给奥赛也留了完整的一天。出行前准备攻略的时候有点来不及看书,所以找了蒋勋的西方艺术课,重点听了从新古典开始的法国这部分,所以到现场看到和听到的名字都不太陌生了,但一定是看到了作品才有可能对这些名字有更直观生动,甚至感觉得到真实的大师本人。具体名字和作品就不一一细数了,一定要来看,暂时来不了官网了解下,另奥赛的微信号也可以关注下,更新的不算太频繁,但内容还可以,挑一两副作品配合讲作者和背景。我们的运气有好有坏,好的是奥赛正在做一个毕加索蓝色和粉红色时期的临时展。实在是在马德里看”格尔尼卡“留下了太有冲击力的印象,这次看到的对我个人而言完全是另一个毕加索,或许他的了不起就在于丰富多样和对多样性的表达吧,总之毕加索这课回头可以好好补下。坏运气的体现是最上层一部分展厅临时关闭,包括草地上的野餐在内的一部分重点作品没有看到,但也算不上遗憾,就如同卢浮宫,一定会再来。
说是留了整整一天给奥赛,一方面人家要闭馆,另一方面确实是吃太多消化不动的感觉,真的到后来有看不动的感觉,还不仅仅是腿脚知道累,眼睛和脑子都疲劳了。四点左右时候走出奥赛,正是美好的巴黎下午,蓝天、白云、阳光、微风,沿着塞纳河向着荣军院方向走去。在博物馆呆了大半天,已经不想进任何室内了,军事博物馆和荣军院都没有进,只是以散步的节奏体会了下特别有仪式感的这部分。从荣军院到埃菲尔经过了一段步行的商业街,这个商业街不是给游客的,就是当地人购物买菜的地方。开心的买了水果,还坐下来吃了个冰淇淋,甚至离开前还追着当地人的队尾去买了个看起来很好吃的面包。
在这里小结下巴黎的面包,一路吃下来除了法棒不是甜的,几乎都是不同程度的甜口,程度最轻的是牛角,标准叫法应该是可颂吧,这个名字是音译来的,还真是符合信达雅的译名;面包卷甜度居中,我曾经买到过一个上面有绿色粉末的面包卷,看模样误以为是罗勒之类口味了其实是开心果的,比想象的要甜些,但巴黎面包和甜品我非常确定他们的甜味剂品质是很高的,就是甜度本身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但依然呈现出甜的美好出来,甚至毫不掩盖包括面粉在内的其他食物本身的香气;最甜的应该就是我在这个当地商业街上买到的这个乳酪面包,这真的是一尝就感受到了热量炸弹的感觉,真的是相当浓郁的厚重感。总之如果只选一种早餐面包的话,无疑可颂;来不及正餐时候的三明治是法棒最好的出场时刻,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是山羊奶酪的蔬菜三明治,芝麻菜、番茄还有试过一次烤蔬菜的都很好吃,法棒朴素的味道以及稍有嚼劲的口感搭什么都完美。
一路继续往下走,就来到了埃菲尔铁塔,经典打卡地还是要来一下的。美好的其实不是那个金属构造物,而是下面草坪上或坐或躺的人群,就像在卢森堡公园里看到的人群一样,自在愉悦的感觉在人群间弥漫在空气里洋溢,不仅你连鸽子都忍不住凑过去想要多呼吸几口快乐的空气。从埃菲尔铁塔背后跨过塞纳河,登上夏乐宫这个埃菲尔的最佳观景点,但看到的不仅有埃菲尔还有广场上的欢乐。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到处都是流浪的艺人。不完美的吉他声,散坐的游人,溜溜达达的鸽子,可丽饼甜甜的香气,自由的样子被眼睛、耳朵、鼻子一起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