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之乐,保禄之秘诀

孔子赞叹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第六)。意思是:颜回这个人真是贤惠,他可以做到,每天只要有口饭吃,有碗水喝,虽然住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假如是别人的 话早就怨天尤人难以忍受,但是颜回却仍然可以自得其乐。孔子亦讲他自己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意即:每天只要有粗茶淡饭可以果腹,有个地方可以安身,同样可以生活的很快乐。在陋巷,在粗茶淡饭中,颜回和孔子为什么如此洒脱?
无独有偶: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传说他经常把穿破的鞋子夹在腋下赤脚行走;有一次他去到集市上,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物品哈哈大笑,同行的人问他因何而乐, 他回复:他开心是因为他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不需要的。在苏格拉底的笑中蕴藏着绝大的人生真谛。颜回、孔子与苏格拉底何为而乐?“安贫乐道”这一成语恰当地概括了这些圣者们的境界。他们的乐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他们“遵道而行”,“ 依道而安”,“得道而乐”。所以外在的得与失已经不能左右他们的心。只有一个得道的人才可以真正安贫,所以是“乐道而安贫”。保禄宗徒的境界与此圣者们的情怀同列。他宣称在各样事上和各种境遇中,或饱饫、或饥饿、或富裕、或贫乏,都得了秘诀(斐4:12)“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象是一无所有却无所不有”(格后6:10)。因为他生活已经不是他生活,而是基督在他内生活(迦2:20)。 所以幸福在对于这些真正的圣者们讲,就是得“道”并依“道”而行。与道同在保证了他们幸福的人生。圣者们的想法与做法与时俗不合,在大众眼中他们也许是愚人,但是恰如老子所言“大智若愚”(道德经四十五章)。一个真正得道的人才可以洒脱,在世界的得与失之间悠然自得。
保禄宗徒说,如果得蒙主的召叫离开这个世界,他会很喜悦;如果主的旨意是让他留在世上继续为主工作,他也很乐意(参阅斐1:21-24)。人生最难看透的是死亡,因为死亡给人生带来决定性的改变。但是圣者的生命可以穿越死亡,在“道”中窥到自己生命的保证。诚如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当生命因“道”而安,乐自然就在其中,外在之得失贫富所引起的风波,不能剥夺至上之道赐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