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朝飞
雉朝飞
唐 · 李白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这首诗是李白为古人旧曲谱的歌词,前半部分写见一位名叫犊牧的鳏夫在田间采薪时,看见一只雄白雉带着两只的雌雉于春野之间饮水,不久两只雌雉为争夺这只雄雉而两败俱伤,鳏夫便心生感伤。待到归家,边饮酒边抚琴,抒发心中的郁闷不平。后半部分则是自己感叹枯杨尚能生出嫩芽,而自己七十孤栖的落寞,道出年老的李白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的无奈。
回看这谪仙人的仕途,说是坎坷着实不为过。少时就胸怀宏愿,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得到推重与奖掖,好剑术,喜任侠,他曾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弱冠之年各地游学,成婚后逐落户于安陆。即而立之时,因遭人谗谤,上书自白接连遭拒,初夏便赶往长安,探望宰相并结识其子,借居在终南山拜谒诸大臣皆无果,便旅居长安,穷困潦倒与长安市井无赖往来。又一年初夏脱离长安经开封到宋城,秋天浅居山林,逐有隐居之意。后与友人同游数载,晚年于安陆山桃花岩建一石屋耕读为乐,但他求官报效朝廷的志趣始终未灭,未曾甘心做蓬蒿之人。
古往今来,多少人曾探求这不得志的原因,我也想浅谈几句。开元盛世的大唐朝气蓬勃,大唐皇帝更是求贤若渴,所以在当时,文人想去谋求官位都是本能,但是李白的悲剧就在于他天性洒脱,狂放伟岸的性格,这在当时的官场中可谓是格格不入。求贤虽真,但为保证文治久安,当朝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干的奴才,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名人。从李白当时敢让当朝宠臣高力士脱靴就可以看出来,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把你请来作诗,你却狂傲无边,又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呢。
其次便是他自身,李白作诗无数,有很多的诗写的他的挥金如土,比如:“曩昔东游维扬,不?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描写的他的仗义疏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让人觉得他出身华贵。实际上,李白当时的出身并不好,入赘本就并不那么光彩,再加上当时社会对商的轻视,便极大影响了他的发展。并且他学剑作诗,饮酒游玩,拜访名人,即使一个普通的商人家资也能够完全的实现李白周游拜访的理想,自然不必卑躬屈膝,摧眉折腰了。
桃花岩边雨渐浓,莫问君得失,随心自去来。