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用这个沟通小技巧也能很好的沟通,你知道吗
无聊中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关于内向者的描写,有点扎心了……….

似乎内向的人对于外界的反应刺激比较迟钝,然后还会困惑于自己不够外向,不懂得怎么与别人沟通,回应别人的聊天?
其实以前的自己也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惑,因为本人就是被别人定义为“内向”的那一类人,因为在和一群人聚会闲聊时,自己往往显得慢半拍甚至冷漠;比起和同事们聚餐,更愿意自己待在家里;如果被逼无奈一定要参加集体活动,那结束之后一定需要一些时间恢复情绪,久而久之就容易被别人贴上“不合群”、“冷谈”、“闷”、“不爱说话”、“高傲”、“害羞”等标签。以前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但随着经历的丰富和对自己认识的加深,慢慢的认识到其实自己并没有严重到社交焦虑的程度,只是对社交提不起兴趣,更享受独处而已。尽管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词来形容内向者,但对于内向的定义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2幅漫画,对内向做了很好的诠释。
1、 内向人的脑回路比较长,因此,当他们加工信息时,时间会比较长。我们常常会用反应迟钝来形容他们,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点,他们在加工信息时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经过加工的信息更易被掌握和吸收。

2、内向人的大脑是节能型大脑,他们可以通过读书、思考,探索内心世界来活的能量和满足感。就此你是不是会发现,有些人低调沉默,不善交际,但他们却能量满满;有些人不善言辞,但一旦打开话匣子,你会发现他竟然如此有思想有内涵。

也许你很难理解身边的内向者“怎么不说话”,其实ta只是单纯地不太需要跟别人讲话而已。外向者需要通过社交活动,在和人们交流互动中给自己补充能量,不太喜欢也本能地避免长时间自己待着,比如四处找人闲聊,因此他们也主导了社交活动,所以我们就会惯性的认为外向者更喜社交更会社交,而对于内向者来说,社交活动是一个十分消耗能量的过程!他们会选择避开没有意义的社交,比如闲聊。对于我自己来说,一周的上班时间接触一堆人和事之后,周末只想宅在家看书、看电影、压根就没有出门的欲望。这并不是孤僻或社交恐惧,也不代表我讨厌社交时的那些人,独处可以给自己更多能量供给,就像吃饭可以提供能量,睡觉可以恢复精神一样,仅此而已。
在了解了内向的定义后,你是否还会困惑于自己不够外向,不懂得怎么和别人沟通聊天呢?其实,沟通能力与一个人外向或内向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外向话多、会说话,并不等于沟通力强;内向话少,也不代表你就与沟通力无缘。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沟通”与“说话”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么对于内向的人,如何更好的去和别人沟通呢?这里分享一个小小的技巧。
当你与别人,尤其是不太熟的人单独相处,也许你会感觉到特别不自在,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你想打破这种尴尬,于是搜肠刮肚地去翻找各种聊天话题,其实你完全可以不必这么做,你只需要知道怎么提问就可以了。对于偏内向、不太会说话的人来说,提问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即便少说话,也能把天聊好。
也许你会产生怀疑,通过提问也能和别人沟通得很好?我们不妨先来想一个问题:你喜欢与什么样的朋友聊天?是说话滔滔不绝,让你没机会插嘴的朋友?还是很善于聆听,会提问,让你能痛痛快快表达的朋友?
很多人都喜欢第二种朋友,因为他们让你有表达的机会,你也因此更喜欢与他们交往。
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你想避免冷场的尴尬,想学会主动说话,本质目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和对方建立起一种相处起来比较舒服的关系,最终赢得对方的信任?
所以,你会发现,真正会沟通聊天的人并不是那些外向侃侃而谈的人,反而是那些少说多听看起来不怎么说话但是在合适时候表达自己的人。如此避免让自己说太多话,又让对方有了表达的机会,何尝不是一个好的沟通聊天方式呢?请记住:让对方聊得痛快,比你说了什么更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提问的方式,下面分享三个万能句式,上手就可以用哦~
“我想请教一下……”这个是最正式的提问,适用于领导、客户、长辈等。
“听说你上周搞定了一个特别难缠的客户,大家都说很厉害啊。你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这个用于与你关系更平等一些的同事等。
“你去过西藏?很有意思啊!能给我分享分享吗?”这个更加轻松随意一些,可用于朋友之间,或与团队交流等情境。
你可以参考以上三个典型问题,融会贯通,想出更多应用场景。当然,提问的前提是你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和真诚的关注。尽管技巧可以帮你开始对话,但如果你没有花心思去关心对方,你就没办法让对方与你真正舒畅地聊起来。
在提问的时候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问到就要做到,下次见到对方可以汇报下自己在试用了对方的方法之后取得了什么效果。试想下如果换作是你,给朋友或领导或下属推荐、分享了什么,突然有一天,他们说你推荐的某个餐厅很好,某本书很有用,某个方法非常棒,你是不是也会很高兴?
我们不要纯为说话而学说话,这样的做法功利性太强。真正的高手沟通者,内心平和,对周边的事物保持好奇,打心眼儿里认可对方一定有自己没有的见识,因此,才能在尴尬来临之前提出问题,真诚地倾听对方的回答,并为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