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评
一
观《影》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先期待,后失落,最后愤慨,就像有人请你吃饭,抱着吃大餐的心去了,端上来一看是牛粪。影片接近尾声,有这样一场戏:一小队人马攻入敌境,身陷重围,危急中,领队大吼一声:换女人身形!于是,一众大汉撑起钢伞,迈着销魂的步伐,一扭一扭向敌军走去,俨然武装秧歌队。
全场哄笑,我也跟着笑。
笑过之后,则有些悲哀。堂堂国际级大导演,居然在电影院里喂观众吃牛粪。我们做错了什么?拿场戏来说,要表现“女人身形”,就不能选些含蓄优雅的动作?非要弄得如此粗陋、丑笨、肤浅。
某种程度上,这是本片写照:它所讲述的一切,都用了最糟的方式表达,肤浅、丑笨、粗陋。
一部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
二
故事发生在一段架空的历史中。主人公子虞是某国都督,一心要收复失土镜州。怎奈敌强我弱,且朝政握在以王上为首的主和派手中,内外局势皆不利。于是他作了个决定:直接约镜州守将杨苍单挑。计划是这样的:他这边单挑,引开敌方主将,那边派一队精锐,偷袭镜州。这个计划看似可行,但需要一个条件:镜州兵力空虚。只有敌方人少,偷袭才能成功,否则过去也得给人当菜切了。而敌人向来在镜州驻有重兵。现在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单挑之前敌人会撤兵?即便你大都督神机妙算,料定敌方主将轻敌,早晚要将兵力调走,那为什么不等敌兵撤了再行动?你在这个时候发起挑战,不是给敌人提醒吗?再者,这边王上是主和的,你这一约战,等于公然和王上唱对台戏。到时不用杨苍动手,王上就先把你办了。这种情势下,有点头脑都能看出,唯一的策略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先平内争,再谋外敌。从哪个方面看,挑战杨苍,都是一招臭棋,结果必是一败涂地,死无葬身。
幸好这是国产大片,你傻不要紧,有人比你更傻。先说王上。都督的行动,不但打乱了他扮猪吃老虎的布署,且挑战了他的权威。处理不好,一来会引起敌人的警觉,二来会动摇权力基础。再者,你不是一直猜忌他吗?现在送了一个天大的把柄给你。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不能轻饶吧。就算顾及稳定,不便动刀,至少要打一顿关起来吧。哪知只是免职了事,非但没关,连软禁都没有,任其四下活动,煽风点火。更奇特的是,你都想到把妹子嫁到敌方修补关系了,居然没想到先把挑战撤回。一边要跟人家单挑收复故土,一边要把妹子嫁给人家祈求和平,你是想干嘛?况且,嫁妹子就算了,嫁去当妾也接受。戏过成这样,是生怕对方看不出来其中诈?
癌,还真看不出来。
镜州守将杨苍,先是接到对方大将挑战,明确表达了对镜州的领土野心;后收到对方主公的歉意,可一来并未撤回挑战,二来对战犯高举轻放,可见没有诚意; 三是接到对方和亲的提议,并表示作妾也接受,明显包藏祸心。这一系列动作,不说昭然若揭,至少居心叵测吧。此情此景,傻子都能瞧出不对来,何况是个久经战阵的将军。敌情如此诡谲,就算不增兵,至少应该保持警惕,加强戒备吧。这位可好,大手一挥,八万兵调走。大哥你这将军买刀送的?
基本上,这就是三个笨蛋斗智斗勇的故事。
我不相信作者会笨到这个份上。说到底还是懒,懒得花心思去想更聪明的策略,所以干脆都写成傻瓜。
你当他傻,其实是他当你傻。
三
电影的质感,取决于肌理。具体到剧作,就是一句句的对白。对白好坏,不在辞藻,而在于作者对人物的把握,即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境里,该说什么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设身处地代入人物,感其所受,思其所想。这是相当耗神费力的事,而剧作高下,往往由此分野。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故事不行,对白好了,观感也不会差,而故事合理,对白糟糕,感觉就会很烂。
本片之烂,除了剧情弱智,对白之烂也是功不可没。说明作者对人物的把握上敷衍对付,毫不走心。
都督给影的伤口上腐药,影疼痛难耐,将自己身世喊了出来。作者本意是要通过这场戏说明影的身世。但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不真实。喊叫缓解疼痛,往往都是无意义的话,哪有边喊边讲故事的。你还不如让他唱戏:我本是,宦门后,上等的人品……二是太过直白。影的身世,本可通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非这样报户口一样说出来,生硬突兀,傻大憨粗。就懒到这份上?
都督问夫人,你觉得我用影对不对,也是莫名其妙。不管是在试探夫人,还是天良发现,都不该有此一问。因为在都督看来,这问题压根不存在。第一,使用替身,实属形势所迫,别无选择。第二、替身只是一份工作,和仆役保镖并无二至,哪就扯到良知了?
同样的问题还体现在影对夫人表白那场。夫人问影为何不逃,其实就为逗出影的下一句:我是为了你。这一下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焦大当牛做马这些年,全是为了贾母。
毛病都在没有代入人物。编剧看来,给人做替身,当影子,是一件特别悲惨不幸的事。但这是站在自己立场看问题,而不是人物。人是不能脱离时代的。片中虽是架空历史,但明显参照了三国。那是怎样的时代?人命贱如蚁,尊卑大过天,服毒挡刀都理所应然,替身算什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要制造内心冲突,不能从这上入手。有人说,人性是不变的,是,人性不变,但价值观会变。明代的母亲也爱女儿,但不会觉得裹脚残忍;皇帝和总书记一样仁厚,也不会为太监的卵蛋掉泪。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要塑造超越时代的反叛者,也要有一个从司空见惯,到质疑,再到反抗的过程,不能一上来就理所应然地认为这些不对。
这些道理,我一个观众都明白,作者会不明白?
这就是烂片最可恶的地方:不是做不到,而是懒得做。
四
有人说,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剧作不行,就把它一竿子打死。因为电影是综合艺术,剧作只是它的一部分。
这话不错。把电影比作一道菜的话,剧作就是食材,食材当然不是全部。可现在的情况是,你豆腐都溲了,我还看它刀工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