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从小时候开始,孩子们就耳濡目染了许多诗词。从小学的课本书上,从伙伴们的口中,或从电视,电脑上。顽皮的孩子们不仅会背诵,还喜欢给诗词增减一些趣味,其中李白的诗是被捉弄最多的。
像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撕裤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仅是朗朗上口,还很押韵。
上了初中的时候,同学们还是很喜欢玩这种游戏,这个时候遭殃的不仅是古诗词了,还有一些新学的文言文。接近了青春期的尾巴的同学们,对于一些fack,penis之类的词语可以毫不避讳且非常大声的吆喝出来,被删减添加的文言文读起来不免都带了一些荒谬而色情的意味。
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penis,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执着。
林嗣环的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技字一改,意境全来。
等到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完全忘记了自己中二幼稚的少年童年。沉浸在以豪放派为首的苏轼,辛弃疾的仗剑天涯或是以婉约派为首的柳永,李清照的儿女情长。
大概很少会有人记得晏几道。
我也不能算是了解他,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牌名不记得了,整首词也记不全了。但还记得下半阕”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以前我看过很多次这首词的翻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我一直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这种感觉大概就是一碗汤浓鲜美,味料丰富,面条劲道的三鲜面依旧抵不过妈妈的手切面。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美好的事情总是会转瞬而逝,而我们总是会缅怀过去,特别是在你并不孤单的时候。(过去总是好的)
人们常说只有过的不好的人才会想要回到过去,这里少了个前提(现在比过去缺少幸福感的人才会想要回到过去)。以这种标准的话,大概所有的普通人都会想要回到过去。
尽管和同事一起去食物丰富的餐厅吃饭,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工司哪位妹子最漂亮这样很好,不过在学校拥挤喧闹的食堂和围成一圈的同学互相比较刚下来的测验成绩这样更好。
尽管住在有独立卧室的带客厅装修良好的房间里很好,不过在学校狭小的宿舍里听着睡在上铺的兄弟谈论他的女孩时低沉兴奋的声音这样更好。
尽管公司公费旅游时成全结对的一起相互拍照,叽喳嘻闹这样很好,不过在学校寂静空旷的操场上和朋友们比赛谁跑的跟快,更耐久这样更好。
不是觉得现在不好,只是过去更好;不是说成熟不好,只是幼稚更好;不是说成长不好,只是童年更好。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是回不到过去的,只有现在了,我们只可以成熟,只能成长了。缺失的关怀与关爱只能靠自己回忆来臆想,即便过去并不完美,也会把失败痛苦替换成快乐美好。“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说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然而不骗骗自己人又能够如何生活下去呢?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向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现在已经不再让人深刻了,更多的是回忆起稍显理想的这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生活已经够苦逼的了,何必再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